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自1996年开播以来,秉承"合璧中西文化、合阴阳太极"的运作定位,以其勃发的生机,在亚太地区异军突起。与"凤凰"一同起飞的还有该台的时事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她以"庄重中透着轻柔、聪颖里裹着质朴"的主持风格,清新大方的屏幕形象,颇具亲和力的气质赢得两岸三地观众的喜爱,作为媒介人被推向媒介镁光灯聚焦的所在。1998年3月她采访两会时竟被开会的代表、委员团团围住签名留念无法脱身。可以说"'凤凰'造就了小莉,小莉也为'凤凰'争了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执行总裁刘长乐语。吴小莉是集采写编播于一身的主持人,她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天赋,更多的来自于她的勤奋和长期业务训练中形成的专业素养,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某种规律可循的。本文就其采访技巧试作分析。
吴小莉的采访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寻找和接近采访对象。这是记者的必备技能和基本功,新闻事件发生以后,记者就要设法寻找和接近采访对象,否则采访将无法进行。1997年1月28日,一代名舰中山舰在长江京口打捞出水,凤凰卫视将就此做一个小时的特辑,可是他们没有打捞仪式的转播权,采访组只有用打捞仪式以外的其他内容做文章。出水的前一天,小莉跟编导商量,为了打通所有关节,决定"先搞定打捞总指挥",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补充背景资料的不足,二来可以方便在打捞船上的一切活动。总指挥在采访中介绍泥沙是打捞的主要问题,"中山舰在长江底半个多世纪,已布满泥沙,我们又希望完整保持船体,所以要一面除沙,一面扶正船身,一面把它从河中往岸边推移到今天的位置……"在总指挥的帮助下,他们终于登上了打捞船,有机会记录下中山舰出水前一夜工作人员最后的心情和工作情况。一上打捞船,小莉就对潜水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问答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你一言我一语,生动地叙述了这群四川大汉几个月来与长江急流搏斗的故事,这些收录在摄像机中,成为一代名舰沉浮录上集--中山舰打捞前24小时的真实记录。舰体出水当天,他们没有仪式转播权,不获准上船,小莉就在岸边找到了解中山舰当年情况的老人讲述中山舰的故事。老人以自己的蓝色手提包,生动描绘了日军炸弹轰炸、舰上官兵死守到最后一刻的情景。虽没拍到出水仪式的镜头,节目也做得很有深度。
吴小莉在接近采访对象时经常有一些非常方法。1998年3月朱基访欧期间,日程安排得很满,小莉为了能采访朱总理,就早早晚晚跟着,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等待这门基本功课,甚至用上"苦肉计",人性化对待媒体人的朱基会很不忍心,便开始习惯被不停的追问,有机会时总是想法子回答。31号朱基刚从温莎堡会见英女皇返回酒店,大厅内挤满了当地侨民及记者,他在和侨民握手接受献花后眼看就要离开,这时小莉只好展开"人情攻势":"总理,我们等了好久,可不可以说几句话﹖"(当年3月中旬在"两会"的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朱基曾说喜欢小莉的节目并点名让她提问。这时朱总理同情地望着他们,走了过来,回答了他们一连串的问题。
二、善于提问。访问艺术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首先是使访问对象乐于开口说话,其次是使之能说清楚事情的真相和说出事情的要害。整个访问活动,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的,提问是问与答,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导向的作用。访问活动朝哪个方向发展,能否取得成功,都取决于记者如何提出问题,问题问得如何。吴小莉就很善于提问。1998年3月,"两会"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朱基点名让吴小莉提问,有备而来的小莉大方顺畅地提出三个问题,一个以香港媒体身份,关心中国政府对香港经济的看法和政策;一个是外界对他铁面宰相、经济沙皇的评价,对此有何看法;另一个就是他推动改革的心路历程。结果,朱总理回答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的问题,使当天香港股市上升300多点。在他听到经济沙皇这些评价时,立刻有感而言,说他不喜欢外界说他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经济沙皇。第三个问题使他发出一串感人肺腑的话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勇往直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整场记者会第一次全场如雷的掌声。这三个问题问得是很有水平的,既问出了朱基的施政主略,又问出了他的内心情感世界。吴小莉在《"两会"的故事》中回忆道:"因为就我对记者招待会前半段的观察,他指朱基对媒体的提问听得很仔细,遇到特别有感想的部分,媒体不强调他也有感而发,所以我就提出两个问题,再以铁面宰相、经济沙皇为引子,问他心路历程。"
三、善于作好心理调节。记者采访,应精神饱满、内心保持倚马可待的状态,沉着地应付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小莉在这方面做得是非常不错的。1998年3月"两会"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CCTV、凤凰卫视、香港无线、亚视、有线、CNN、BBC等都做现场实况转播,媒体记者更是争相发问。眼看记者会已经过半,小莉几次举手落空,这时朱基突然点名说:"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广播。"这场景出乎包括小莉在内的很多人的意料。她在《足迹》里回忆道:"说话的人是新任中国总理朱基,当我回过神来抬起头时,只见他托着下巴对我微笑。我赶紧双手合十向他回礼表示谢谢。这时会场响起一片笑声。朱彤翻译官笑了起来,因为她也很意外,不知该如何翻译朱总理这段话。"该小莉提问了,"我做记者的那份勇气突然涌现"《足迹》P195,短暂的调整之后,她进入了临场的状态,大方、沉着、流利地一次提出三个很有分量的问题,引出朱基满堂喝彩的回答,小莉也因此知名度大增。
吴小莉的采访技巧来自于长期的业务锻炼。她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传播系,受过系统的新闻业务训练,并历任台湾中华电视公司新闻部主播/记者、香港卫视中文台主持人/执行制作人/财经节目经理/台湾制作部经理等职,采访过两岸三地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有着良好的新闻素养。小莉的采访技巧还来自于对事业的酷爱和艰辛的个人努力,工作中采写编连轴转,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是常事。"这水柱永远不会停在原处,因为没有下一力量把它往上推,它就会drop往下掉。"《足迹》P113这就是折射小莉工作和人生哲学的喷水池理论。
小莉给我们新闻人留下了许多的启示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