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点2004年中国餐饮产业的发展特点
从积极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经营规模化:无论是单体店大于5000平方米,还是餐饮企业连锁店的快速扩展,无论是中餐企业还是洋快餐,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积极扩大规模、跑马圈地的发展轨迹。
2.服务同步化:餐饮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改造自己的业务流程。从店内外的对讲机,服务员的PDA手持终端和收银的电脑系统,特别是自动点菜系统的引入,加强了前台、后厨房和结算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了顾客的服务速度,减少了差错率。
3.主题多元化:从绿色消费到健康食谱,从大众家常菜到极品经典,餐饮企业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吃”中的品味。许多餐饮企业引入文艺表演、厨艺展示,使得顾客在餐饮之余获得美的享受。
4.顾客理性化:顾客对餐饮的需求出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比如,以往的“五一“的黄金周效应在2004年并不明显。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亲朋好友聚餐日益普及,外出吃饭成为“家常便饭”,这一点在大中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
5.企业巨大化:各地出现了许多餐饮集团的并购案例,有政府的撮合,也有企业自愿,一批巨大的餐饮集团逐步浮出水面。
6.洋快餐本地化。承接了“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运作”的思想,肯德基和麦当劳进行强化本地化的运作,着实给国内企业界做出了典范。
从不足方面,我们也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发展失衡化。不仅体现在地区发展上不平衡,而且体现在不同规模企业发展上不平衡。
2.扩张盲目化。有些企业急于做大,而忽视了做强更为重要,出现了资金短缺、管理无法跟进,企业后续发展无力的尴尬局面。
3.竞争无序化。由于餐饮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所以,大量企业涌入,导致业内某些企业运作欠规范,服务质量较低,卫生仍然是一大问题。
4.餐品的同质化。雷同而无特色成为中国餐饮产业目前的一个通病。一旦推出一个新品种,很快就被复制到各处。
5.人才匮乏化。餐饮企业尤其缺乏:既懂餐饮企业管理,又具备资本运作、信息技术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复合人才,这也是制约中资餐饮企业未来发展的障碍。
二、对2005年中国餐饮产业的展望 我们预计:
1.2005年中国餐饮产业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全年销售额最终将突破8000亿元。
2. 规模化、连锁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仍然是餐饮产业发展的主题。
3.洋快餐会加快进入中等城市(甚至小城市)的步伐,尝试在正餐与中资企业在局部市场争夺核心客户资源。
4.职业经理人成为行业争夺的热点。
5.国内某些扩展过快的餐饮企业将出现崩溃,引发新一轮的洗牌。
6.行业协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