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为样本,采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以跨国零售企业抢摊中国市场背景下的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态势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情况、财务结构、盈利能力和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求当前我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真实竞争状况和动向,并对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如何把握和参与竞争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指出零售业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最终赢家是PK台下的观众:中国的消费者和老百姓。
关键词:内资零售企业 外资零售企业 竞争 比较
引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活跃,零售业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其一:零售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增长空间巨大。
图1显示:在1999-2003年期间,我国零售业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同期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3年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639亿元。根据党的“十六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翻的目标,届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望达到20万亿元。这决定了增长速度远远快于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零售业销售额至少在4万亿元以上,其前景十分广阔。巨大的增长空间必然给我国零售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将吸引着诸多跨国零售企业来抢摊和瓜分我国零售市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整理;增长率的计算以上年度为100
其二:随着入世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零售企业必正进一步大举进军我国市场并逐步成为主要的商业主体,形成内、外资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
按照入世承诺,我国于2004年12月11日全面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股份、数量、地域方面的限制。这无疑给跨国零售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进入便利,跻身中国大市场、分享中国零售业大蛋糕已经成为各国跨国零售企业的全球战略部署。据统计,自1992年我国政府在商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试点以来,到目前已有400多家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全球零售业50强中也已经有40多家进入中国开展业务,中国零售业已经进入“开市”后的产业竞合期。
鉴于上述两点,国内外专家和业内人士都对中国市场的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态势和趋势十分关注,并对内资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表示担忧。甚至有外国机构预测,到2005年我国3/5的零售市场将被外资零售巨头掌控。
那么,我国零售业内、外资零售企业竞争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在当前和未来的竞争中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以我国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为例,采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翔实的数据进行科学地处理和计算,通过客观比较和分析来探求当前我国的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真实竞争状况和趋势,并对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如何把握竞争提出一己之建。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一、 内、外资零售企业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2003年我国零售业取得长足发展,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63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占绝大比重,年末我国共有限额以上法人企业12403家,产业活动单位29381个。这些限额以上企业共吸纳劳动力约228万人,实现销售收入969亿元,约占整个零售业销售收入的91%。进一步对这些企业按注册类型划分进行研究,可得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企业数量还是从吸收劳动力上或从销售收入上来看,内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分别占98%、94%、90%。这说明随着中国加入WTO,零售市场的放开尽管会对内资零售企业造成极大的冲击,但就总体上来说,内资企业暂时还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尚能把控“江山”。
表1 2003年中国零售行业内、外资企业基本情况比较
|
法人企业
(个) |
比重 |
产业活动单(个) |
比重 |
从业人员
(个) |
比重 |
销售额
(亿元) |
比重 |
内资企业 |
12149 |
98% |
28500 |
99.69% |
2140069 |
94% |
868 |
90% |
外资企业 |
254 |
2% |
881 |
0.31% |
141026 |
6% |
101 |
10%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4)整理。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目前的零售业,并不象一些专家或业内人士所担心的那样出现“外资扫荡一切”的局面,内资企业仍然占绝对优势,外资企业尚没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格局。
但是外资零售企业以2%的企业数量却夺取10%的市场份额,足以见其具有以“少”搏“大”的实力和迅速抢占市场的能力。完全可以预见,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外资企业的这一份额肯定会逐步加大。目前,只是零售业行业洗牌的开始。
二、内、外资零售企业的财务结构比较分析
表2反映了2003年我国限额以上内、外资零售企业基本财务状况的比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外资零售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规模和所有者权益的比重都不足全国的10%,内资企业仍然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
表2 2003年中国内、外资零售企业基本财务状况比较
单位:亿元
|
资产 |
比重 |
负债 |
比重 |
所有者权益 |
比重 |
内资企业 |
5061 |
91% |
3691 |
91% |
1370 |
92% |
外资企业 |
492.3 |
9% |
376.6 |
9% |
115.6 |
8% |
但是如果考查单个企业的平均财务状况,则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本质和真实的情况。表3和图2对2003年中国单个内、外资零售企业财务结构进行了比较。
表3 2003年中国单个内、外资零售企业财务结构比较
单位:万元
|
资产 |
流动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
权益 |
负债
比率 |
所有者权益比率 |
流动资
产比率 |
产权比率 |
内资企业 |
4166 |
2311 |
3038 |
1128 |
73% |
27% |
55% |
269% |
外资企业 |
19382 |
9791 |
14827 |
4551 |
76% |
23% |
51% |
326% |
通过对表3和图2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外资零售企业以大的规模和做强的态势进入中国市场。
尽管外资零售企业的总体规模暂时还远远不能和内资零售企业相比,但是就平均规模来说,外资零售企业却远远超过内资零售企业。如图2所示,外资零售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流动资产、负债规模和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1.93亿元、9791万元、1.48亿元和4551万元,分别是内资企业的4.65倍、4.24倍、4.88倍和4.04倍。图2中的深蓝色曲线表示内资零售企业规模为1,红色曲线则表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比的系数或倍数。
具体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03年,5000 m2以上超市数量外资拥有157家,超过内资15家,在5000 m2以上超市销售额中外资占73.95%,而内资仅占26.05%;10000m2以上超市数量外资有47家,超过内资19家,在10000m2以上超市的销售额中,外资占71.3%,内资仅占28.7%。
这说明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是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后盾,表现出“大”的霸气和“强”的态势。而总体规模暂时占主导地位的内资零售企业则表现出“散”而“小”的特征,这一方面可能导致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地位,同时也必将使得我国零售业的整体集中度偏低。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零售业(包含规模相对大的外资零售企业在内)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日本为50%。
其二:外资零售企业表现出更为积极、主动、大胆的经营管理风格。
表3显示,与内资零售企业比,外资零售企业的负债比率高出3%,产权比率高57%,而流动资产比率却低4%。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外资零售企业的举债能力要好于内资企业,偿债能力不及内资企业,潜在的债权风险相对大。而且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物价上涨和各国不断提高市场利率的情况下,76%的高负债率和3.26倍的高产权比率对投资人和债权人来说都处于一个不利地位,因为高风险的财务结构在当前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高的报酬,从本文下边的分析中知道2003年外资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4%,内资零售企业也不过4.3%。
当然,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资零售业在进军中国市场的初期阶段,表现出了比内资零售企业更为积极、主动、大胆和灵活的经营风格。
二、 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2003年,我国零售业限额以上企业总共实现8199亿元的销售收入,最终扣除商品销售税金和附加税23.48亿元后,共实现净利润345.9亿元,其中外资零售企业分别为787.2亿元、1.2亿元和26.5亿元,仅分别接近全国零售业的10%、5% 、8%。表4揭示了内、外资零售企业整体情况的差别,从中可以看出外资零售企业整体份额占的比重并不大,内资零售企业仍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表4 2003年我国限额以上内、外资零售企业损益及分配情况
单位:亿元
|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 |
商品销售成本 |
经营费用 |
销售税金及附加 |
商品销售利润 |
内资企业 |
7412.2 |
6633.9 |
436.5 |
22.3 |
319.4 |
外资企业 |
787.2 |
669.6 |
90 |
1.2 |
26.5 |
合 计 |
8199.4 |
7303.5 |
526.5 |
23.5 |
345.9 |
作为一个零售企业,其损益及分配状况直接决定其盈利能力,并为股东、债权人和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密切关注。表5将2003年我国单个内、外资零售企业平均的损益及分配情况进行了比较。
表5 2003年单个限额以上内、外资零售企业平均损益及盈利能力比较
单位:万元
|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 |
商品销售成 本 |
经营费用 |
销售税金及附加 |
商品销售利润 |
销售利税率 |
销售利润率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企业内资 |
6101 |
5460 |
359 |
18 |
263 |
4.60% |
4.30% |
4.50% |
外资企业 |
30992 |
26362 |
3543 |
47 |
1043 |
3.50% |
3.40% |
3.50% |
外资/内资 |
5.1 |
4.8 |
9.9 |
2.6 |
4 |
0.8 |
0.8 |
0.8 |
通过表5对当前的外资零售企业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似奇特的结论:企业投入与产出矛盾;经营和结果相悖。2003年外资零售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达到3亿元和1000元万以上,分别是内资企业的5.1 倍和4倍,但是其销售利税率和利润率却都只有后者的80%。平均大多倍的规模和低许多的盈利水平之间的矛盾“显示”了当前外资零售企业的“低”和“差”的经济效益。
当然,表5中关于经营成本和费用的数据对此做出了最为直观的解释:这种奇特的现象不是源于成本因素,因为与其5.1倍的销售收入净额来说,其商品销售成本仅是内资零售企业的4.8倍。矛盾的结症在于经营费用方面,尽管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内资企业的5.1倍,但是同期其经营费用却远远高于后者,是后者的9.9倍。是经营费用“吞噬”了其经营规模的成绩,以至于利润率比内资企业低了20%。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外资零售企业的经营费用如此之高呢?原因无外乎有二:
其一,是由于外资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比内资零售企业落后。这显然既让人难以心服也与客观事实不符。谁都明白,国外跨国公司能够不断向海外扩张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除了资金、品牌、规模、人才等优势外,超前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思想正是从跨国经营企业这里总结出来的。所以,绝对不能简单、天真地以为我们的零售企业比外资零售企业在管理上更加先进。
其二,是由于外资零售企业的经营决策导致其经营费用目前处于较高水平。笔者认为这正是原因所在。事实上,跨国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初期,在经营战略上,往往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规模优势在东道国展开多元化的竞争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组合策略,主动拓展,步步为营,不惜牺牲短期盈利和效益,以求得东道国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同,从而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迅速的抢占市场份额。这些预亏损战略和扩张型经营战略的结果必然会产生高的经营费用,但也必将为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换来“超值”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可观的市场份额。统计显示:2003年在我国零售业前30强中,已经有7家外资零售企业入围,它们是家乐福(中国部分)、华润万家有限公司、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好又多超市连锁公司,在前30家中分别处于第5、9、10、12、18、21、25 ;其中进入前十的有3家。
事实上,从前面的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外资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目前比内资零售企业低,但这254家外资零售法人企业却以仅仅2%的企业数量搏取到了10%的行业市场份额。
完全可以预见,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必将有越来越的外国企业进军中国零售业来瓜分这块拥有近13亿人口消费的大蛋糕。我国的内资零售企业坚决不能以稍高于外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而沾沾自喜或掉以轻心,失去了市场份额更加可怕。
所以,竞争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眼下的利润率,还有未来的市场和未来的利润率。内资零售企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找到合适的对策。
四、内、外资零售企业工资福利及增值税比较分析
经笔者计算,2003年,我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共支付工资222亿元, 福利费32亿元,交纳增值税140亿元。其中,内资零售企业共向员工支付工资150亿元,占年度工资总额的90%,交纳增值税121元,占总体税收的87%。由此可见内资零售企业不仅在解决行业就业上处于绝对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交纳税款上也是行业的主力军,外资零售企业暂时仍处于配角地位,
但是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内外资零售企业的人均员工收入和增值税却发现二者呈现出巨大的反差。如表6所示。
表6 2003年度内、外资零售企业人均工资收入和增值税比较
单位:元
|
人均工资 |
人均福利费 |
人均收入 |
人均增值税 |
人均销售额 |
内资企业 |
9299 |
1342 |
10641 |
5674 |
40559 |
外资企业 |
16068 |
2326 |
18394 |
13057 |
71618 |
外资/内资 |
1.73 |
1.73 |
1.73 |
2.30 |
1.77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4)整理。
从表6中可以看出,2003年内资零售企业平均工资不足1.1万元/人,而外资企业员工的平均收入却超过1.8万元/人,是内资零售企业的1.73倍。2003年我国总体人均工资收入为1.4万元/人,内资零售企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4%,外资零售企业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6%。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二者的收入差距巨大,透视出二者人才战略的不同。尽管外资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是内资零售企业的0.8倍,但是工资水平却是后者的1.73倍。这不仅从直观上表现出两者在工资成本上的支出差异,而且从更深层面上透视出在企业制定工资政策和人才竞争策略中,外资零售企业比内资零售企业开出了更为优厚的条件,体现了更为重视人才的战略和态势。毫无疑问,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差距尚且如此,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内资企业必须及时改变人才策略,防止本土人才流失,“中为洋用”。国外跨国公司在推行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凭借其强大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还异常重视和善于对东道国人才的发现和“挖掘”。这既是外资企业扩张中的不得已之举,更是明智之举。一方面,由于不完全了解和熟悉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如果离开本土人才,外国零售企业的经营将变得艰难和困难;另一方面只需要付出比中国企业高的工资便可以轻易地“掠夺”走中国企业多年培养出的经验丰富、熟悉国情和市场行情的本土人才。而且,外资企业在中国付出的所谓“重金”跟其母国国内工资水平比是极度“廉价”和“便宜”的。在这点上,内资企业显然无法与其相比。
面对外资企业抢摊中国零售市场,如何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利用人才,留住人才将是前摆在内资零售企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和重大课题。
其三:外资零售企业管理先进,两者单员效率差距明显。从表中可以看出,外资零售业企业比内资零售企业的人均创税(增值税)高出130%,达到1.3万元,人均销售收入高出77%,达到7.2万元。这显示了外资企业的成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手段。
目前,除了少数大型零售企业外,我国大多数内资零售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POS、MIS/ERP管理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计算机管理,但真正意义上进入数字化管理系统阶段的却为数不多。与发达国家和外国零售企业相比,我国内资零售企业不仅经营模式相对单一(目前百货商店形态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且现代化投入明显不足。据统计中国流通企业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仅占其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一般占1.2%~2%。现代化设施的投入不足,将制约我国流通业现代化的步伐,导致我国流通效率比外资企业低下。
为此,内资零售企业必须:第一,改进落后的、粗放的管理方式,主动学习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第二,改革经营模式,创新流通业态;第三,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购、销、运、存环节,密切客户关系,切实提高流通效率。第四,加大员工培训,增进员工业务素质,提高单员效率。
结 语
本文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真实的竞争状况和趋势加以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对内资零售企业在竞争中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足做了初步的探讨。当然,要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势头和前景做全面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同时,本文只是在分析过程中对内资零售企业如何参与未来竞争做了初步的分析,并没有对内资企业在应对竞争中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深入的研究。这些都需要以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尝试和努力。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是一种必然。它必然对内资零售企业发出激烈挑战和强力竞争,也必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商业主体之一。
2、中国零售市场正面临一次产业“大洗牌”。在此过程中,外资零售企业决不是横扫一切的洪水猛兽,内资企业也决不会陷入无所作为,束手待毙的境地,从较长期来看将呈现二者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3、在当前的竞争中,内资企业总体规模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其竞争劣势日益凸现。与跨国零售企业比,内资零售企业表现出规模小而分散、资金积累不足、品牌拓展艰难、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手段滞后、经营模式单一、人才趋向流失的劣势。内资企业除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外,还必须不断研究和学习外国零售企业的先进经验,努力克服不足,致力寻求的自己的经营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4、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扩张和渗透的过程,也是其自身优势逐步得到发挥和日益显现的过程,也是其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整个流通行业资源整合和效率提升的过程。
5、消费者终将胜出。在我国零售业PK台上,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商业主体或哪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胜出或出局,最终的赢者都将是PK台下的观众——中国近13亿的消费者,他们必将从零售业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中获得巨大的消费利得,节省或者增加自己的财富从而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中国统计局.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于明静. 企业会计报表编制及应用[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
[4]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亟待提速[N]. 经济日报,2005-9-6.
[5]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报告(2004)[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