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业全面开放至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从长期来看却蕴藏着潜在的风险。”12月11日,正值中国流通业全面开放三周年之际,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在“北京商业结构创新论坛”上指出,他得出上述结论主要是缘于外资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展很快。
从产品上看,外资品牌在饮料、食品、日化等行业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从零售业来看,外资大卖场的数量不仅占有很高比重,而且外资品牌的认知度正一起提升;本土百货业并没有把“百货”做强,而只是一味增加服装比重,很难与外资的品牌专卖店相抗衡。从餐饮行业来看,尽管目前外资份额不是很大,但外资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内私营经济;从商品交易市场来看,随着我国流通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加快对批发领域以及商品交易市场的渗入,像山东省就出现了外资参股商品交易市场的情况。
王耀认为,我国流通业全面开放三年来,外资的并购事件表面上少了,但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外资正在积聚力量,为下一轮更为猛烈的并购做准备。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外资并购呢?“仅仅培育大型商业企业并不是有效的办法,因为外资很容易就能收购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如果我国涌现出了无数的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外资即便想收购也收购不完。”王耀认为,政府应该积极营造培育中小企业的大环境,而不单单是把目光盯在大型企业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