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尧:开拓农村市场是长远任务 |
副标题: |
作者:张世尧 来源:1998年12期《商业经济研究》 人气: 时间:2009-1-14 11:07:07 进入论坛 |
|
|
中央有关部门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非常必要完全正确的。但我也认为,开拓农村市场不仅仅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一、开拓农村市场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人口多,分布地域广阔,市场容易很大。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农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都比较低。因此,开拓农村市场既有必要又有潜力。
更要看到,开拓农村市场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市场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商品已出现买方市场的新格局,在新的市场格局下能否把农村市场搞活,能否在新的条件下扩大工农产品交换、扩大城乡商品交流,已成为促进或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必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开拓农村市场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14.6倍,同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12.9倍,这为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表现在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用于居住支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而且,消费质量普遍提高,消费领域普遍扩大。特别是家用电器在农村开始进入消费高峰期,摩托车、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也成为一部分农民新的消费热点。这都为农村市场的开拓注入了活力。也表明农村市场蕴藏着极大的开发潜力。
三、制约农村市场开拓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增势趋缓,抑制了农民购买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增产受到市场需求、价格停滞和生产能力的影响;部分农副产品长期出现“卖难”;以及外出打工人数减少和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减少,都较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
二是农民负担仍然较重。农民的非商品支出,分流了一部分购买力。
三是商品供给结构不能很好适应农民需求结构的变化。许多商品的城市化倾向,不适合农村市场需要。
四是农村流通网点设施和市场发育不健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商业网点不足,而流动网点和下乡收购、下乡送货等流动服务更少。许多基层供销合作社又名存实亡。而不少个体商贩在经营、加工、运输、仓储等方面又存在很大局限性,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
五是多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消费环境较差。如一些地区供水、用电、道路、通讯、电视信号接转台等仍未解决好;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也制约和影响农民消费。
六是全国零售物价降幅较大,加之部分工商企业出现降价风,甚至搞虚假降价进行不正当竞争,城乡居民都有持币观望的倾向。
以上这些问题中,最主要的矛盾还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又出现扩大的趋势,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5106元的水平。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47:1,又回到了改革初期的水平,比1978年的2.37:1还略有扩大。同时,农民收入在高、中、低和贫困等不同收入层之间的差距,以及东部、中部、西部等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很大,这对做好农村市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看到开拓农村市场,既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业品“卖难”和农产品“卖难”,也不仅仅是为了刺激农民消费以确保今年经济增长指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开拓农村市场这项工作,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都能切实改善结构、挤掉泡沫,使城乡经济增长都能扎扎实实地建立在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和广大群众增加收入、增加需求的基础上。各级领导都要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从宏观上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安排,统一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二)要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农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销路,保持农副产品价格稳定提高,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积极引导农民对商品和非商品的需求。为此,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需生产;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把农副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储运等各个环节的效益尽可能多的留给农民。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各项负担。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努力培育多渠道、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一是要大力办好县城和重点集镇的商品批发市场,以及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初级市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县(市)国有商业和供销社商业的改革,使它们成为县(市)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主要批发商。三是要建立健全县以下以乡镇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个体、私营商贩为主体的商品流通网络。要鼓励和引导农民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并充分利用个体、私营经济机动灵活的经营优势,共同构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特别是基层的收购和零售网络。四是要积极推动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向县(市)渗透和拓展,既可自己布网设点,又要发挥县(市)商业“二传手”的作用,当好工业品的经销、代理和总经销、总代理。
(四)积极调整工业品的生产结构。工业企业要深入调查研究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和消费特点,多生产一些价格便宜、结实耐用、功能又比较简单的商品,特别是家用电器。要工商联手开拓农村市场,把提供商品和提供服务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售前的引导和售中的服务,更要加强售后的服务,建立健全各种维修网络,解除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后顾之忧。
(五)要大力培育适应农村需要的新型流通组织和营销方式。农村需要的流通组织,就是既能供又能销;既能收购、推销农副产品、又能采购、推销工业品;既会做买卖又会搞维修;既能掌握市场供需信息,又能帮助农民安排好生产和消费的那样一种“多面手”企业。这样的流通组织,可以由乡镇企业来干,也可以由供销社来干,当然也可以由农工商一条龙企业来干。要把国内外行之有效地一些新型营销方式,如连锁、代理、经销、直销、配送、租赁以及多种形式的便民店等,积极引入农村,因地制宜加以拓展。有些耐用消费品,如家用电器、家具等,在城市作为旧货回收,经过整旧为“新”,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以便宜的价格卖给农民,也是一个重要的路子。
(六)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加大农村水、电供应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同时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共建小水电、小水塔、电视信号接转台等设施,从水、电、交通、通讯等方面创造条件,方便农民购买与使用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等耐用消费品。
(七)积极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促销办法。要大力开展工商联手下乡搞促销,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努力降低成本,做到薄利多销,千方百计为农民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要继续坚持那些传统的促销办法,如办庙会、展销会、赶大集、货郎担、大篷车下乡等。对假冒伪劣产品要继续进行整顿,并建议把整顿的重点从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延伸,从国有企业和大型商场向非国有企业、中小型商店和各种小商品市场、集留市场延伸。此外,建议把“以工代赈”的品种从粮食扩大到一般日用工业品,由出工者持购物凭证到指定的商店自由选购。
(八)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农村的消费热点和市场增长点。例如,为适应农民建房、子女结婚等所需的各种相关商品的供应,包括农民在基本解决居住面积后转向住房装修、设施配套、家具、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等;适应农村需求的各种服务性消费,包括餐饮、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旅游和各种维修服务等;发展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信息产品的开发和供应等。
(九)上下联合,农商、工商结合,建立农村商品信息系统。建议由省和市级商品流通主管部门牵头,以各地现有的商品信息中心为依托,开发出适应农民和农村市场需要的各类商品信息体系。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必须建立健全的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和重要的调控措施。要通过县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介,开辟专门栏目,固定播出时间,及时向广大农村发布,以指导农村的生产和消费。
|
点击更多【张世尧】的文章 |
文章录入:黄丽丽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张世尧:对商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些看法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张世尧:开拓农村市场是长远任务
张世尧:对商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些看法
张世尧:商业产权制度改革需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世尧:市场经济批发业价值不可忽视
张世尧: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体制变革
张世尧简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