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随着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持续大幅增长,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长幅度。本文首先分析广州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然后对广州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广州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广州流通产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 指标选择及数据描述
产业发展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国民经济某产业产出水平提高基础上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包括产业投入水平、技术水平、产出结构、企业组织化程度和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因此,综合反映经济与流通业发展水平应从上述几方面选择合适的指标,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效率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结构指标。本文主要从产出水平研究经济与流通业发展关系,为保证指标的可比性,选择GDP和流通产业增加值两个总量指标进行分析。由于流通产业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学术界对流通产业的界定各不相同;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指标来反映流通产业发展水平。
为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行动态关系,本文利用1978年至2006年的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数据进行分析;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指标分别用GDP、DSCY和LTY表示,数据见表1。
表1 1978年—2006年广州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第三产业及工业增加值(当年价) 单位:万元 年份 LTY DSCY GDP 年份 LTY DSCY GDP 1978 42772 128181 430947 1993 873923 3454888 7443455 1979 47618 166230 487515 1994 1119230 4588070 9853082 1980 65332 199325 575497 1995 1353320 5894146 12591974 1981 76827 207080 634075 1996 1529167 6883884 14680643 1982 74004 227892 721533 1997 1613922 7943883 16781156 1983 79195 252951 796746 1998 1756925 9262982 18935177 1984 122251 365126 977350 1999 1963199 10245620 21391758 1985 152441 465044 1243623 2000 2435376 12494947 24927434 1986 154757 562313 1395466 2001 2700767 14634151 28416511 1987 212243 781129 1732050 2002 3013915 16712693 32039616 1988 240628 1031440 2400818 2003 3391082 18831265 37586166 1989 229150 1339237 2878733 2004 4636933 25453413 44505503 1990 254328 1575689 3195952 2005 5574275 29787941 51542283 1991 358910 1785841 3866743 2006 6920200 34987100 60738300 1992 477006 2337499 5107027 注:数据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2000-2007年版)
二 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随着经济增长而快速发展。广州GDP由1978年的43.09亿元增加至2006年的6073.38亿元,增长140倍;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也由4.28亿元增加至692.02亿元,增长160多倍。与GDP的增速相比较,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但波动程度也较GDP增长的波动程度大;1978年至2006年间,多数年份的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增长快于广州GDP的增速;按当年价计算的广州GDP与流通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9.33%和19.92%,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广州GDP增速(见图1)。 图1 广州GDP与流通产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单位:%)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变动的趋势,可用时间序列趋势模型进行研究。经过比较,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时间序列的增长趋势采用二次抛物线函数形式拟合在统计上模型参数的显著性较高、模型拟合整体较优。以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LTY作为因变量,时间t作为自变量,对1978年至2006年的流通产业增加值数据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回归方程如下: (1) 从回归结果来看,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高,总体显著性较好,但残差的自相关性较显著。二次抛物线增长趋势说明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是以加速度增长的。
将广州1978年至2006年的流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数据建立散点图(见图2)可见: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19%左右。这说明,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流通产业发展虽然较GDP增长速度快、增加值是以抛物线趋势加速增长的,但相对于其他现代服务业来说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图2 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趋势图(单位:%)
三 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广州流通产业发展趋势、反映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的动态波动特征,可以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趋势与特征进行实证分析。
(一)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定性分析
国民经济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的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复苏所组成的,这种变动会重复出现。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周期性波动是国民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但是,流通产业发展周期又相对独立,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客观上反映了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
流通产业发展周期与宏观国民经济周期一样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引起与决定的;这些因素既有内生因素、又有外生因素,既有可控因素、又有不可控因素,多重因素发生作用时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般来说,影响流通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生产技术、市场化程度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水平;影响流通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流通技术。生产技术决定了产品生产的规模,从而影响着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市场化程度影响着流通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及流通产业的形成和变革;而流通产业本身就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宏观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流通技术主要包括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流通产业本身的形式、结构,是流通产业发展能否与宏观经济相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上述因素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共同导致流通产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
(二)广州流通产业发展波动周期的统计测定
经济周期按其波动类型可分为古典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周期两种。古典经济周期是一个显性波动,表现为经济变量在绝对水平上的循环变动;经济增长周期是一个隐性波动,表现为经济变量在相对水平上的循环变动。一般说来,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古典经济周期不易出现。
流通产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表现为经济增长周期的隐性波动,即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表现出强烈的周期性;因此,采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能较好地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规律。
1.广州流通产业发展波动的长周期
测度经济长周期一般采用剩余法,即先将经济变量中的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剔除掉,再观察只包含周期变动与随机变动的剩余时间序列,并由此确定经济变量的周期性特征。由于流通产业增加值时间序列是年度资料,因此不存在季节变动,只需要剔除趋势变动就行了。
根据流通产业增加值时间序列的二次抛物线增长趋势回归方程(1)可计算流通产业增加值时间序列趋势值;我们将采用加法模型剔除趋势变动得到的新序列ct绘制成如图3的时间序列图。 图3 广州流通产业发展长周期曲线图
观察图3可知: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存在从波谷到波谷计算的一个完整的大周期,即从1978年至2003年长度为25年的一个大周期,扩张期为1978年至1987年共9年,收缩期为1987年至2003年共16年(有波动);在这一大周期内,由于收缩期的波动,又可分为两个中周期,一是1978年至1992年、周期长度为14年(扩张期9年、收缩期5年),二是1992年到2003年、周期长度为11年(扩张期3年、收缩期8年)。从图中还可知,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现正处于一个从2003年开始新的大周期的扩张期。
2.流通经济波动的短周期
测度经济短周期一般采用环比法。环比法也即直接测算法,是将经济变量每年的水平值与其上一年的水平值直接比较,从而消除趋势变动的影响、反映经济变量的周期性变动特征。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法实际上就是计算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即增长率)或发展速度,并观察其变化的周期性。
利用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数据并绘制的时间序列图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至2006年28年间,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存在从波谷到波谷计算的七个短周期,即1978年至1982年、1982年至1986年、1986年至1989年、1989年至1992年、1992年至1997年、1997年至2001年、2001年至2005年;这七个短周期的周期长度基本为4年左右,平均周期长度为3.86,收缩期和扩张期长度差不多。
(三)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分析
对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的测算结果显示,以流通产业增加值为显性经济变量的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存在增长型周期性波动的特性;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最显著的是长周期,其周期长度为25年左右,和国内学者对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 ,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广州流通产业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的相关程度较高。为更深入地反映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可以从周期长度、平均位势、振幅、波动系数四个方面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特征所发生的变化,各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短周期波动特征 周期序号 周期时间 周期长度(年) 平均位势(%) 振幅(%) 波动系数(%) 1 1978-1982 4 15.61 40.87 108.46 2 1982-1986 4 16.78 58.04 140.43 3 1986-1989 3 11.82 41.92 156.43 4 1989-1992 3 20.06 45.89 104.06 5 1992-1997 5 30.61 77.67 90.21 6 1997-2001 4 12.22 18.51 57.56 7 2001-2005 4 18.39 25.84 59.37 平均 3.86 21.04 44.11 89.80
分析表2数据可得如下结论:
1.周期性波动的长度较为规则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经历了七个短周期,其周期长度最长为5年、最短为3年,平均为3.86年,周期性波动的周期长度表现较为规则。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长度表现出来的稳定,使我们能较容易地预测未来周期波动发生的时间,给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2.周期性波动的位势处于高位但有降低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按当年价计算的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平均为21.04%,呈高位增长;但七个短周期的平均位势也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这说明,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的势头有所减缓,其先导产业、基础产业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为强幅型但有所减弱
表2结果显示,广州流通产业发展经历的七个短周期的平均振幅为44.11%,波动幅度较大,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通产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较为剧烈的波动。从波动幅度的变化趋势来看,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也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波动幅度最大为第5轮周期的77.67%、最小为第6轮周期的18.51%。
4.周期性波动的强度由强烈型向平稳型转变
波动幅度是从增长率的绝对水平来反映周期性波动的程度,由于各个周期的平均位势不同,并不能准确反映周期性波动的强弱。波动系数则结合平均位势来反映周期性波动的相对程度,更具有可比性。从波动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广州流通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相对强度同样具有明显的先增后减特征,由强烈型向平稳型转变;其中第4轮周期的波动系数出现异常、达到156.43%,主要是1989年广州流通产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造成平均位势较低所导致。
本文为文章节选,详细内容请见书《广州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
|
|
图书作者:王先庆 主编 |
出版时间:2008-8 |
版次:2008年 8月第 1版 |
I S B N:978-7-5097-0243-7/F·0090 |
页数:536 |
开 本:16 |
印张:33.5 |
附赠光盘:否 |
字数:559千字 |
浏览人数: 107 |
装帧:平装 |
阅读人群:高校产业经济和流通物流等相关专业师生、地方发改委等地方政府决策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