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流通专家库零售专家 物流专家 营销专家 服务业专家 商业地产专家 餐饮酒店专家 批发市场专家 流通产业专家 流通政策专家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新秀专栏 | 专家观点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专家秘书处 | 商界精英 | 专栏申请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专家网 >> 名家专栏 >> 北京 >> 王克臣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王克臣: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
王克臣: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副标题:
作者:王克臣 … 来源:《中国市场》 2007年第30期 人气: 时间:2009-11-27 10:15:02 进入论坛


  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六个年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商品交易市场在扩大规模,加大资源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服务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加快商品流通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增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和分析显示,入世五年来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一、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2006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是入世以来市场数量增加最多,成交额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截止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3876个,比2005年增加553个,比入世初期的2002年增加1618个;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252.8万个、1.8亿平方米,年成交额3.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37.5%和23.7%;其中营业面积和成交额比人世初期增长了75.2%和87.2%,增速十分喜人。
  
  二、超大型市场发展迅速
  
  2006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743个,比上年增加130个,比入世初期增加486个,其中成交额50—100亿元的市场有87个,比上年增加27个,比入世初期增力1359个: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53个,比上年增加7个,比人世初期增加30个。

  2006年10亿元以上市场的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75.5%,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比人世初期高23.3个百分点。其中100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已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近1/3,比人世初期高3.1倍。
  2006年最大的亿元市场成交额达700多亿元,比上年多180亿元,比入世初期多500多亿元。
  
  三、单个摊位规模与效益增速显著
  
  2006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摊位营业面积达71.5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146.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10%,比人世初期增长51.9%和62.2%。统计显示,市场规模越大,平均摊位的成交额越高,100亿元以上市场摊位的年平均成交额达506.4万元,是亿元市场的3.4倍,10亿元市场的2.5倍: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市场达6.6万元,是亿元市场的2.4倍,10亿元市场的1.6倍。
  
  四、专业市场占据主导,综合市场比重提高
  
  2006年专业市场无论是市场数量、摊位数,还是营业面积、成交额都是历年来最多的,分别为2525个、147.3万个、1.3亿平方米和2.6万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的65.1%、58.3%、71.3%和70.8%: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4%、13.1%、47.2%和23.5%。专业市场尽管占主导地位,但是增速与综合市场相比有所减缓。

  2006年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为1106个、91.3万个、3899万平方米和7824.2亿元,虽然分别只占全部亿元市场的28.5%、36.1%、21.6%和21.1%,但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5.4%、4.2%、0.3%和0.9%,市场数量、摊位数和成交额的增速达44.2%、27.4%和28.8%,超过了专业市场的增速。特别是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市场数量增加了272个,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增长了45.8%、89%、79.9%。2006年农产品综合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成交额达2.3万元,高出亿元市场10.6%,为促进农民增收起了较大的作用。
  
  五、市场资源整合,促进批发经营效益增长
  
  商品交易市场在促进上游产业结构调整、重组、集中的过程中,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由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式的整合,推动其自身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加大内部资源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06年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市场有2161个,比上年增加310个,比人世初期增力1427个。批发经营的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153.4万个、1.4亿平方米、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5.8%和20.9%,比人世初期增长24.2%、97.6%和92.1%。

  2006年批发经营成交额的比重达80%,其中食品饮料烟酒市场、金属材料市场、煤炭市场、粮油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土畜产品市场、花卉市场等年成交额的90%以上来自于批发经营。

  批发经营的效益远远高于零售经营。2006年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批发成交额为2.1万元,高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零售成交额的18.2%,其中高出40%以上的市场有土畜产品市场(8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1.6倍)、通讯器材市场(1.3倍)、小商品市场(1.2倍)、纺织服装鞋帽市场(98.4%)、食品饮料烟酒市场(89.8%)、水产品市场(71%)、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43.9%)、金属材料市场(40.9%)等。
  
  六、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对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需求产生拉动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钢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增长,2006年钢材、水泥、10种有色金属、主要化工产品以及汽车的产量分别增长25.3%、15.5%、17.2%、9.6%和27.6%,为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带来发展机遇。2006年商品交易市场中石油及制品类、五金电料类、家具类、汽车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成交额分别增长2.6倍、49.3%、39.7%、39.1%、36.1%、32.2%和22.1%。
  加之,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和10.4%: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加,消费更加强劲,直接带动了亿元市场中吃穿和部分日用消费品成交额的增长,如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纺织服装鞋帽类等成交额分别增长了52.1%、47.6%、33.3%、35.6%、27.6%和21.3%。
  
  七、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在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完善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基础,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等五省,2006年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全国一半以上,分别增长9.5%、19.3%;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2.42万元/平方米,增长4%。东部沿海三大地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40.2%和52.5%,增长15.8%和25.6%: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3.31万元/平方米,高出全部亿元市场61.2%,高出东部地区29.3%。

  而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由于地处边疆,经济基础较薄弱,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仅占全国3.9%和2.2%。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仅为0.6万元/平方米,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5。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中西部地区逐渐重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如吉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亿元市场成交额的增幅均超过30%,有的甚至高达500%以上。

  入世五年来,随着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相互承接的体系,产地商品交易市场以当地生产基地作依托,凭借商品成本低、花色品种丰富及更新快的优势,实行产销一体化:集散地商品交易市场发挥资讯、交通和服务的优势,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消费地商品交易市场由无品牌、低档次的交易平台,向商品品牌的集聚地转变,打造和创新出新的产品和品牌,市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和升级。2006年产地型、集散地型、消费地型市场数量分别为1127个、1229个和1520个,比上年分别增加了44个、268个和241个,成交额分别增长了10.6%、35.5%和25.3%。其中集散地和消费地农产品市场发展更为突出,成交额的增幅超过入世初期近一倍。

  实践证明,商品交易市场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效运行的竞争机制、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和手段作保障,才能不断完善、发展、提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商品交易市场应该是规范经营的场所,绝不允许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行为的存在。同时,未来商品交易市场更不应仅是经营摊位的简单集合,而更多的应成为商品、信息、交通和服务的集合地。成为批发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基地,不断地从传统的市场存在形式转向新型市场、转向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从传统的交易手段转向现代营销方式和现代交易方式,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在发展中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点击更多王克臣 …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王克臣:近几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状况分
  • 王克臣: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王克臣: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状况分
  • 王克臣:近五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迅猛发展
  • 王克臣简介
  • 王克臣: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 普通文章何骏: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拓展
    普通文章孔庆峰:博弈论视角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普通文章袁平红:外资物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
    普通文章刘凤军:品牌形象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
    普通文章宋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S&OP实施的关键
    普通文章于淑华: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上)
    普通文章汤向东: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服务与成
    普通文章陈启杰:供应商选择研究述评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九重九轻”——剖析中
    推荐文章王先庆:物流成本畸高根在既得利益群体
    推荐文章王先庆:公路收费背后的乱与忧
    推荐文章[组图]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一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应邀作“普宁如何打造商贸
    推荐文章王先庆: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低碳物流的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 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助推商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参与主持的《品牌粤读》广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

    王先庆:发挥千年商

    聂正安简介

    宋向清:中部与东西

    徐振宇简介

    何明珂:物流系统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