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流通专家库零售专家 物流专家 营销专家 服务业专家 商业地产专家 餐饮酒店专家 批发市场专家 流通产业专家 流通政策专家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新秀专栏 | 专家观点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专家秘书处 | 商界精英 | 专栏申请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专家网 >> 名家专栏 >> 北京 >> 王耀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王耀:商业市场的双重驱动           
王耀:商业市场的双重驱动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纺织 》     2008年9期 人气: 时间:2010-11-16 9:58:47 进入论坛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信息部、行业部部长王耀博士一直从事流通行业的市场研究以及对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分析预测。他对国內零售行业的发展、中外零售业的情况对比等进行多年研究,熟悉服装市场发展状况,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服装零售领域方面的变化,王耀博士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切身感受。
  
  服装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靠着消费者和国际品牌的双重驱动发展的,30年来改革令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消费成为一种欢愉的生活方式;而开放所带来的国际品牌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服装品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一切也在商业环境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从商业业态来讲,中国有了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但并没有出现一种国际上没有的新型商业业态,开放让中国具有的业态跟着西方发展成熟的业态来随之发展。同时我们一些服装企业的营销方式,管理模式,包括定位都是跟着国外品牌学习的。因为有了这些国外品牌,使得中国很多品牌能够跟着他们学习,可以学习他们的款式,营销,陈列、管理等等。

  改革开放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是跟随某一群人,某一种款式,可能一个城市都会流行一种能够款式或是一种风格。今天,很少看到这种情况,而是撞衫成为一种十分尴尬的情况,现在的消费完全是以个性化为主,当年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情况不会再有。
  
  渠道由简入繁
  
  30年来,中国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销售渠道上看,改革开放前,国有百货商场就是服装销售的主渠道,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经济成分,而商场里有什么就卖什么,没有什么品牌概念和市场观念。品牌经营对于消费者、商家还是企业来说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时至今日,服装销售业态非常繁多,从百货商场,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卖场到批发市场,网站等等,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商业业态,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
  
  燕莎开创高级百货
  
  在这30年时间里,不断出现的新型商业业态都对商业环境和服装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1992年6月,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的开业,是中国商业环境变革中具有标志性事件。北京燕莎友谊商城不仅是中国第一家开业的中外合资的现代化高档零售商场,也显示了不一样的经营活力,成为中国现代商业企业文化的探索者。燕莎成为中国首个以高级百货店业态出现的商场,今天的燕莎依然是高端消费和奢侈购物的代名词。如今,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品牌似乎都有着销量的保证,2007年Esprit品牌全年的营业额达1500万,而阿玛尼达到2000多万,有的国际品牌甚至能做到4000多万的销售额。
  
  新天地引领mall时代
  
  燕莎的出现让中国商业业态有了中高低端之分,随后,商场自然开始通过产品档次进行分类。以百货为主的商场开始专注化,并根据消费者、体量定位等等重新定位,如专注青年群体的中友百货,针对社区消费的翠微商场,他们的目标消费群越来越窄,对于产品的专注度越来越高。而沃尔玛,家乐福这样大卖场的出现,对我们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不是走品牌而是走低价量大的一个渠道。而大型购物中心的出现,为中国商业业态增加了浓重一笔。在1993年启动的面积12万平方米,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东方新天地,作为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出现,初期曾受到多方质疑,但实践证明,消费者在体验了商铺、餐饮、休闲、娱乐的“一站式”购物后,深受吸引,也为中国商业开启了shoppingmall的时代。
  
  Zaria诠释旗舰店
  
  国外很早就有旗舰店的概念,中国企业也开了许多专卖店甚至旗舰店,但我认为真正给中国带来旗舰店概念的还是zara。3年前,Zara把服装店开到了1500平方米以上,旗舰店能充分展示服饰,不仅仅是规模,而是在款式分类上不重复罗列,而是分男装、女装、童装,女装又分常规款,时尚款,成为Zara的算是一个标识。中国服装看到了旗舰店概念,现在美特斯邦威做到了9000平方米,西安东大街可以看到九牧王、七匹狼、劲霸都有2000多平米的旗舰店。
  
  商业定位不断攀高
  
  近年来,许多商场为了在市场当中站稳脚跟,都从自我提升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000年5月,在原国贸商场的基础上投入4000万美元改扩建而成的国贸商城全新亮相,改造后国贸商城共容纳了185家品牌专卖店,其中LV、GUCCI、CARTIER等40余家国际一线品牌集中在租金最昂贵的商城一层精品区,而国贸三期也将开业。

  今年开业的西单大悦城也是经过几次变脸,由最初吸引年轻消费者的西单mall到定位中高档的购物中心,直至今天成型的超大mall为西单商圈档次提升和业态丰富注入活力。早前东方新天地根据其定位和招商,进驻的一线品牌并不是不多,其中以二线及副线品牌为主。东方新天地自2005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引入更多国际顶级时尚品牌,试图吸引更多高端消费群体。十几年间,即使是当年的高档商场也在寻求变革,不断提升。赛特的北门和南门在申奥成功后已全新改造,分布着国际品牌的专卖门店。似乎要拉回人们转移的“奢侈品消费”的视线。落座在杭州的杭州大厦也是通过提升迅速改变了在杭州的原有商业地位。

  除了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提升,传统的商业街也希望通过提升获得新的市场。西单商圈向高档提升,王府井商圈新东安商场的改造,前门大街的整体重新改造,都让这些市级商圈重新展现商业活力。上海南京路、淮海路的提升也都在改革开放后,上海淮海路以前都是由街边小店组成,如今整条街上分布着国内品牌、国际大牌。是商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推动商业环境的变化这样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商业环境是其他任何国家30年发展中不具备的。
  
  品牌氛围由淡渐浓从无到有
  
  30年的时间里,中国市场的商业渠道由简入繁,消费者根据渠道划分的更加细致而逐渐分流,企业则对消费者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30年前,消费者和企业的品牌概念非常淡薄。当时的消费者购买服装时很少冲着某个品牌,现在则是品牌商品的世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当年能够相当于品牌效应的商品可能是某一个地方的商品,如上海服饰、香港服饰在当时就是一个地域品牌,而没有明确的企业品牌,如今地域品牌逐渐消失,并被企业品牌所替代。

  30年也是企业的洗牌过程。30年前大家熟悉的品牌在30年后可能默默无闻,而一些近20年发展起来的品牌则逐渐家喻户晓,如白领、译文、爱慕,福建的七匹狼,九牧王,劲霸等等。30年的改革带来了体制的松绑,人们观念的开放和品牌经营的思索,改革开放后的市场,跟不上步伐的就会被淘汰。
  
  从民族到国际
  
  而改革开放给服装业带来的另外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国际品牌的进入。最初,阿玛尼、lv进人中国都选择在五星级酒店开设门店,面积也不大。现在众多国际品牌在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占据着服装高端市场,国际奢侈品牌也都大举开设自己的专卖店,贪婪的侵蚀着中国这一经济发展迅速的潜力市场。1999年,路易·威登在国贸商城开设了继王府饭店之后北京第二家皮具专卖店,成为人驻国贸的第一家奢侈品品牌。如今它在中国单店最高能卖到2个多亿的销售额。在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下,国际奢侈品牌、国际一、二线品牌,还有服饰、纺织品等等都进入中国。我们的服装市场,消费环境包括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对服装企业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中国巨大的市场让Esprit、还有耐克品牌充分尝到了甜头,耐克在中国,一个店一年能卖到2000多万的营业额,相当于300多万美元,在国外,一个店想做到这个数字是很难的。目前国内市场,能做到一年1000多万营业额的品牌服装店非常多。
  
  国际化进来容易出去难
  
  当然,在改革开放中,我们的品牌与国外品牌竞争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目前我国女装市场基本被外来品牌所占领,特别是高端市场,国际女装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国际品牌走进来很成功,可是国内品牌走出去还有很大问题。应该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产品应该逐步向国际市场,我们的出口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但出口大多是来料加工或贴牌加工,很少有我们自己的品牌,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遗憾的,中国的的企业发展这么快,但是在世界舞台上还是难得占据一席之地。与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的变化来比,我们的服装企业在国际上发展的步伐是落后的。

  3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目前国内提倡和谐的环境,稳定的局面将保障市场良好发展环境。我认为在未来10年、20年中国经济还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必然拉动我们的服装行业的发展。

 

点击更多【佚名】的文章 文章录入:紫冰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王耀:商业市场的双重驱动
  • 王耀:化解外资并购不妨冀望中小企业
  • 王耀:政府应关注中小零售企业
  • 王耀:中国零售业忧思录
  • 普通文章何骏: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拓展
    普通文章孔庆峰:博弈论视角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普通文章袁平红:外资物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
    普通文章刘凤军:品牌形象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
    普通文章宋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S&OP实施的关键
    普通文章于淑华: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上)
    普通文章汤向东: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服务与成
    普通文章陈启杰:供应商选择研究述评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九重九轻”——剖析中
    推荐文章王先庆:物流成本畸高根在既得利益群体
    推荐文章王先庆:公路收费背后的乱与忧
    推荐文章[组图]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一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应邀作“普宁如何打造商贸
    推荐文章王先庆: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低碳物流的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 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助推商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参与主持的《品牌粤读》广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

    王先庆:发挥千年商

    聂正安简介

    宋向清:中部与东西

    徐振宇简介

    何明珂:物流系统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