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流业以其多样化、现代化、国际化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人才缺乏的矛盾将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突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以充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未雨绸缪,及早作好规划,而且要从办学方式、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调配、教学方法方面不断改革和充实,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联合,共同打造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摇篮,迅速构建现代物流业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现代物流快速、健康、科学、规范发展。
关键词:现代物流 人才职业技术教育 市场导向 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至关重要,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抓好现代物流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代物流业本身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以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已任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市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从办学方针、专业与课程设置到教学模式和手段上,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的普遍现象。使物流人才培养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现代物业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自身也面临着一个如何真正面向市场,服务于经济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新的、更现实的需求的调整与改革。
1 现代物流发展与人才需求
当前我国的物流业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物流发展有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现代物流业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继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制定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后, 已经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30多个中心城市都制定出了物流发展的规划。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经贸委正式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已经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作为“十五”期间的重要科技研究项目;教育部已经同意在高教目录中设立物流专业,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等,都从自身业务出发,制定了有关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和设想。二是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勃海、郑州、武汉、西安—兰州和重庆—成都七大物流区,这七大物流区及其辐射的物流小区共同构成了我国总的物流网络体系。三是外国物流公司的加速进入,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在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些原有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在华外商独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了物流需求,扩大规模,并把更多的物流活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一些外国物流公司,包括一些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前景和廉价劳动力看好,加快在中国进行扩张与布点。四是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经资产重组,全部或部分转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运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铁物流、中邮物流、中储物流、中海物流及港口物流、民航物流、集装箱物流、交通物流等通过整体改造,整合内部资源,大大提升了竞争实力。五是一部分工业企业与流通企业纷纷释放物流需求,在家电、服装、汽车、日化、饮料、医药和烟草等行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扩大了物流需求市场。一些工业企业集团如海尔、青啤、大众、华为、一汽、二汽、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联想、TCL、华联、联华、物美、三联等,进一步重视企业采购与物流系统的流程,发展成了中国企业物流的领头羊。五是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中得到了进一步应用。从企业的物流改造到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都纷纷构筑起物流信息平台和社会公共的信息平台,并充分应用这些信息平台解决物流与采购中的信息传递,尤其是工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成功嫁接,为推进物流现代化、标准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一是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需要大批量从业人员。按照WTO的解释,现代物流主要指分销服务业,而其中批发零售和特许经营中的柜台销售,送货服务、仓储服务、批发促销、拆包拆零、安装和售后维修服务等岗位都属劳动力密集型,人员的需求总量将不断增加。二是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高新技术人才,成了市场需求市场上的一大亮点。三是随着现代物流管理、运作、标准化建设加快及满足现代物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需求,在现代物流的体制构建、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构建、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发展环境问题及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需要更多的专门人才,如管理人才、市场调查人才、战略研究人才、公关人才等,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当前物流业人才短缺的现实写照,也构成了巨大的人才潜在需求。
2 当前物流人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问题已引起了经济界和教育界极大关注,目前国家已正式启动了物流教育工程,包括职业技术院校在内的众多教育机构都纷纷开始把目光投向物流业,已经培养或正在着手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但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存在问题依然不少,人才培养步伐仍然严重滞后于现代物流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程序依然不够 2004年,出席第三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工作研讨会的与会学校仍未超过70家,尚占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5%,而中等专业学校对此的专项研究却尚未起步,截止2005年秋季,在全国中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仍未占到1%。在经济专业中开设物流课程的院校,也不到2%。这一现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更加突出,如我们恩施自治州,目前共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校址设在恩施的省部属高等院校在内,目前还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物流专业和物流课程。 2.2 职业技术教育尚未跟上时代发展 物流教育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职教育,二是岗位培训,三是学历教育。在这三方面中,从理论上说,前两者都应该由职业技术院校唱主角,可实际上,该热的并未“热”起来,不要说开设专门的物流专业,就是在相关专业中,也很少进行有关现代物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我校作为一所民族贸易中等专业学校,完全应该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学校所开设的一些专业,如市场营销、商品贸易、计算机等,具体教学内容也涉及一些现代物流知识,但由于缺少总体规划,相关教材和师资力量,其办学方针和教学内容仍然跟不上时代发展,计算机专业中几乎没有涉及电子商务课程。不仅我校,据了解,其它同类院校情况也大致相同。 1.3 教学内容与教学管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从总体上,在所有中高等院校中,对现代物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教学大纲,缺少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相关专业在内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概念也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上,缺乏知识的创新,如有关现代物流的政策、机制、市场准入、标准化问题、运作模式、管理秩序、物流与商流信息流的辩证关系等,绝大多数教材都还是只能一鳞半爪,缺乏系统性,尤其是缺乏典型案例方面的鲜活教材。在学生技能培养上,学生很少接触和参与物流实习,学生不仅谈不上积累经验,甚至连起码的感性认识都缺乏。 1.4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现代物流不仅拥有很多全新知识,而且实践性很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实际上很多教师既缺少现代物流的理论知识,更缺乏实际教学经验。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少有教师是物流专业毕业的,有的甚至设有相关概念,在我校就曾出现教师把物流与货物托运完全等同起来的笑话,在技能传授上几乎无技可传,无能可帮,某职业学院校一位从事现代物流教学的教师曾感慨地说:“在现代物流方面拥有经验和能力的人大多都是商界名流和企业管理精英,谁又会愿意再从事苦行憎的教学工作?”。这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也不乏道出了职业技术院校物流专业教师匮乏的一大原因。
3 职业院校强化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战略对策
人才培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职业技术院校要适应现代物流发展,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同样涉及办学方针、教学规划、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学生安置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限于篇幅和水平,对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现代物流相关知识,技能教学和人才培养问题,这里只从总的战略上谈几点设想和建议,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更多有识之士。 3.1 加强总体规划,提出系统要求 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般性的知识普及与一般技能传授,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拟定出一个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规划中应明确在职教育与岗位教育的基本标准,确定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基地,作好试点、示范,凡具备相关教学条件、办学宗旨和方向。对与现代物流密切相关的院校应督促其开设相关专业,开齐必修课程,完善教学设施,建立实习基地对不具备设专业的院校,可在经济专业中开设物流课程。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制定出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统一而实用的教材,做好师资力量培训。为促进学校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劳动管理部门还需加强物流资质管理,对从业人员提出资质要求,与其它职业技能一样,要求持证上岗;教育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资质证书培训体系,以此为基础逐步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水平面的物流师(员),采购师(员)营销师(员)队伍,进一步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学校调整办学方向,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3.2 走教育、经营、科研三结合之路,合力打造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技术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和教学水平与学生实际能力相脱节的问题,必须走开门办学、校企结合之路,培养现代物流人才更应以此为突破口。 3.2.1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编写必须立足实际 现代物流专业和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关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材方面,既要充分引进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物流业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要结合中国实际,编写系统、适用的教材,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审、推介的16个物流与采购解决方案案例可以编入相关教材。 3.2.2 引进师资力量,建立实习基地 针对当前职业技术院校物流专业教师缺少实际,学校可聘请一批经济界、商界的专家、权威和物流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担任顾问,客座教授,兼职授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选择一些物流企业作为实习(见习)基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 3.2.3 校企配合走多渠道人才培养之路 职业技术院校必须主动加强与物流企业的横向联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委培,定向培养之路,采取人才订单方式,直接为物流企业培养和输送企业所需人才, 同时也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安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的岗位培训,提供的理论指导和文化基础教育帮助。 3.2.4 加强物流及物流人才教育理论研究 职业院校可与物流企业合作,采取举行专题研讨会,组织学术报告会等方式,加强物流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是物流成本研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模式研究,物流标准化体系研究,同时,在校与校之间,采取组织经验交流会、观摩课等方式,推动教学理论研究。 3.3 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物流专业和课程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教学方式和手段按素质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要重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宜以讨论、启发为主,同时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如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加强信用意识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增加电子商务教学,结合法制教育,开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广告法》、《商标法》等经济法规专项教育。 总之,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商品流通总框架形成时期,是商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时期,是物流社会化、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迅速推进时期,这一时期,流通业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通过调整、改革和完善,建立起物流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也为职业技术教育开辟一个新的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J].管理世界,2004.10:218~219 2.彭勇胜,刘萍.入世给中国物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研究,2002.7:52 3.应业俊,申萌.浅谈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的观念转变[J].高教战略2005.2.19 4.郝泽华.现代物流业,规划和信息一人都不能少[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