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兼析发展现代化物流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拥有区域优势的广东,推动“泛珠”物流产业,提升竞争力遭遇挑战,发展现代化物流求对策,浅释或有所助益。
主题词:产业竞争力与物流现代化对策
关键词:物流产业 区域成就 竞争力 对策
物流产业涉及流通——“人、财、物、信息”流等方方面面,受流通理论影响,某些意识、观念、政策左右而千姿百态。从区域规模成就,到提升竞争力受扰,而有发展现代化物流思考,或有广东“泛珠”产业竞争某些特色。
一、多年垒砌已有区域服务规模成就
首先是较发达的区域路网保证
随着全国建成“铁、公、水、空”运输网络,广东物流突显“泛珠”区域基础优势。如铁路密度达95公里/万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密度79.1公里;又如高速公路密度达0.4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密度0.31公里;再如内河航运发达,航运码头达8051个,加上沿海港口码头有1899个,已成廉价物流重要水运通道。尤其香港、深圳、广州、汕头、湛江等港口,已成国际重要通商口岸。还如航空运输,区内20多个机场航线,贯穿于国内外重要商旅中心。竞争力地位上升,9省货物运输量已占全国比重1/4。①
其次构建理想物流中心乃首选之地
物流现代化,核心是人和高科技物流手段的完美结合。的确,中国在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也带动世界性物流中心建设,有几个区域选择。如老东北基地、京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等,都占尽地利、天时、人和而有所成就。但经市场经济效率性法则洗礼后,把大珠三角推到前台。她既有强大内陆腹地做后盾,又有通过亚洲,走向世界物流大都会的前景。如粤、港、澳早已成联接欧、美大市场的中转基地。滇、黔、两广,历史上与东南亚、大湄公河经济区早有联系,延续中国——东盟等自由贸易区有天作之合便利。闽、赣、湘、鄂、川,担负着欧亚大陆桥的承前启后。凡此理想物流中心离不开大珠三角物流产业链的牵动。
其三优势互补开启“泛珠”物流良性互动
物流竞争力形成,带有历史贡献因素。如国际物流中心香港、广州等,汇集了几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更靠经济活水长流来呵护。近年多形式合作,广东经济得以连续增长,05上半年增长速度为12.6%,无疑增加了新鲜活力②。但更需多层次,多渠道合作体系来支撑。而资源优势互补性,将成体系新的增长点。 如粤、闽两省属沿海地带,工业化水平较高,有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但受资源性制约矛盾突出。而其他省区,则有矿产、能源、劳力、农业等潜力,发展现代物流不可缺少。“差异化合作”论认为,彼此能为对方提供差异资源者,可排除恶性竞争,或有一种内在需求来实现良性互动。近年西水东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就是典范,其成就意义,将有助推动中国区域物流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物流竞争力遭遇诸多挑战
综合历届“泛珠”议题,挑战集中下列三条 挑战之一,轻物流意识引发产业建设滞后性
轻物流意识长期存在,根源于短缺经济时期,“生产决定一切”论。生产决定流通、分配、交换、消费思想③,符合当时历史现实,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但后来发展,未能跟上市场经济步伐,导致物流产业滞后性,是其根本。 大珠三角物流决策失误,有某种必然联系性。如重产值(GDP)增长,重政绩表现欲望,盲目招商引资,而忽视物流产业整体布局。又如许多地方重楼堂馆所不想市场的完善,更难顾及物流的更新改造。还如偏重硬件,重看得见摸得着,而忽视软环境,如市场法律法规的完善,致伪冒盛行,拖累物流停留于小商业、小市场、小流通之中。
挑战之二,缺失贡献影响经济发展大局
于此有必要回顾“流通贡献”论,源于两种思想升华。其一,“生产过程继续”论,没有流通,生产过程无以继续;现代物流快速、高效、高流量性,一旦链条脱节,便有灾难降临生产过程。其二,“现代流通主导”论,工业化后时代,流通贡献已远大于工业生产。如现代物流充分利用发达分销网络,迅速收回资金成本,实现财富再分配,并最终控制资源,而握有经济发展主动权、主导权。 缺失物流贡献,某些地方经济处于尴尬之中。或满足于制造业增长,喜欢看“工业开门红”、“产品满堂红”,而看不到流通产业阻滞冲击危害性。据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某些地方某些行业,将陷入产业产能过剩危机,但有些地方正在加足马力重复生产、重复引进制造。或有利益攀比“你多我更多”难于自拔,而影响产业整体竞争力。 此类供求失衡风险,不仅于预测,且有现实依据。资料表明,尽管广东物资流通总是位居全国第一,但已表现出病态的疲劳运作或滞涨难消征兆,销售终端性风险,随时会转嫁,“泛珠”亦难幸免。影响经济发展大局之忧,短期难以消除。
挑战之三,投入不足,物流产业扩张后劲乏力
这里涉及“筑巢引凤”说。认为流通与制造相辅相成,均具很强的周期性、竞争性。从时效性看,流通业更象“筑巢工程”,而带产业长效性。如分销网点布局、通讯、水电、环保、治安、购物环境等服务设施,往往带有公益性、便民性、和谐社会性等大局利益,更需国家关怀,有限财政的积极支持。“巢”筑好了,市场前景看好,各种“凤凰”——家电、汽车、钢铁、服装等,自然有人前来投资设厂。 挑战正来自投资决策失误。如有的地方盲目将有限财政资金,投入到风险大、周期长的制造业,或技术性强如“三高”产业而减少或放慢了流通产业改造步伐。有专家认为,广东的“流通瓶颈”比之“资源瓶颈”,更具有产业制约性④。当前物流效益下滑,仓储积压、利润下降、分销拓张乏力等现象,归根到底是市场控制力的弱化。而流调控乏力,很可能引发分销网络经营权和产品定价权流失、旁落。最终沦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厂”者,已有前车之鉴。
三、发展现代化物流的几点思考
物流产业在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来发展物流或有三种思考。
思考之一,发展现代化物流从树产业战略始
现代化物流基本特征,是实现大商业与大连锁的组合。只有通过连锁组合,才能实现物流的统一采购、统一派送,并依靠差别营销和品牌扩散,来完成占领市场和控制市场双重目的。如广东某些大型制造业与大商业的联营、联销或联锁,使网络技术得以实用化、普遍化,或有了快速、高效的网络技术支撑,而降低了流通成本,增加合作营销力。 但合作到一定时期,或到市场换型期,必然产生竞争。而正常的竞争,应视为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理利用的强大推动力;有竞争才有生命力,放弃竞争物流会走衰亡⑤。但竞争到残酷无情地步,或有恶劣行风、市场无序、恶性循环之时,就需要国家、社会利益代表者或政府主管者、行业协会等进行协调、引导。尤需从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如物流产业布局,产业链线之间竞合关系等,或以公平、公正、公开性规范产(行)业行为,引导物流业由此走向良性互动竞合之路。
思考之二,“以人为本”打造人性化物流品牌
传统上物流与商流界限明显,但市场化渗透而模糊,而有人性化服务品牌的共同要求。所谓人性化品牌,就是生产或分销商,为体现企业人文精神,以浓缩信息、高科技手段,赋予品牌生命力特征,当然还有功能完善、安全使用、售后服务等品牌承诺⑥。无疑打破了传统物流“见物不见人”,“以次充好”或“伪劣假冒”等劣根性行为。所以,有“现代品牌”是引领物流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说法。 人性化品牌发展,还得益于“物流产业第三利润源泉”说推动。因为现代化产业已走出单纯生产环节创价时代,而进入了“开发、设计、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环节组合,并以组合优势去提升附加价值或竞争力时代。 而“不惜千金铸一品”,走向自主品牌创新,已成为当代物流发展必经之路,则因自主品牌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有资料说,初期投资热中,外商投资30%,拥有50%股权,拿走70%利润,贴牌生产拿走多达92%⑦。所以现代物流提升竞争力,少不了“人性化品牌”、“自主品牌”理念引导。如深圳市,含物流品牌在内,已有5万多个自主品牌,彻底摆脱了贴牌生产误区,再次成为特区表率⑧。
思考之三,“育才为本”营造物流人才成长氛围
物流产业市场细分化,突出了多专业人才需求,而成为在珠三角十大热门专业之一。多年理论与实践结合,有专家提出“素质两重性”和“使命两重性”育才观点说,值得参考。 首先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本上要靠高素质人才战略来完成,而有“素质两重性”释义。“物流职业素质”指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物流规律、行道;“社会素质”,指接受现代文明的社会道德观、职业道德观与社会沟通亲和能力。“素质两重性”要求,物流人光在业内称“老大”还不成,走出社会,获得社会认可、支持才算本事。 “使命两重性”。如“企业使命”感,能承传企业人文精神,凝聚集体力量,利用物流资源,为企业树形象创效益。而“社会使命”感是指生活于特定社区群体,受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做人处事须顾及国家、社会利益。企业创业者,或社会环保者、国家贡献者的“三位一体”要求,当是现代物流育人的崇高境界。诸如“为企业顽强拼搏,于国家奉公守法,于社会家庭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氛围形成之时,“效益物流、和谐物流、造福物流”之路自然延伸。
注释: ①《南方日报》第二届9+2盛会报导 05/07/28 ②《广州日报》广东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导 05/07/21 ③《现代物流学术研讨论文集》北方交通大学95年教研资料 ④《南方日报》专家笔谈.徐印洲教授 05/08/02 ⑤《竞争力》.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02/5。6月刊 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十种管理模式》中国华侨出版社02年版 ⑦《广州日报》财经版 05/07/13 ⑧《广州日报》珠三角版 05/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