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市场几度剧烈波动,国有商业主渠道和主导作用问题再次提到重要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是否还是主渠道,它能否承担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平抑物价的主导作用?为了搞清新形势下国有商业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对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国有商业进行了调查。
一、吉林省国有商业总体上已不再是主渠道,但仍是一大渠道
从零售环节看,自1978年至1994年底,全省商粮供系统占社会商业比重,网点由86%降到4%,人员由98.6%降到30%, 社会商品零售额由98.4%降到20%,1995年上半年再降至16%。而个体经济(含私营)零售额占社会比重却由1.6%升至59%。从批发环节看,1994 年全省国有商业系统销售额207.6亿元,1995年上半年又减至86.1亿元, 基本回归到1978年的水平,估计已不足社会批发销售总额的1/10。 从居民“菜篮子”看,小城市居民几乎全部购自集市,大中城市居民购自国有商店不足10%。由此从总体看,吉林省国有商业虽是一大渠道,但已经失去主渠道地位。
二、大型企业的主导地位已显雏型
那么,当今吉林商品市场谁在称雄、影响和导向市场?调查表明,数十万家厂商林立,新主导力量尚不明朗。但是,在某些行业或某些商品品种市场上已经和正在出现大型企业主导力量、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的迹象已日益明显。
1.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某些行业,大型国有商业企业仍然主导市场。具体体现在:第一,零售行业大型企业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而今大型零售店已不再是清一色的国有商业。长春27家大店中,有合营、股份制混合经济,尚无私有经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长春市零售业“三巨头”(市国际贸易中心、长春百货大楼、长春汽车城商场)却以其规模大、商品全、服务好、信誉高,赢得效率、效益、市场,起到头羊作用。“三巨头”之一——长春国贸中心,是个国有资产为主体的合资商业,营业面积1.6万平方米,员工2300名,经营14大类4万多种商品,平均日客流量约15万人次,日营业额在百万元以上。1991年11月开业,销售额直线上升。1994年销售额4.3亿元,利润2816万;1995年上半年分别上升 至3亿和1500万元。它以其强大吸引力和实力称雄当地零售市场。 在经营方面,他们发展企业集团,向外贸、批发领域延伸。在服务方面,确定“创新意识、个性特色、超前效应、务实精神”的目标;并与一商局直属大型店联手开展“商品保价、名优保真、异店退换、连锁保修”活动,千余种商品实行差价幅度控制,商品保证正宗,其中名优新商品率达75%。在管理方面,以严管店,实行“有情领导,无情管理”。在企业文化方面,提倡“火铁牛”精神,鼓励干部职工“以德正其身,以才称其职,以绩服其人,以痴敬其业”。每天开店前举行礼仪迎宾奏店歌升店旗仪式,被誉为“商界一奇,春城一景,国贸一绝”。所有这些在长春商界起到了表帅作用。
第二,国有蔬菜集团公司,依托批发市场,在蔬菜行业发挥调剂主导作用。省辖9个地级市,国有商业主办建设了8个蔬菜批发市场。其中长春市蔬菜批发商场规模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1994年交易量2.6亿公斤,成交额4.6亿元,交易量占全市社会经营量80%,是全国十大蔬菜批发市场之一。长春市蔬菜公司依托批发市场,围绕蔬菜纵横拓展,组成含种籽、储备、加工、配送、生产基地等11个紧密层企业集团公司,在蔬菜淡季,对主要品种,起到了调节作用。
第三,依赖国家定购和低价供市民口粮政策,国有粮食系统仍主导着粮食市场。吉林是产粮大省,1994年全省粮食产量2015.7万吨,商品率62%。1994年度国有粮食系统收购量868.5万吨,其中定购粮373万吨,议价粮495.5万吨,占全省社会收购量70%。销售360万吨,其中议价粮260万吨,市民口粮100万吨(人月均21斤),价格低于市价近50%,并以500万吨的储备和调出,有力抑制了本省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扬。
2.多行业的主导力量正在或已经移位,其中部分厂商和私营批发商的崛起引人注目。吉林省涌现出一批工业企业集团,以规模优势、产品优势主导行业市场,如时装及以青岛双星鞋业集团为代表的鞋业等。全省有20多万个体商户,由于其活力强、成本低、少交税而较快形成资本积累,其中部分私营商业大户甚至成为国合商业的供货者。如吉林的食糖市场,省内年产量2.98万吨,年需求量10—12万吨,而国有糖酒公司的收购量和销售量仅占社会经营量的20%,其余80%由个体私营商户经营。著名的长春市光复路批发市场,是省内最大的食糖批发市场,其中有十几家私营食糖经营大户,直接从广西等产地购进,年经营量5—6万吨,占全省食糖经营量54%。公主岭市有个被号称“吉林省电饭锅大王”的李廷生,他以批零兼营家用电器起家,发展至今资本已达1000多万元,库存商品2000多万元,年利润1000多万元,年纳税200多万元, 在松原县创办贸易公司,在长春等地设店,雇有职员100多名, 是广东省爱德牌电饭锅厂在吉林省的总经销。由于爱德牌电饭锅是国产名牌之王,质优价廉,在省内十分畅销,包括国有大零售店都到该公司进货,基本上垄断了全省电饭锅市场。粮食行业也出现了私营大粮商。公主岭市某乡镇一农民,是个专为南方粮商收购粮食的代理商,年收购粮食3万 吨,自建有烘干塔和晾晒场,对当地粮食采购市场影响甚大。其他商品包括服装、鞋类、猪肉、酒类,随着国合商业经营收缩,私营商业大户正在形成。
三、国有商业失去主渠道和主导作用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传统的有40年历史的强大的国有商业体系,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拥有现代的仓储设施,机械、工具、经营场所,有众多人才和固定的完整的渠道网络,为什么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竞争仅10余年便失去了主渠道地位和主导作用呢?
1.从体制上看,一方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结果,形成了市场多渠道并存局面;另一方面,国有商业经营体系解体,化整为零,层层承包,分散作战,不仅失去规模优势,而且相互交叉经营,造成内耗。这两方面的因素必然导致国有商业市场占有率下降。预计国有批发商业市场占有率已降到10%以下。
2.从国有企业自身看,经济包袱沉重。一是历史挂帐。目前吉林省国有商业系统政策性亏损挂帐16.9个亿,年付息1.69亿元;全省国有粮食系统政策性挂帐40亿元,年息4亿,占全部费用15%。二是库存积压 。目前仅国有商业系统就有3亿元的政策性库存积压,年付息3000万元 。三是人员包袱。主要是离退休人员越积越多,老国有商业企业平均每2个职工养1个。另外,冗员过多。仅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就有冗员15万。先天资本不足,后天包袱过重,压得国有商业企业不堪重负,普遍亏损。
3.从市场竞争环境看,国有商业处于极不利的不平等竞争地位。不正当竞争的内容如:国有商业照章纳税,而个体私商漏税80—90%;社会回扣风盛,有回扣便能以低价或平价购进紧俏品,就能获得低息贷款等等,而国有商业不使用这些非法手段,就失去了许多交易机会。不平等竞争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了国有商业自身优势效益。从深层次的原因看:
第一,国有商业企业观念陈旧,机制僵化。不少国有商业企业还是实行大锅饭制度,以官商自居,等专营,靠补贴,要政策,要求恢复重要商品批发环节的独家经营。宁可坐以待毙,也不向市场奋进。
第二,国有商业因承担政府稳定市场的职能,却不给予必要的补偿,这个问题在国有粮食企业反映尤为突出。一是对国家专储粮,银行擅自加罚息。仅公主岭粮食公司自1991年至1995 年6 月, 支付加罚息达1000万元。国务院规定对粮食政策性挂帐,银行停息,但该公司对已核准的9281万元资金,当地银行不仅照收利息,而且加罚50%(年息高达16.41%),仅此一项年付息1528万元。二是民代国储, 国家政策指令企业执行,造成挂帐1600万,年付息263万元。三是补贴不到位。 如储备粮年补贴120元/吨,实开支151.7元,平价粮调拨费规定补132 元/吨,实际去出187.7元,此两项仅公主岭公司年以议价经营利润补贴3076万。1994年全省计划筹集调控“菜篮子”基金3825万元,至1995年7月到位仅一半,长春市蔬菜公司只能以兼营收益去履行政府职能。在通货膨胀期,稳定“菜篮子”,委托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是必要的,但政策不落实,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存的国有商业行业过宽、企业过多、队伍过大。吉林省流通领域,国有商业和粮食企业机构人员,本应随所有制变革和经营的大幅度萎缩而收缩,但实际反而继续扩大,这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调查所及的国有商业企业(还有供销社)绝大多数亏损、潜亏,靠贷款去撑。70%国有中小企业实行国有民(自)营,尽管还擎着国有企业旗号,实质已转为个体经营。长春27户大国有零售企业中,有24户亏损;国有批发同样处于濒危境地。
四、国有商业发挥主导作用的思路
多种商业并存中的主导商业,发挥导向作用的实质,是其在市场和企业群体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流通领域,主导力量应属国有商业。因为国有商业是先进流通力量,代表商业发展方向,是其他商业的表率,是骨干。但其主导的范围不应扩大到传统单一经济时的所有行业。因此要首先确定其市场定位,确定国有经济保留的行业。商业并非国民经济命脉或非国有经济不宜涉足的部门,因而多数行业的主要走向应是转换所有制,将商业国有化程度压缩到必不可少的范围。调整的思路大致如下:对于占90%的小型国有商业企业,大部分通过国有民营变为个体私营企业;部分通过股份合作制转为集体企业;少量适宜参加连锁和公司组织的,仍紧坚持国有性质。对于占1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大多通过股份制、中外合资制,转变为混合所有制;少量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农产品行业,如粮食、石油、医药等,依然坚持国有独资经营,并由国家委托和政策支持,发挥主渠道和主导作用。
发挥国有商业主导作用的途径:第一,政企职责分开。解决政府让国有商业无偿承担稳定市场责任以及干涉企业用工自主权问题;第二,政府应采取财政补贴和变通办法,帮助国有商业企业卸掉历史包袱,并尽早建立失业、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第三,重组国有商业。运用连锁、分店、集团等组织形式,重建规模优势和现代科技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第四,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特殊商品(食糖、卷烟、名酒等)实行批发专营,并健全法制,强化税收和市场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