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0后,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国、港澳台资(以下简称外资)进入我国批发零售业的步伐加快,规模扩大,网点增多,与内地流通业的竞争已由区域性和单一业态不断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按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商业领域过渡期将于2004年12月11日结束。届时对境外企业的准入将基本取消地域、股权和数量限制。目前大型跨国商业企业已做好在我国市场进行全面竞争准备,并确定了以大型综合超市及专业店、便利店作为主要业态的发展战略。过渡期一旦结束,他们将加快在全国布点并建立相应配送体系,短期内他们在这些业态方面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上升。 外资不断涌入内地流通业的原因
外资能够快速进入我国内地商业市场,主要是由于:
一、具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深入细致周全的可行性研究。
许多外资企业认为,中国的消费市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真正的全球性企业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进入中国市场。”正是这样一种趋势,使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由“战略机会”选择,迅速改变为“战略必须”选择。
外资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的初期,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预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主导权、垄断权为最直接目标,不惜以3-5年甚至10年的亏损为代价。
为了保证成功进入,几乎所有进入中国内地的欧美日大型商业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周全的市场调查与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时间长达1-3年。市场调容,主要是注重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长期性战略目标,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站稳脚跟,摸清实情后迅速扩张,快速渗透,最终实现其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很强的信息技术优势。
国外大零售商,不仅规模庞大,资本实力雄厚,而且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高新信息技术。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充分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实施大批量采购和商品买断经营,并高度重视电脑实时采集系统(POS)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上述优势,首先使得外资企业依托其资本优势,大规模采购以压低进货成本,用利润换市场或者“薄利多销”,从而取得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比如,深圳的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以低价闻名,其经营理念是“天天平价、始终如一”。上海易买得的经营口号是“天天低价”,易初莲花购物中心打出的经营理念也是“天天低价、天天为你省钱”。此外,进入我国内地的外资商业机构,以战略和理念为先导,以资本运作为核心,以物流为中枢,以技术为力量,以统一的标准制度为基础,将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供应链、店铺管理、商品销售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之中,从而取得了相应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并达到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扩大收益的双重目的。强大的竞争优势保证了外资企业经营上的成功。
外资商业企业对国内流通业的影响
一、积极的方面
(一)活跃了国内经济,带动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
外资企业销售的商品,绝大多数源自国内的农业和制造业。外资的引进,不仅拉动了内销,而且还带动了内地消费品的出口。大批量的订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同时出使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及多种服务行业都从中受益。
(二)推进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国内分销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短缺的资金,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国内商业业态单一,过于集中的布局,使之更加合理,也更加贴近和方便居民的生活,大大推进了零售业市场化进程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外资的进入,还加快了我国商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带动了高档商业设施的发展,增和改善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投资环境。
外资零售企业以市场需求作为选择商品的唯一标准,严格规范与供货商的关系,具有明确的付款制度,打破了国内在买方条件下长期形成的代销赊购体系,有利于尽快建立我国商品制造商、供货商和零售商之间全面合作的新型关系。
(三)零售业对外开放将提高我国零售业的竞争力。
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著名零售集团进入我国内地将更为畅通。国内零售企业将面临世界上更多的大零售集团的竞争挑战,其直接结果必然是迫使内地零售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与重组,从而塑造出真正能与国际零售集团抗衡的企业,从而也为国内的零售业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负面影响
外资企业的快速进入,使得内地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经营管理优势的挑战。
国外零售业大都历经百年发展的历史,经历过严酷的市场竞争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拥有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具有很高的商业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硬件上,雄厚的资本,使他们可以通过高品位的装修,营造出良好的购物氛围,吸引广大的内地消费者;在软件上,全新的营销理念,快速动态的决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丰富的企业文化和高超的促销手段,使他们具有别人难以简单模仿的竞争优势。
(二)经营规模优势的挑战。
目前,进入内地商业领域的外资企业大都是一些跨国公司,资本实力雄厚,经营规模庞大,具有强劲的资本运作能力。入世将使仅有的商业保护壁垒被彻底打破,并意味着对内地商业资本营运能力的极大挑战。
(三)经营业态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围绕消费需求变化衍生出零售业态的多次革命,从最早的百货商店,演变到今天超级市场,专业商店,便民店,折扣商店,货仓式商店等灵活多样的购物形式。外国零售巨子们针对自身的优势及目标顾客的需求,准确地选择业态,以鲜明的特征抢占市场,以抢夺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并在抓住现有顾客的同时,还把目标瞄准我国潜力巨大、数量众多的潜在顾客。这些业态的选择,反映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透彻了解和深远思考。
(四)营销方式的挑战。
外资企业按照顾客光顾不同类别商品的频率和时段,巧妙地采用“价格组合”的营销式,吸引和诱导顾客最大限度地实现潜在的购买欲望。这种灵活的营销方式综合了对顾客的年龄、职业、阶层、收入水平和消费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远远胜过内地常用的打折促销,购物赠券,赠礼品等低级促销方式。
(五)价格优势的挑战。
外资企业采用大批量买断方式进货,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可以保持稳定的进货渠道(因为供应商降低了风险),使低价购进有长远的保证。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的低价位不仅来自于采购环节,而且还来自于管理和信息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既降低成本,又获得收益,并以收益冲减成本的双重策略,使外资企业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六)科技、网络的挑战。
外资企业依靠高科技支持,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商业,从而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运作方式,使顾客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销售资料、补货系统、营销手段的调整等都可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进行管理。
(七)品牌优势的挑战。
国外商业企业,特别是世界级的零售集团,长期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商品结构确定、服务、购物环境等方面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认知,早已名声卓著。凭借这份无形资产,外资企业加大了吸引和争夺我国消费者的力度,形成了对国内商业企业的威胁。
面对以上七个方面的巨大挑战,目前国内商业企业的状况却令人堪忧。我国内地的批发零售业仍然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大多数企业虽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却并未彻底改变重零售、轻批发,重经验、轻管理,重经营、轻服务,重传统、轻创新,重形式、轻机制,重短期实绩、轻视长远发展等弊端。如果这些弊端不彻底改变和消除,内地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就将长期存在,并难以与外资企业相抗衡。
如何应对外来的挑战
一、强化资本运营,力争规模效益。
我国商业企业在规模上,同世界著名零售集团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国内流通业内排首位的华联(集团)有限公司,与2003年世界500强首位的沃尔玛公司相比,仅相当于其营业收入的1.22%,资产的0.8%,利润的3.7%。为了有效地与外资企业竞争,积极采用并购等方式,是国内商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快捷方式之一。对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国内商业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大胆拿起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的利剑,通过强强联合,收购兼并,优化组合,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壮大实力,扩大规模,有效降低企业各方面成本,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特色经营,协调各种业态发展。
要努力改变当前国内零售业态混淆雷同的局面,打破“千店一面”的低水平竞争状况。根据业态特征对企业进行顾客定位、经营品种定位、价格定位、运作方式定位及服务定位。突出业态特色,以特色经营赢得顾客,赢得市场。此外,对业态结构、地区分布也要进行科学规划。一个地区某种零售业态的发展规模应该与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水平、网点布局及不同业态间的比例相适应,这样才能确保多种业态协调发展,增强国内零售业整体竞争力。同时,要重视互补性商业设施和便利性服务对提升零售业竞争力的作用。对社区型超市和便利店可引入“复合店”的概念,可以通过配套速食供应,家庭账单代办,月票代办等便利性服务区域,通过招租餐饮店、小吃廊、品牌服饰店、银行、邮局、游乐场及其它互补设施成为区域性购物休闲中心。互补性商业便利设施的目的在于“再现”目标顾客层日常消费的原形,切实考虑顾客需求,通过购物需求与便利性商业服务的配套,达到吸引消费客流的目的。
三、要加强和加快国内批发商业的重组和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原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体制,陷于瓦解。一些在民间自发形成的某些商品的经销网络,实力弱小。至今,内地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的综合商品批发企业。这与人们重零售、轻批发和划地为牢的思想有很重要的关系。事实上,批发环节一边连着生产,一边经零售连着消费。掌握了这一环节,就会进而掌控生产和消这两大环节。境外大型零售企业进军中国,其着眼点不仅放在零售环节,更把着重点放在了批发环节上。一些大型外资商品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立,使得外资企业牢牢地控制了竞争的制高点。对这一点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国内的商业企业,要改变重零售轻批发的观念,改变那种只能通过零售取得发展的思路。国内一些具有实力的大型零售企业,应努力建立面向全国甚至是全球的(而不仅仅是面向本企业的)商品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以此来真正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经营管理应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随着国家信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全国经济信息网、企业产品信息网、行业信息网及国际互联网等一大批经济数据网的开通使用,为我国零售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国内零售企业应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掌握宏观经济信息,为消费者建立完备的信息资料库。同时加大技术投资力度,建立完备的网络智能系统,实现内部管理自动化及采购、销售、仓储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跨越时空界限,进行企业间资源的最优配置,调动不同公司的优势资源,抓住商机,占领市场。
五、拓展外资尚未触及的中小城镇。
向外资尚未触及的中小城镇扩展,抢先布好网点,发展特色化、便利性的标准型超市和卖场,这样可能会给连锁企业带来新的市场。
六、强调知识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一种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机制,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吸引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素质,这样才能使企业拥有创新能力,才有能力与外资零售企业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