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目前的流通系统运行的和谐性进行了实际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流通系统目前运行是不和谐的。
[关键词] 流通和谐 和谐理论 和谐性测度
中图分类号:F1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经济诸要素的共同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流通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研究流通和谐,对于正确发挥流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流通作为生产与流通的中介,从产业角度看,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感应度,因此,其和谐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许多相关产业的和谐运行;从企业角度看,流通企业作为联系众多生产者和流通者的市场经营主体,其和谐状况对于沟通人与人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流通和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流通发展的本身看,实现流通和谐,也是流通领域始终追逐的目标。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能使人们的交互作用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亚当·斯密,1776)。我国古代也有对流通和谐的憧憬:荀子希望通过流通达到“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尽其用”(《荀子·王制》),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交换,使全部资源都“尽其美”,“致其用” ,做到“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虽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荀子·王制》)。
然而,流通不和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流通领域,如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和谐问题、流通产业地位的不和谐问题、批发零售等流通组织的不和谐问题、流通与流通的不和谐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把流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研究流通系统的内部和谐和流通系统的外部和谐。
二、和谐理论与流通系统的和谐性
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的《和谐理论与战略》一书出版,他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理论”。和谐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理论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就是组织内所有成员之选择的协调状态,以及这种选择与外部环境以及为达到组织目标的特定的技术要求间的适应程度。
按“和谐”的范围分,可以分为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两大部分;按“和谐”的作用分,可分为技术和谐和精神和谐。精神和谐是企业成员的个人目的与企业目的以及个人目的间的相容;技术和谐包括组织的合理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与合理性。技术和谐与精神和谐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组织所有的活动都要由人来完成,所以效率不仅取决于技术上的合理,更取决于组织成员的工作表现。因此,精神和谐既有精神满足的一方面,又有促进效率的一面。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和谐又为精神和谐提供了保证,是为实现精神和谐而采取的一种技术上的选择。和谐的这两种分类相结合,可以分为四种“和谐”。即内部技术和谐、内部精神和谐、外部技术和谐、外部精神和谐。
根据和谐理论,当系统和谐性较高时,系统一般表现出一系列特性。因此可以通过考察这些特性的强弱程度,来判定一个系统的和谐度。流通和谐度,是在一定状态下,反映流通系统的要素构成、运行状况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是否协调、和谐的数量指标。根据流通和谐的内容,流通系统可以分为五个子系统,即流通要素系统、流通组织系统、流通结构系统、流通经济环境系统、流通自然环境系统。
流通系统和谐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三、流通和谐度的测量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1、流通要素和谐性的指标设计
流通要素和谐的主要标志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统一。评价这四个方面协调运行的指标有很多,本文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更新率等四个作为反映流通要素和谐的指标。原因在于: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商品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它反映商流与资金流关系的重要关系。
存货周转率是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反映流通企业购、产、销平衡的效率。存货周转率快,表示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降低。它是反映商流和物流协调的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流通企业的运用外来资金的能力。也可作为商流与资金流协调的指标。
固定资产更新率反映了流通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程度。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越快,说明企业越能够利用市场上的信息。因此,它可以反映了信息流与其他几个要素的和谐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几个指标是微观流通领域-流通企业常用的指标,但是,他同样也适用于宏观和中观的流通领域。整个流通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更新率的指标均可以找到,无外乎是整个行业的企业同类指标的加总。
2、流通组织和谐性的指标设计
衡量流通组织和谐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市场集中度和批零销售额比。
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决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因素,因此,该指标可被用于研究流通组织的和谐度测定上。
批零销售额比是反映流通组织中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各自所组织的销售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它表明了批发和零售两种商业业态的关系。用此指标,可以衡量流通组织内不同业态的和谐关系。
3、流通结构和谐度的指标设计
流通结构和谐的指标可以采用城乡流通产业商品销售额之比、地区流通产业商品销售额之比、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
城乡流通产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是指城市与乡村的流通企业所组织的商品销售额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城乡之间流通结构的关系。地区流通产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是指一国内不同地区的流通企业所组织的商品销售额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地区之间流通结构的关系。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是一国的国际贸易量与国内贸易量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国际商品流通和国内商品流通的和谐关系。
4、流通与经济增长和谐的指标设计
对于流通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关系,可以用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反映。一般说来,一国流通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国流通产业越发达,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性越强;反之,则说明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还可以用流通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的比重来衡量。该指标反映流通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吸纳了多少的劳动力。
5、流通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指标设计
对流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目前可用的评价指标很少。本文采用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来反映。绿色流通额是指流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中,属于无污染、对环境无损害的商品销售额。目前可用企业所经营、由国家颁发的具有绿色环保标识的商品的销售额所代替。
流通和谐的评价指标可用下表所示:
表3-1流通和谐的评价指标集
目标层 |
准则层 |
指标层 |
流
通
系
统 |
流通要素 |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更新率 |
流通组织 |
市场集中度
批零销售额比 |
流通结构
|
城乡流通产业商品销售额之比、地区流通产业商品销售额之比、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 |
流通与经济增长 |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 |
流通与自然环境 |
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
|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指标权重就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指标越重要,其权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权重一般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之介于0与1之间,各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对指标进行赋权的方法有两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一类根据人们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决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就是依据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进行自动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步骤是首先建立层次模型,其次构造各层次的判别矩阵。具体为:在同一层次的各因素,按其优良程度或重要程度可以划分为若干等级,赋于定量值,一般采用五级定量法,即相等、弱、强、很强、极强,相应的赋值可以是1, 3, 5, 7, 9。至于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为次要,则其定量赋值可取为上述的1, 3, 5, 7, 9的倒数。如下表所示:
表3-2 层次分析法表
标度 |
含义 |
1 |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 |
3 |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
5 |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
7 |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
9 |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
2、4、6、8 |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
倒数 |
第二个因素与第一个因素比较后的结果 |
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建立判断矩阵,同时按照各因素重要程度对比的内在规律,判断矩阵应该满足完全一致性条件,并进行层次排序。
三、指标的量化
指标是反映流通系统和谐的参数,但原始指标有可能存在着量纲不同和原始数据大小相差悬殊等问题。因此,在评价前,必须对指标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无量纲性和可比性,并且能体现其本身对流通系统和谐的影响力。具体量化方法如下:
五、和谐性评价
一般认为,H=1,流通系统处于完全和谐状态,H=[0.8,1]之间,系统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流通系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和谐运转良好,流通与经济增长、流通与自然环境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谐度H=[0.6,0.8],流通系统处于的不和谐状态,流通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必须有所调整。和谐度H=[0,0.6],流通系统处于十分不和谐状态,需要大力对流通系统进行大力调整,方能使流通系统运转正常。
四、我国流通系统和谐度的测量结果及和谐性评价
既然流通和谐是流通系统良性运转的目标和要求,那么,我国目前的流通系统是否和谐呢?本文拟运用上述和谐度测定的理论,结合有关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我国流通协同的和谐性。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4卷》和一些经验数据。
二、实证分析
1、计算流通系统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经过计算后结果如下:
表3-3 流通系统的指标评价值
指标层
准则层 |
指标
|
实际值
|
流通
要素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3 |
存货周转率 |
10.3 |
资产负债率 |
74.93% |
固定资产更新率 |
7.7% |
流通
组织 |
市场集中度 |
7.81% |
批零销售额比 |
400% |
流通
结构
|
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 |
3.24:1 |
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以西部12省数据同全国比 ) |
16.97% |
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 |
67.34% |
流通与
经济
增长 |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7.9% |
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 |
6.74% |
流通与
自然 |
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 |
100% |
上表中,(1)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数据难以取得,因此用同类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代替。(2)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更新率均用2003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成。(3)市场集中度采用2003年全国百家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计算而成。(4)批零销售额比采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总额的数据计算而成。(5)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之比采用城乡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成。(6)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之比是以西部为例,采用西部12个省区的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与全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对比计算而成。(7)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两个指标可从统计年鉴中直接取得。8、由于缺乏绿色流通的相关数据,为简化期间,假定流通企业所经营的全是绿色产品。
2、采用层次法对流通系统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赋权;
表 3-4 流通指标的赋权值
指标层
准则层 权数 |
指标
|
权数
|
流通
要素 |
3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5 |
存货周转率 |
4 |
资产负债率 |
3 |
固定资产更新率 |
2 |
流通
组织 |
4 |
市场集中度 |
3 |
批零销售额比 |
1 |
流通
结构
|
2
|
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 |
3 |
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以西部12省数据同全国比) |
2 |
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 |
1 |
流通与
经济
增长 |
5 |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 |
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 |
1 |
流通
与自然 |
1
|
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 |
1 |
可以假定,在流通系统中,流通与经济增长的和谐最为重要,其次为流通组织的和谐,因为流通组织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流通的绩效。再次为流通要素的和谐、接着为流通结构的和谐,最后为流通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对他们分别赋以5、4、3、2、1的权重;同理,对相应的具体指标进行排序后,也可得出不同的权重。
3、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并对指标的实际值进行量化处理。
(1)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①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确定。根据有关资料,日本非制造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在15—18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的资本周转率年均都在20—30次。可见,合理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最低应在15次以上。因此,本文选择流动资产的周转率的标准值为15次。
②存货周转率的确定。2003年沃尔玛的存货周转率为8.08次,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因此,可以把存货周转率的标准制定为8次。
③资产负债率和固定资产更新率的确定。根据惯例,资产负债率一般的合理比例在40-60%之间,我们可以选择50%作为其标准值。固定资产更新率一般为10%左右(折旧一般可按10年计提),因此把10%作为国定资产更新率的标准。
④市场集中度的确定。2003年,美国零售业百强的市场集中度达到40%左右,日本为50%,欧洲市场中位居前十名的零售企业拥有零售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因此,把合理的市场集中度确定为40%。
⑤批零销售额比的确定。1999年美国批发销售额(不包括生产商直接销售批发和代理批发)与零售销售额的比例大体为1.85:1。1999日本批发销售额与零售销售额之比为3.58:1,因此,可以把批零销售额的标准定为二者的平均数2.72。
⑥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的确定。2003年,城乡人口之比为0.68:1,西部与全国人口之比为28.6%。根据均衡原则,每一个区域的流通额应该与人口数量是相一致的。因此,把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的标准定为0.68:1,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之比标准定为28.6%。
⑦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的确定。为简化期间,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合理比例确定为1:1。
⑧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确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流通业占GDP的21.62%,日本为13.89%,法国为14.18%,英国为14.21%,根据上述数据,可以把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标准确定为14%。
⑨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的确定。2000年,美国、日本、韩国、巴西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分别为20.66%、22.95%、19.25%、13.46%,因此,把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的标准定为19%(四者的平均数)。
⑩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我们把流通企业全部经营的商品为绿色商品作为标准,因此,其标准比例为1:1。
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如下表:
表3-5 流通和谐指标的标准值
指标层
准则层 |
指标
|
标准值
|
流通
要素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15 |
存货周转率 |
8 |
资产负债率 |
50% |
固定资产更新率 |
10% |
流通
组织 |
市场集中度(CR100) |
40% |
批零销售额比 |
272% |
流通
结构
|
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 |
0.68:1 |
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以西部12省数据同全国比) |
28.6% |
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 |
100% |
流通与
经济
增长 |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4% |
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 |
19% |
流通与
自然 |
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 |
100% |
(2)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根据前述的量化方法,把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进行量化处理。处理后的结果如下表:
表3-6 流通和谐评价指标量化后的值
指标层
准则层 |
指标
|
量化后的值
|
流通要素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0.2 |
存货周转率 |
0.78 |
资产负债率 |
0.67 |
固定资产更新率 |
0.77 |
流通组织 |
市场集中度(CR100) |
0.2 |
批零销售额比 |
0.68 |
流通结构 |
城乡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 |
0.21 |
地区流通业商品销售额比(以西部12省数据同全国比) |
0.59 |
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 |
0.67 |
流通与经济增长 |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0.56 |
流通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 |
0.36 |
流通与自然 |
绿色流通额与整个商品流通额之比 |
1 |
4、计算流通各子系统的和谐度:
流通各子系统的和谐度和总体和谐度的数据整理如下表:
表3-7 流通和谐度表
流通要素和谐度 |
流通组织和谐度 |
流通结构和谐度 |
流通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度 |
流通与自然和谐度 |
总体和谐度 |
0.55 |
0.19 |
0.65 |
0.51 |
1 |
0.48 |
6、流通系统和谐性的评价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流通系统是很不和谐的。流通的总体和谐度只有0.48,处于H=[0,0.6]的区间中。这说明我国需要大力调整流通系统,促使流通系统走向和谐的状态。就流通子系统而言,若不考虑流通与自然的关系,其他所有子系统都处于不和谐的状态。特别是流通组织系统的和谐度只有0.19,说明我国流通组织之间,尤其是大中小流通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和谐。流通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度只有0.51,表明我国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协调,流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流通要素的和谐度只有0.55,说明我国流通企业在营运能力上还有很大的不足,以至整个流通系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处于不和谐状态;流通结构的和谐度达到0.65,虽然在子系统中相对较高,但仍处于H=[0.6,0.8]之间,说明仍有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存在。这也说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结论
对流通系统的和谐性评价是研究流通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流通系统的和谐性进行测度,可以为流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我国流通系统的和谐性进行的测度,发现我国流通系统目前处于十分不和谐的状态,因此,需要对我国流通系统的运行进行系统优化,从而促使我国流通系统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席酉民..和谐理论与战略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2]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03)。
[3]郭冬乐,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2(3)
[4]金永生.中国流通产业过度进入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0)
[5]文启湘,赵玻.新时期我国流通产业政策创新研究[J].财贸经济,2003(07)
[6]祝爱民,于丽娟,张青山. 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和谐性分析与优化 [J]. 中国管理科学,2004(04).
[7]谷书堂等.经济和谐论——中国市场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8]王济干,张婕,董增川. 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2003(11).
[9]沈菊琴,王英,陆庆春. 工程移民系统和谐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2004(09).
[10] 王俊豪:对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度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00(02).
[11]卡布尔:产业经济学前沿[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12]冉净斐:流通经济学:从概念到科学[J],中国流通经济,2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