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帮助公众了解《规划》的主要内容,近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问:《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告别了自然经济状态,市场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市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82亿元,比1995年增长1.68倍。二是市场类型和流通业态逐步完善。传统的集市贸易继续发展,各种批发市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大量出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三是农村市场主体多样化。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2万多个,有近600万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广大乡村,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四是农村市场外部环境有所改善。2004、2005、2006年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等重要文件,从政策、目标、方针和战略上,对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明确阐述。
尽管我国农村市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与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农村个体商户是流通主体,有规模的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刚刚起步。二是流通经营业态及经营方式陈旧。农村市场连锁经营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通过对手交易销售的日用消费品占90%以上。三是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农村“有场无市”、“有市无场”的现象并存,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四是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农村是地区封锁、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农民是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受害者。五是农村市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民人均商业面积仅为城市1/10。因此,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构建畅通的流通渠道,已经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问:《规划》的地位和意义何在?
答:这个《规划》是我国第一次就农村市场制定的专项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市场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对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统筹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问:《规划》中的“农村市场体系”包括哪些范围?
答:根据商务部的职能,《规划》中的农村市场体系主要是商品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不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但是,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要素市场对农村市场发展的影响。
问:《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答:《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温家宝总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等有关文件。
问:《规划》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编制《规划》坚持了“三结合”的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宏观调控,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挥政府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私人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对各类商业资本投资的调节作用,政府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服务。
二是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充分考虑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的不同特点,以及东、中、西部市场的发展情况,兼顾综合、专业等各类别市场的实际状况,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市场的均衡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农商一体化等多种途径,构建城乡之间商品顺畅流动的双向流通网络,提升农村市场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扩大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村商业与国际商业合作,稳步推进农村流通领域利用外资,加速我国农村市场现代化进程。
问:《规划》中提出的一些具体目标以及这些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结合农村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规划》提出了一些具体目标。
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五”期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考虑到2001年以后我国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加快,《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约10%”。
关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率。根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目标和目前实际进展情况,2007年标准化农家店覆盖率力争达到7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三年努力,2010年争取标准化农家店覆盖8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
关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考虑到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预计今后5年内我国农民人均生产性支出额增长速度为10%;考虑到农村人口变动因素,2010年农村生产资料市场规模约为1.1万亿元。《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达到1.1万亿元,平均年增长10%”。
关于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目前,我国农资企业比较分散,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农资企业只有4家。根据农资市场发展趋势分析,《规划》提出,到2010年培育10家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大型农资流通经营企业,进一步提高农资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关于农副产品购进额。1999至2003年,我国主要农产品销售额增长率为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考虑到根据最新经济普查数据,增长率应适当向上调整,同时今后农产品需求量也会继续扩大等因素,《规划》提出,2010年全国农副产品购进额达到2.3万亿元,平均年增长7.5%。
关于农产品进超市和便利店销售的比例。据统计,2003年底全国共有7.4万家超市门店,其中食品销售额约3000亿元,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肉类等生鲜农产品销售额125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7%。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便利群众消费,《规划》提出,2010年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中的销售比重,占全部农产品零售额的1/3以上。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政策措施是什么?
答:根据我国农村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流通企业活力;二是建立和改造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三是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四是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规划》同时提出了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规划;三是强化政府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管理和引导;四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问:在农村消费品网络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答:农村消费品网络建设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商务部将继续贯彻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自愿参与的方式,逐步推进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改造和建立标准化“农家店”,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同时,积极探索网络使用多样化,逐步实现“农家店”收购农副产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副产品创自有品牌、进超市等“一网多用”功能。
问:在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
答:农产品流通不畅,不仅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也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瓶颈。目前,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只有2.7%的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只有尽快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推进流通方式创新,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问题,真正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2006年,商务部组织实施了“双百市场工程”。重点建设100家左右面向国内外市场、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强信息、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和市场的技术升级,实行标准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着力培育100家左右有国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重点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
问:商务部将如何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答: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真正发挥其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商务部将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落实。一是建立部门间联系机制。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二是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推进步伐。三是加强《规划》的任务分解落实。要求各县市从实际出发,制定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制定促进政策措施及实施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