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作为世界级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北京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北京;现代服务业;机遇;挑战
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正在逐步形成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大都市型产业结构,已初步显现出科技主导型和服务主导型的经济特征。
一、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北京现代服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全国具有领先性和典型性的特征。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GDP为3663,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产值2255.6亿元,占北京GDP的61.6%,这一比例在全国31个省级区域中排名第一位,广州、上海、天津、重庆和深圳分别为53.6% 、48.4%、45.5% 、41.1%、40.5% 。
(一)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1949年北京三次产业比例为23:37:40,1978年为35.2:41.1:23.7,2004年北京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5:37.5:60,真正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04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70亿元,占北京市GDP的比例为60%。在第三产业中,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娱乐服务业及租赁服务业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约为1939.7亿元,占北京市GDP的比例为52.96%。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二)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增幅较快
伴随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单位吸纳的就业人员越来越多,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增幅较大,适合首都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行业就业增长较快。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末,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49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万人,增长2.2%,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增幅十分明显。其中,全市限额以上批零、餐饮业从业人数达28.03万人;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从业人员分别比上年增加0.8万人、0.6万人和1.9万人,分别增长20%、15%和32’3%;银行业增加0,4万人,增长6.9%;保险业从业人员也有增加;北京会展经济目前解决场馆服务、组织单位及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6.5万。高达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充分说明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北京现代服务业覆盖面广、知识性和创新性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就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
1.行业增加值结构的调整
在北京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业、餐饮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业人员有所减少;而以金融、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电信、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开始居于主导地位。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04年,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为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_3%,为北京市全部经济总量的13.9%,成为北京市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等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增加值为317.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为北京市全部经济总量的7.4%,成为第二大行业;批零、餐饮业的增加值为263.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3%,为北京市全部经济总量的6.1%,降至第三。
2.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多种经济成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集体、合营、外资和私营个体等不同类型的现代服务企业公平竞争,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新格局。
如在200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企业只占29.2%,集体企业占14.5%,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占6.7%,个体、私营商业占22.4%,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四)实际利用外资额所占比重大,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1999~2001年北京服务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分别为15.9亿美元、21.9亿美元和12.7亿美元,占同期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71%、89%和72%。截止到2004年底,全北京市合同外资金额62.6亿美元,增长92%;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增长43%。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38.7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金额的比重为61.8%。外商投入较多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行业。
二、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解决就业、安定人民生活、为中央服务、为国际交往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大的资源和行业方面的竞争优势。2005年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指出,13大服务部门中,在47个城市中排名前1O位的占了6个。其中,排名第一位的有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排名第二位的有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排名第三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排名第九位。 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资源优势
北京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现有高等学校73所,重点高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进入“211”工程的有2O多所,全国高校有300多个博士点,北京占全国三分之一,硕士的规模占全国五分之一,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2万,本专科在校生达到45.7万人,外国留学生达到1.7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8-3万人,就业率达到89.7%。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半以上分布在北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北京的户籍人口当中,大专以上的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为五分之一,在全国名列第一。根据(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研究资料显示:北京的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全国排名第一,为83.49;而天津、上海、广东、重庆分别仅为59.01、69.88、55.65和43.09。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指出,北京市人才竞争力名列全国第一。这些都说明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独一无二的智力资源优势。
2.资本优势
北京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密集地,“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总部都在北京,北京自然成了中央金融决策中心。北京的金融街集中了大量国内金融机构总部,位于朝阳区的北京CBD则集中了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人保、再保险三大保险公司的总部,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大型证券公司的总部,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都设在了北京。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一定的资本优势和发展金融业的明显优势。
3.信息资源优势
作为首都,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很多中央机关都设在北京,政府的公共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信息发源地,企业能非常便捷地厂解全国和全球各行业发展的动态,信息资源很丰富;国家主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在北京,很多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和标准都出自这些部门和机构;很多国际交往和国际交流活动都在北京举行和由北京发起;北京又是电信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北京自然成为“数字北京”和全国的信息交流中心。
4.科学技术优势
随着北京市社会发展步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北京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市有4000家科技单位;全年技术合同登记3.5万项;拥有科技人员2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25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86.2%;无论是高级人才还是熟练工人的可获得性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科技存量、科技投入到科技成果的产出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产、学、研的结合及中介服务全国最优;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93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或研发中心;北京的软件产业、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相关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指出,北京市科学技术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科学技术优势在全国遥遥领先。
5.旅游资源优势
北京是全国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之一,旅游业的规模、效益和成熟度(旅游业的品质)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保存着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景色优美的皇家、私家园林,庄严辉煌的宗教寺庙、收藏丰富的博物馆和名人故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些旅游资源都对世界各国和本国的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服务性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力地拉动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2004年,北京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2%,其中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等支出的比重继续下降,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发展和享受支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住房、汽车和数字化产品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住宅、汽车销售的增加,除了直接增加流通业的规模外,住宅建筑贷款和消费贷款、购车贷款等银行业务的开展,以及与住宅和汽车消费相关的保险险种的设立及推广运用,拉动了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数字化产品消费的增加,对信息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北京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特大型城市,具有很大的服务性消费的市场需求。2004年末,居民储蓄余额5293.5亿元,比年初增加903.8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5.9% ,居民消费能力在全国大型城市名列前茅。2004年1至3季度,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1699.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100.8元,其中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9.2%,比去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32.8%,提高了1.8个百分点。④
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首都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2004~202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北京市未来l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这个规划意味着北京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北京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投资将会逐渐减少,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将会不断增加。
现代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新兴性、知识性、高科技性、高附加价值性和交互聚集性,其增长的乘数效应很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既可以充分满足北京特有的功能定位要求,也可以突破北京工业发展的制约条件,推进首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总部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形成
目前北京发展总部经济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条件,金融街、朝阳CBD、中关村丰台园总部基地、亦庄经济开发区等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之地,大型跨国公司聚集之地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总部,外埠企业研发和销售的首选基地。
国内主要金融机构的总部基本都在金融街。据统计,金融街现有金融、电信等300多家知名企业和单位,企业总资产达13万亿元,每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7000多亿元,基本奠定了中国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正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竞争者。⑤
截至2004年10月,有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189家外商驻京办事处、17家在京外资银行分行、68家外资银行、88家投资性公司集中在朝阳区和CBD。⑥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公司以及平面媒体、国外驻京新闻机构、文化艺术公司、广告、网络公司、广播电影电视公司等文化传媒业也在CBD集群。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CBD已经初步形成了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及代表处集聚,以金融产业为龙头,银行保险、证券、文化传媒、咨询、中介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发挥着现代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
中关村丰台园总部基地项目的建设,成为北京总部经济吸引国内企业投资的一块“新招牌”。2004年5月,随着4O多家外地企业总部的进驻,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已正式启用。2005年年底前,总部基地二期将全面竣工,这标志着北京总部经济进入发展的旺盛期。
(五)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圈的构建将使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潜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以京津为中心的京三角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首都经济圈在国内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较好,这些优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有利于京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工业以及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首都经济圈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将为环渤海区域尤其是京津冀的物流合作开辟新天地。第三,首都经济圈有着较佳的区位优势,首都圈与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紧密的经济联系,以及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振兴战略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使首都圈的潜在竞争力在未来几年得到快速释放。第四,随着首都圈各个层面合作的展开和协作机制的逐渐完善,将有利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在统一规划下调整,并形成更合理的区位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的产业整体竞争力。另外,从政府层面、研究层面到企业层面,推动京津冀北地区经济联合起飞的一系列思路和规划举措正陆续出台。首都经济圈合作机制一旦理顺,这一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潜力释放将十分迅速。
(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北京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正面临着调整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北京市“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带动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在北京市2005年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市政府提出将着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知识型服务业、现代流通业、旅游会展等四大产业。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四大产业中有三项都是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由此可略见一斑。北京市政府将通过打造产业链,培育产业群,建设产业带,促进产业融合,完善现代服务业乃至第三产业对北京经济的支撑。
(七)奥运经济发展给现代服务业带来的巨大商机
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北京将投资1800亿以上用于奥运会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参照投资额40%转化为消费的一般规律,由奥运会直接拉动的社会消费将突破700亿元。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北京居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将达到13000亿元,市场增量将超过3000亿元,而靠奥运会商机带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至少超过1000亿元。由奥运带来的旅游外汇收入将达到47.8亿元,外地来京旅游收入可达1266亿元。旺餐饮行业面临的是大约180亿元的增量市场。与奥运会有关的商品、废弃物的物流需求总量约为432亿元。⑧。另外,租赁企业将有望分得6亿元左右的利润。⑨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使北京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奥运投资、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会为北京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如现代流通业、现代租赁业、现代餐饮业、旅游、广告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总之,奥运会的举办将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八)CEPA和京港经济合作带来的机遇
CEPA的签署不但为香港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强大的动力,而且给内地特别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已经举办了八届的京港经济合作洽谈会更是为北京在资金、产业、人才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支持和指导。CEPA和京港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吸引香港服务业在北京投资,有利于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将使香港较高水平的服务业迅速地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带动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使北京更方便地低成本引进香港服务业人才,加快北京国际化进程。
(九)后WTO时期现代服务业对外资开放所带来的市场机遇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对外交往中心,在后WTO时期随着外资全面进入,北京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的市场广阔前景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比,不仅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经验和管理技能,而且在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管理经验、服务创新等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们进入北京现代服务业,将有助于北京开发新的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行业、服务区域和服务市场,有助于提高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结构,最终有助于加快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劣势与挑战
现代服务业是北京市的主导产业,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作为世界级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但是,北京现代服务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不规范,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问题突出,造成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秩序差,地下服务市场活动相当活跃;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又无责任约束,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对某些服务领域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比较陈旧,缺乏灵活性和竞争性,这在医疗保健、文化传媒业、旅游会展业、金融服务业和电信服务等领域表现得较为典型;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管理的领导体制仍属于“条块分管”模式,机构多且自成体系,缺乏横向协调机制和统一监管机构,导致多头管理,效率低下,如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完善的服务业市场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起来,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市场和向国外拓展的服务业市场还不很发达。
(二)现代服务业总量不足,部分行业增加值明显偏低
长期以来,北京现代服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就业结构、就业比重、产出比重等主要指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平均水平,有些指标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某些大城市的水平。2003年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为61.6%,总量上不及1997年世界各国的61.9%平均水平,与香港2003年的84%差近二十三个百分点。这与作为一国之都和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
部分行业增加值明显偏低。例如,2003年北京教育、文艺、广电影视业的增加值仅为242.66亿元,占服务业的比例仅为10.7%;科研、综合技术服务的增加值为197.73亿元,占服务业产值的比例为8.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增加值仅为63.10亿元, 占服务业的比例仅为2.7%,这些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北京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北京现代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
北京服务业结构矛盾突出,虽然经过多年局部性调整,但是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这主要体现在:
1.行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在商业、餐饮业等的比重偏大,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计算机软件服务、咨询、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服务产品特别是新兴服务和知识服务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相对单一,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不长。现代服务业中部分行业发展缓慢,不仅影响着北京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制约着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区域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是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设施已基本饱和,小城镇、卫星城商业网点尚且不足;商业网点整体布局北重南轻的态势没有根本转变;社区、小城镇、卫星城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城乡服务业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如据北京市统计局、在北京市2003年达1916.7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区为1535.8亿元,县城为88.8亿元,县以下为292.2亿。三环路以内共有餐饮企业2422个,占全部餐饮企业的50.2%;二环、三环之间餐饮业零售额所占比重最大,增长也最快;其次分别是二环以内,三环、四环之间;四环以外餐饮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北京会展业呈现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朝阳、昌平、海淀区位优势突出。
3.组织规模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是企业组织规模小,未形成有品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的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北京拥有7000家各类咨询机构,但绝大部分专业咨询公司不超过100人,一般只有几十人,即使是最大的新华信公司也只有几百人。相比之下,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全球39个国家拥有79个分支机构,员工数量超过5000人;英国的贝克律师事务所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共有律师1600多人,在世界各地建有53个分所。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部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使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人员和技术结构不合理
由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供给不足,金融、教育、电信、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明显缺乏应有的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撑。如主营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只占19%,物流专业毕业的人员不足1%,就业人员的素质明显偏低;北京知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全国其它城市相比,并不算少,但是普遍缺乏经验丰富的资深从业人员、复合型人才、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性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北京知识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潜在的不利影响。
(四)存在不同形式的垄断,市场化程度低
北京现代服务业存在行业垄断、所有制垄断、外资垄断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金融、电信、公用事业、教育、文化等行业明显存在着政府垄断,现代物流、现代租赁、金融、旅游、会展等行业和服务领域又被国有服务企业和事业单位主宰着,现代流通和软件服务等行业中的一些领域被外资垄断。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 》的研究表明:在由重商意识、赚钱欲望、价值取向等因素构成的文化竞争力排名中,北京排在47个样本城市中的第23位。而根据《首都人才发展战略报告》的研究表明:与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相比,北京人才有七个”第一”,即人才总量第一,人才密度第一,工程师和科学家第一,高层次人才第一,创新能力第一,人才培养能力第一,人才吸引力第一。但是,北京人才也有四个“倒数第一”,即人才经济效益倒数第一,人才竞争意识(紧迫感)倒数第一,非公经济人才比例倒数第一,人均收入倒数第一。这四个倒数第一,集中反映了北京人才的竞争能力较差,服务意识弱,加上某些行业和所有制垄断,现代服务业市场化水平低就不足为怪了。
(五)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强
由于在市场准入上存在着许多限制,充分竞争环境尚未形成,缺乏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撑,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投入产出比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现代服务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实力上都有很大差距,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如北京物流业仍然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资产利用率不高,运行方式陈旧,管理落后,从而使物流行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快,但物流成本较高,行业经济效益较低。如近两年,北京市物流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16%,但实际利润同比增长只有3.1%。⑩
(六)现代服务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所带来的挑战
2004年12月11日后,北京原有的一些较为敏感的服务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随着一些市场准入限制的逐步取消,北京主要的现代服务行业将由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全面开放,现代服务业的管理规则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针对北京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的、低知识含量的传统服务业竞争激烈、利润较低的市场状况,外资更加看好高技术、高智力、高信誉、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肯定会以先进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瞄准北京的高端客户,吸引北京的本土人才,有效挤占北京现代服务业市场。可见,外资进入,给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之,北京现代服务业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同行业相比,同中央提出的“四个服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管理体制僵化、行政垄断、结构不合理、对外辐射力弱、市场化程度低等方面问题突出。北京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既与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有关,也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较低有关。因此,要解决问题,北京就必须立足于市场化、国际化水准,把握资源优势和需求潜力,有效确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
注释: ① 董少东.北京市传统服务业就业增长63.2%【N】.北京日报.2004—05—18. ② 王润.北京人才、科学技术、结构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N】.北京晚报.2005—03—17. ③后WTO时期北京市场前景分析【OL】.http://finance.sina.COB.cn2004-10-29. ④ 北京市统计局商调队,1至3季度首都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OL】.北京市统计局信息网,2004—10—18. ⑤2003北京经济发展【OL】,北京市统计局网站.2004—04-02. ⑥北京要建金融安全区CBD迎来总部经济时代【N】.华夏时报,2004—12—13. ⑦奥运会直接投资对消费品零售业的影响【OL】.http://sina.oom.cn2004-03-12. ⑧400亿元奥运物流市场叩击北京物流软肋【OL】.hc360慧聪网2004—10—18, ⑨ 黎霆、余春瑜,“奥运租赁”造就200亿商机【OL】.中国经济时报,2004—08一l1. ⑩ 阎立刚.北京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J】.铁道货运.2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