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肯定商业改革开放成果
中国商业的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家普遍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农业改革的开始,但其实农业改革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放活农产品流通,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揭开了农业改革的序幕,同时也揭开了流通改革的序幕。中国商业的改革开放,大体走过了“先农村后城市”、“先零售后批发”、“先消费品后生产资料”、“先国内放开后引进外资”的路径。基本遵循了先易后难、或说“摸着石头过河”的规律。比如说,农村改革是1978年开始的,而城市的大规模改革是在1984年,在中央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之后,从农村转入城市,很快,国内市场就放开了。当时放开的主要是消费品,物资、生产资料的改革还是在90年代国内贸易部成立以后。而引进外资是1992年开始的,晚于国内市场放开十几年。回头看看,这条路是完全正确的。
30年改革开放的主要的成果:
(一)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商品供求处于紧缺阶段。除了部分小商品外,重要商品都是凭票凭证供应。现在市场繁荣活跃,商品供应充裕,消费旺盛,物价基本保持稳定。我孩子1979年出生,当时每天只供应两瓶牛奶,而现在我们面临牛奶卖不出去问题。这个变化非常大。从下图可以看出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连续增长,而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原来提高一万亿需要10年时间,到后来提高一万亿只需不到5年,说明我们的商品市场快速发展。
按增长率来看,除2003年出现了下滑外,基本是平稳的,特别是2005年之后快速增长。从商品结构变化来看供过于求的占比例比较高,说明我们的商品市场供应充足。下图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说明消费、流通在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与美国比差距很大,与日本比虽然总额相差不大,但人均还是相差很多。
下图是生产资料销售情况。生产资料也是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销售总额突破20万亿元大关,是2002年的3倍多、1991年的近20倍。增长率变化也很大。原因是生产资料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投资)直接相关,而投资随经济形势变化,有时过热,有时过冷,导致生产资料销售变化大。但从销售额看还是稳步发展的。 (二)从国合商业一统天下向多种经济形式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销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98%,基本是国合商业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促进了零售领域多种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1999年国有及控股经济占18.2%,集体经济占15.6%,个体和私营经济占45.1%,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占1.6%。 2003年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中,国有商业只占13.3%,集体商业占4.2%,私营商业占18.7%,非公有制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城乡分割、各管一块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流通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民营商业迅速发展,外资商业稳步开放,一个各种经济成分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多样式、多元化商品市场格局逐步走向成熟。
(三)从单一业态向多业态发展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零售业业态单一,基本只有百货店和粮店、副食店、菜店这类按业种划分的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先进业态不断引进,已经形成百货商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民店、购物中心、批发市场、邮购、直销、网上购物等多种业态。连锁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企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以上,已经成长为中国零售业的主导力量。
(四)从简单市场向市场体系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紧缺,品种结构单一,实行计划分配,市场形态单一。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商品供应总量和种类丰富,交易形式不断升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包括有形市场、无形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零售市场、批发市场等。由于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从下表可以看出,“九五”、“十五”期间,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比重不断提高。
市场形成价格的比重不断提高
时期 |
消费品 |
农副产品 |
生产资料 |
“九五”期末 |
93.2% |
80.5% |
81.6% |
“十五”期末 |
96% |
94% |
88% |
(五)从商品经营为主向商品服务并举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服务性消费越来越受到推崇,居民服务支出增长很快。近5年来,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到14%,比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高3个百分点。零售业也随之从只重视商品向商品和服务并重,从单纯物质消费向物质、精神消费并重,从满足生活基本要求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现在商业中的服务性收入增长占很大比重。下图是1985年到2007年食品、吃穿用商品的比较,可以看出食品支出占的比重是下降的、服装销售平稳,家电用品销售也是平稳的状态。说明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 下图是按文教、娱乐、交通工具、居住、医疗保健等具体细分的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总体都在快速增长,特别是通信直线增长。
(六)从偏重城市市场向城乡市场并重转变
以往我们商业的重点是在城市。由于商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消费环境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等原因,占我国人口2/3的农村市场消费额仅占全国的1/3。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的1号文件中都把农村流通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来。为扩大农村消费,商务部着力构建城乡互动、双向畅通的流通体系,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消费环境有效改善。 下图是从区域上来看,东中西部零售额增长趋于协调,当然绝对额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下图是2003年到2008年1-10月城乡消费品销售的增长比较,应当说还是同步增长,而且差距有所缩小。2003年和2008年比差明显缩小。从消费额来看,还是在扩大,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相比,份额在扩大,但增长率在缩小。 (七)从无序竞争向规范交易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可以说计划分配还是有序的,但效率差。改革开放初期确实出现一段无序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国家下大力气整顿市场秩序,市场向规范交易转变,消费环境逐渐改善。主要体现在建立法律法规。法规标准建设速度加快,零售业的法规、制度和运行规则陆续出台。同时,通过清理现有法规、设计法律框架等工作,构建了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市场交易和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一个规范、有序的国内市场正在形成。法律2部:《拍卖法》、《反垄断法》 法规3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部门规章31部:《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等。 标准:国标206项,行业标准312项。
(八)从闭关锁国向对外开放转变
中国自1992年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以来,吸引了商业发展资金,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理念、流通方式和营销技术,大大推进了中国商业的现代化进程,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带动了中国商品出口。 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全国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1.4%,零售额占7.5%,只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率先开放零售业的10个城市,2004年外资商业销售额平均为当地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2%,其中上海12.9%、北京8.1%、厦门7.9%、大连7.8%、青岛7.6%。 标志性事件:
80年代的两个标志性事件:(1)“三多一少”(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提出,今天看来是对的。(2)商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传统的商业是单纯的物物交换,提出商业文化,就是要把蕴藏在物物交换背后的精神的文化的内容突显出来,对提高中国商业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起到很好的作用。
90年代的标志性事件:(1)商业开放。(2)确定“五三一”工程。“五三一”工程是内贸部成立后,商业、物资合在一起提出的工作重点,即:管好粮、棉、肉、菜、糖五大商品,开展连锁经营、配送制、粮食企业政策性经营与经营性经营分开等三项改革,和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包括消费品市场体系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五三一”工程的提出,标志着商业发展的方向,抓住了商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当时提出“五三一”很不容易,对五大商品的提法有很大争议。但在9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通货膨胀,重要消费品价格上涨时,体现了掌握五大商品的重要作用。后来国务院领导也充分肯定了“五三一”工程。
近10年的标志性事件:(1)全国流通工作会议。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的意义在于:一是以国务院名义召开流通工作会议是第一次;说明国家重视流通;二是参加会议的是主管商业的各省市长,这也是过去没有过的;三是会上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尽管文件不成熟,但也是近十年来商业改革中的一件大事。(2)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乡市场信息系统”等内贸重点工程。商业改革没有钱,薄熙来部长在任时果断动用20亿外贸发展基金支持内贸改革,当时争论很激烈。外贸基金不是税收来的,是外贸企业出口有偿使用配额许可证交的钱,由国家专款专用,所以能用来支持内贸改革非常不容易。而且这钱也越来越少。大家反映这几年内贸有声有色,和这项资金有重大关系。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
二、认真总结反思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政府职能缺位
商务部作为管理国内外贸易的政府部门,严重缺乏管理手段:如粮棉油等重要商品的流通储备及进出口管理、市场商品价格管理、市场建设资金管理、大型商业设施规划立项管理,都是其它部门的职能。政府对流通业“放手不管”、“无为而治”,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流通部门是改得最厉害的,1982年,商、粮、供合在一起;1993年又把物资也合进来,有点大部制的意思;但从1998年起,又开始撤销,把内贸部撤销,改成国家内贸局,从800人减到160人;2000年内贸局撤消,成为国家经贸委的一个内设局(贸易市场局35人),粮食、棉花、油料、价格等管理职能都被划走,资金也是。比如原有的中央副食品风险基金就被撤消了。管理手段没有了,导致了有职无权、有责任没有手段。这是改革的重要缺陷。原因是对流通的重视不够,甚至持错误认识。
(二)市场管理分割
市场管理是分割的。商务部名义上主管国内外贸易,但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盐、医药、化肥、农药、饲料、烟草等重要商品的国内流通管理,都不属于商务部的工作职能,而是分别由发改委、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等部门负责。
(三)法制建设滞后
尽管我们立了很多法规,同其他领域相比,还是严重滞后,最典型的就是《商业法》。《商业法》起草历经20年,现在已经退出立法计划。《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重要法律由其它部门起草。部门规章受立法规则限制,只有有限的处罚权,影响了执行力度。
(四)财政投入不足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典型事例就是中央副食品风险基金被取消。另一个就是重要商品储备品种缺、数量少。现在由商务部管的储备商品有肉和糖。粮、棉、植物油等重要商品储备都在发改委,肉的储备也一度被取消,在非典、雪灾后才逐步改回,导致2007年的猪肉价格暴涨。现在救灾用的麻袋等物资也没有储备。 财政基金基本没有投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在改革中改制了,国家资金就不再投了。现在商业设施基本都是企业的,但企业受资金规模限制,导致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金融支持更为不足。现在企业资金非常脆弱,基本没有长期贷款。因为按现行金融规则,商业企业拿不出抵押金。资金链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造成大批倒闭。2005年普尔斯马特的倒闭就是一例。 对这些问题应认真研究。
三、努力开辟商业发展的新阶段
流通业发展可以带动很多产业发展,确实是一个先导型产业。据有关机构抽样测算,我国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可以带动: GDP增长0.129%,社会消费增长1.027%, 流通就业人口增长1.2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38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26%,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18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27%,仓储运输业增加值增长1.071%。
多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先后实施过积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紧缩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最近又提出积极的就业政策。但对流通的政策是什么?一直不明确。 流通业在满足社会需求、引导群众消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央明确,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方针,很有必要对流通政策进行研究。积极的流通政策应包括以下要点:政府有所作为;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开放战略; 实施财政支持。
(一)政府有所作为
政府放手不管流通是不对的,认为对商业就是要放开,一放就活,一管就死,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误区。出现政府缺位、市场分割等都与这种指导思想有关。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来,政府这支有形的手必要时还得伸一伸,不能袖手旁观。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流通业的管理包括:法制建设、网点规划、流通秩序、公平竞争、应急保障等等。这些都应体现在我们新的流通政策中。
(二)遵循市场规律
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坚持,否则就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成品油价格、食用油价格管理中的教训值得总结。商业零售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宏观调控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比如成品油价格僵化就反映出我们在这方面遵循市场规律不够。使得成品油价格大起大落,造成供应时紧时松,群众意见很大,企业意见也很大。最严重时,国外航空公司飞到中国来加油,香港的车开到内地来加油。再一个例子是2008年春节后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猛涨,国家实行价格管理时只管小包装的,结果导致大包装食用油价格猛涨。使得占食用油用户75%的工厂、机关、餐饮企业都到市场上去抢购小包装油,一吨差几千元。这就是不遵循市场规律造成的。
(三)坚持开放战略
坚持开放要坚定不移。最近对商业开放争议很大,特别是商务部的两个受贿司长被“双规”后,又开始了新一轮争论,认为商业开放过度了,外资多了不买中国货了怎么办。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在国际市场上都是靠外商卖的,因为我们有价格优势,有竞争力。在关键时候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的植物油生产大多在外资炼油厂,在市场紧张时,只要保证有合理利润,他们还是完全遵守规定的,实践证明没有问题。政权在我们手里,对违法者可以处罚。从目前我国商业利用外资状况分析,没有发现大的风险和隐患,完全可以“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大一些”。
(四)实施财政支持
对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应急措施进行财政投入或补贴,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目前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很少,而且是地方重视程度好于中央。老用外贸基金支持内贸也不行,而且外贸发展基金越来越少,因为配额许可证收费越来越少。十月份我们给总理写报告,对促进消费提出建议,就包括在预算内安排内贸资金。温总理等领导已经批了,和财政部的协调工作也在积极进行。叫什么名字正在研究。总之,要解决内贸资金的问题。这是一个实例,日本的一个村子建一个预冷设施。从其资金结构看,90%以上都是补贴的,村里出的钱很少。我们要利用这次中央财政的支持,在农村建些这样的流通设施。由政府建好后租给专业合作社、企业用。城市也可以用这些资金改进市场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