做零售的人都知道,店铺选址是零售店铺盈亏的首要因素。
怎样选址?人气很旺,就是好店址吗?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一个做个人护理品的朋友想在广州天河棠下生活区开个专卖店,他认为棠下的人气非常旺,购物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人流量很大,交通十分便利,并且很多居民是在天河北、体育中心(笔者注:高档写字楼聚集的核心商务区)上班的白领,消费力不成问题。结果,尝试过多个宣传促销活动,依然是门可罗雀,几个月后关门大吉了。
这种选址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人流量和消费力并不能决定店铺购买力。顾客从这里经过,不一定会在这里购买;顾客有能力购买,不一定要在这里购买。人流量,不能等同于客流量。对于品牌专卖店而言,人流量与客流量的偏差可能会非常大,将人流量等同于客流量是非常错误的。店铺租金基本上是参考人流量来制定的,如果专卖店开在人流量大而客流量小(笔者注:大于人流量与客流量的正常倍率)的地方,就为许多无效人流量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致使单位客流量成本上升,这是非常痛苦的。 因此,品牌专卖店选址,一定要研究目标消费群的购买行为习惯——他们习惯在什么场所购买什么品类、什么价位、什么个性风格的品牌商品。系统的专卖店选址理论、方法和工具,目前还处于缺失阶段,我们只能通过“对不同商圈的消费特性、同类竞争品牌专卖店营业状况、互补品牌专卖店营业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目标消费群的购买行为习惯特征,再根据目标消费群的购买行为习惯进行选址,才不至于为过多的无效人流量支付高额的租金,这种店址才具有销售力,才具有盈利能力。
专卖店要想盈利,还必须清楚“这个店应该开多大面积?”。面积多大,是由商品体积、商品数量、资金实力来决定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店铺不但需要为额外占用的店铺面积支付租金,还需要为卖不出去的商品库存占用资金,更需要为滞销货品承担贬值风险。现在的个人护理品行业,有许多专卖店就是因此而不赚钱,被拖垮关门的。其实,在一定时期内,商圈和品牌现状已经基本决定了客流量和销售量,根据客流量和销售量的测评,就可以核算出盈亏平衡点的专卖店面积,在这个面积范围内,是可以盈利的。还有一种情况,你会发现核算出来的盈亏平衡点面积,不够面积来陈列现有的品项,如果真是这样,就应该反思两个问题:贡献率低的品项是否过多?品牌力是否太弱?应该通过调整品项结构或是加强宣传提升品牌力,而不是去增加专卖店面积。
店址和面积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吸引目标客流进店,引起消费者关注、激发和强化购买意愿”的问题,这可以通过“四个工具”来实现。
工具一:沟通要素
一个成功的专卖店必须要有记忆点和传播点,这样顾客才能记住你的店铺并到处宣传。从信息传播领域的研究结果来看,最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形成记忆的是色彩,其次是符号,再次是口号。因此,需要为店铺设置主色和符号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并将主色和符号贯穿运用到每一个环节。
在实际运用中,店铺主色最好是品牌标志色,如果品牌标志色不适合大面积运用时,应该在同一色系中选择;店铺符号应该从品牌标志中提取或衍生,而不适合直接使用品牌标志,因为品牌标志是一个庄重规范的符号,不适合大面积使用,并且店铺符号需要非常简洁。
如图1-1、1-2所示,大畈屋标志中有红、黄二个颜色,黄色更容易触动食欲,适合在休闲食品专卖店中使用,但是大面积使用这种黄色时,容易引起消费者视觉疲劳,并且主色太强,会使得产品颜色被弱化。因此,在实际运用时,从品牌标志的黄色系中延伸出现在的主色;从大畈屋品牌标志中衍生出的“伞”形元素,也符合休闲食品的生活属性。如图1-1、1-2所示,主色和符号被贯穿运用到货柜柜眉、挡条、价格牌、推广POP、礼品盒、购物袋等各个环节,给消费者形成了鲜明的店铺印记。
工具二:结构要素
合理的店铺功能布局和动线规划,有利于顾客多停留、多接触,为实现品牌沟通和消费引导奠定基础。
正确的店铺功能布局是由购买行为规律和品项管理策略来决定的。根据顾客购买行为过程的研究结果,可以制定店铺功能总体布局:店头区,承担“吸引顾客进店”的功能,可以通过“形象吸引或促销吸引”来实现;橱窗区,承担“品牌利益沟通”的功能,可以通过“品牌文化与产品利益演绎”来实现;售货区,承担“销售达成”的功能,可以通过“产品利益展示、营造商品感并突出可选择性、激发购买欲望”来实现;体验区,承担“产品利益感受”的功能,可以通过“激发顾客遐想、感受消费喜悦”来实现;收银区,承担“顾客服务和连带销售”的功能,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感消除付款压力、陈列关联商品或低价值商品”来实现。如图2所示。
根据品项管理策略,确定终端资源的分配:陈列位置、陈列面积、宣传位置、宣传面积、存货量、陈列道具和陈列标准等,从而制定店铺布局细则。按照这种程序和分析工具制定的店铺布局,才能最大化的达成店铺面积贡献率和品项贡献率,从而实现最强的盈利能力。
动线规划,不是简单的通道规划,而是通过“营造一个个视觉焦点,引起顾客关注,从而影响顾客目光停留的位置和时间”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的李宁旗舰店方案所示,通过营造一个个视觉焦点,引导顾客在店内的行进路线,从而形成了多个停留点和接触点,让顾客最大限度地了解品牌价值和产品利益,为达成购买行为奠定基础。
工具三:消费要素
包括品名、成分、产地、价格等常规要素,以及产品利益、促销、服务等助销要素。清晰、直观的展示消费要素,在顾客在对商品感兴趣时,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商品购买的相关问题,从而顺利地达成购买行为。
工具四:激励要素
激励要素用来缓解甚至消除购买心理压力,增强购买欲望和信心,促成顾客下定决心购买,从而提高成交率或客单价。激励要素,可以通过激发购买欲望来实现(让消费者想象自己使用产品的喜悦情景),可以通过产品体验来实现(让消费者现场感受产品利益),可以通过促销激励来实现(现在购买就能获得额外利益)。
由此可见,一个专卖店能否盈利,不是凭感觉,更不是撞运气,而是是否运用了一套系统的分析决策程序和操作工具:根据目标消费群的购买行为习惯,确定店铺选址,与目标人群进行有效接触;根据商圈和品牌现状测算销量,确定店铺面积,剔除不应该承担的无效成本;根据信息传播规律、购买行为规律、品项管理策略,确定顾客信息接触点设计,最大化的引导顾客关注、激发和强化购买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