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全国31个省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上海排在前五位,甘肃、贵州、新疆、西藏、青海排在后五位。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最发达,中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最差。这种结果不仅与人们的认识相一致,也得到了现实数据的支持。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主要由地区分工、地理区位、市场环境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因素引起,这四种因素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现有的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异格局。商贸流通业区域差距的存在影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应积极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地区差距;因子分析;区域协调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现有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仅对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也对制造业产出具有定量影响。流通产业的先导性和基础性要求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从现实来看,我国流通业目前仍然处于向现代流通业转变的阶段,产业层次整体偏低,并未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各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很大。“后危机时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区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商贸流通业的发达意味着生产向消费转化渠道的畅通,这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从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看,着重点在于分析国内重要城市间和一省内部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差别,对省级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差距衡量有所忽视。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着重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运用省级数据量化评价全国31个省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第二,在评价基础上,对商贸流通业区域差距进行理论解释,并针对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是找出有效提升地区流通业竞争力方法的基础,也是推动区域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文献评论
在商贸流通业区域发展评价这一问题上,最近几年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商贸流通业与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关系,以及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几个方面。在商贸流通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方面,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探讨以商贸流通业为主的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Daniels等通过计量分析检验了美国大中小城市区域的服务业成长,认为城市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1〕晏维龙等采用1960—2001年的数据和2001年分省区数据对商品流通业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在市场体制下,城市化与流通发展具有纵向和横向强相关性。〔2〕城市的发展促成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差异是造成流通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郭文杰通过构建多变量计量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进行经验研究,发现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3〕城市化引致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产业集聚的邻近效应节省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从业人员结构的改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除了与城市化的关系之外,王德章等的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通过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产权市场的传导,对城市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4〕 在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方面,唐红涛采用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就我国各省区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是:流通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与当地区域经济总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中国发展流通业应该因地而异〔5〕。王德章,刘丽丽的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贡献,分别是对GDP的贡献、对消费的贡献、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对就业的贡献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贡献〔6〕。陆立军,杨海军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模型,分析了在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作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典范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提供了一条形成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7〕。 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徐莉莉的研究选取了全国15个城市的数据,并构建了包括城市商贸市场规模、城市商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社会经济和商业发展基础三个层面1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8〕。宋则、张弘从评价流通现代化入手构建了流通现代化指标〔9〕,该指标体系包括11类一级指标:流通总规模、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流通效率、流通环境、流通效益、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结构、流通人才素质、流通信息化水平、流通方式和流通资本,并给出了部分一级指标的4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石忆邵、朱卫锋从研究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出发,建立了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0〕,该指标体系包括七类一级指标:规模指标、增长指标、市场潜力、业态及结构指标、国际化指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社会经济水平,七类一级指标又包括22个二级指标。孙薇结合我国地区流通现状构建了地区流通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1〕,该指标体系包括规模力指标、商流力指标、物流力指标、信息流力指标、资金流力指标、贡献力指标、发展力指标等七大类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宗颖以流通业发展的特点为基础〔12〕,选取了影响流通业竞争力的市场环境、规模、贡献、成长与效益等4大主要因素和14项指标,建立了一个反映地区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利用江苏省2006年13个地级市的原始统计数据得出各地区综合竞争力指标水平。王永培,宣烨将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分解为六项指标:流通规模、流通增长力、流通结构、流通效率、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做出了评价〔13〕。 通过以上对文献的评论我们实际上已经说明,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将区域内的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以及商贸流通业对地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要素纳入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第二,本文主要选取的是2008年的省级数据,较以往研究更能反映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情况。
三、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基于全面性、可操作性和数量适中性的原则,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第一,区域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指标,包括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化水平三项一级指标;第二,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指标,主要衡量其对就业和区域经济的作用;第三,商贸流通业自身发展指标,包括商贸流通业规模和增长率两项一级指标。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关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本文构建了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①其中,就业贡献率用地区就业增量与流通业就业增量之比衡量,经济贡献率用流通业增加值与GDP增量之比衡量,经济拉动率用GDP增长速度与流通贡献率的乘积衡量,流通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用流通业产值比重与流通业劳动力比重衡量。 3.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等,大多选取的是2008年数据,多数指标可以直接获取或经过简单计算得出①,市场化程度的数据采用了樊纲、王小鲁等(2006)主笔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 年度报告》中所计算的各省区市场化程度的得分,数据年度为2005年。 4.商贸流通业区域差距的因子分析 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对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异进行评价共涉及22组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减少变量个数之后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SPSS软件达到消除不同数据之间的量纲差异,同时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可知,统计量的观测值为873240,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KMO值为0593,符合相应度量标准。因此,可以对原有变量进行因子分析。 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均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5个公共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81824%,具有较强的解释性。因此,选择前5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评价流通业区域发展的差异。依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将F1命名为 “规模与支持因子”,将F2命名为“技术和交通因子”,将F3命名为“贡献与增长因子”,将F4命名为“效益因子”,将F5命名为“劳动与就业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得分与排名分析。首先,在SPSS中选择运用回归分析法得出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然后以正交旋转后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出各省的综合得分公式: F=43848%F1+12605%F2+10527%F3+8262%F4+6581%F5 经过计算的各公因子得分和排名情况以及综合得分和排名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因子分析可知,在产业规模与市场支持方面,东部地区得分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排在前五位的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都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江沿海发达地区。在技术水平和交通设施方面,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排前三位,这与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分不开。在贡献与增长方面,重庆、内蒙古、江西排在前三位,而青海和西藏则排在最后。在效益方面,江苏、山东、吉林分列前三位,而广东、北京则排名靠后,说明这两省流通产业的规模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效益优势。在劳动与就业方面,浙江、福建、西藏位列前三,浙闽两省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不仅提高了两省的劳动就业水平,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而从西藏得分高可以看出流通业对于西藏就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商贸流通业地区差距的理论解释
从因子分析的得分和排名上可以看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上海排在前五位,甘肃、贵州、新疆、西藏、青海排在后五位。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最发达,中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最差。这种结果不仅与人们的认识相一致,也得到了现实数据的支持。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主要由地区分工、地理区位、市场环境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因素引起,这四种因素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现有的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异格局。
1.地区分工差异形成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
从理论上看,依据分工与交换或流通关系的理论,区域之间流通产业资源分布的不同,导致区域之间流通产业分工的不同,从而会形成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而且区域之间分工的不同也会导致区域之间交易效率的差异,交易效率的差异则会形成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从实践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资源分布是不同的,中西部地区总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0%,但其拥有的零售网点和就业人员数量却不到全国总量的1/2。就流通产业资源分布而言,2008年东中西部批发企业个数所占比重分别为7792%、1127%、1081%,相应的从业人员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6476%、1976%、1548%,这种流通业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必然会造成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 2.地理区位差异形成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 从一般意义上看,区位因素是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在不同的区位上,人口分布、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状况不同,其区位利益具有很大差异,区位单位的布局状况也不同。从流通业看,区位因素主要决定了运输成本,从而决定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机会。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与地区区位因素差异有较大关系,沿江省份(江苏等)沿海省份(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不仅依靠水运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也便于与其他省份和国家进行经济来往,在引进资金、技术获得方面比中西部地区更具有利的发展机会,所以商贸流通业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决定了中西部地区的运输成本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机遇少,从而制约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3.市场化程度差异形成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 不同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不同,作为商贸流通业发展载体的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是不同的,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支持程度也不同,从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环境是不同的。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环境而言,东部省区的市场化程度普遍比中西部省区要高,市场体系比中西部地区完善,为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陆立军等人的研究发现,“义乌商圈”的形成正得益于市场分工协作网络环境所引致的市场交易成本下降。而且市场化发展水平不同,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支持程度也不同,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快的省份大多是改革开放政策首先试点的省份,例如广东的珠海、深圳,上海浦东等,天津滨海新区有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
4.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差异导致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 商贸流通业是服务业,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决定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从工业化来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市场供求、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及流通技术尤其是流通设施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对流通渠道的构成和运行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从城市化看,城市化可以为商贸流通提供活跃的流通主体、完善的流通网络、发达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业态形式。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距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态是一致的,东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高,区域内具有活跃的流通主体、完善的流通网络、发达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业态形式,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相对比较低,流通主体的活跃程度、流通网络的完善程度、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业态形式的现代化程度都相对比较低,商贸流通业也相对落后。
五、促进商贸流通业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业区域差距的存在影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应积极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1.加强东中西部之间优势互补与相互协作,促进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 一方面应加强区域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优势互补与相互协作。东部地区依托市场优势、中西部地区依托资源和农产品优势展开区域之间的合作,推进工业消费品、农产品、重要能源及生产资料跨区域流通网络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应促进跨区域的合作。目前虽然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的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仍将保持领先,但中西部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加速。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流通企业之间加强区域合作具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要以跨区域商品流通为纽带、以流通企业为主体,加速区域流通产业之间的合作。
2.东部省区应注意协调发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东部省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较好,在商贸流通业规模、市场支持、交通设施等方面具有较高得分,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商贸流通业效益方面,广东、北京排名靠后,说明这两省市流通产业的规模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效益优势;第二,东部省区内部发展不均衡,虽然大多数东部省份发展迅速,但如黑龙江等省份的商贸流通业依然比较落后。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地区流通企业的管理,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拉动本区域和全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具体而言,北京、天津和广东应该提高效益,上海则应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
3.中部省区应努力缩小差距,发挥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
从因子分析结果可知,中部地区各方面指标得分都处于中等水平,而且比较均衡。应当看到,中部地区在技术和增长方面与东部地区的确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一方面必须形成中部地区的流通规模,增加流通业技术人员数量,提升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着重发挥联结东西部的区位优势,吸引东部地区的人才、资金与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并最终形成区域性大市场、大流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网络中心。 4.西部省区应推进商贸流通业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西部地区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上既不具备区位优势,又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优惠,同时政府观念也较为保守。从因子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在规模、效益、贡献率和增长率方面均不具有优势,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第一,建立更具开放性的流通产业制度体系,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二,进一步扩大商品流通的辐射圈,形成以流通为先导的生产、流通互动的经济模式;第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培育有利于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扶植一批掌握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第四,加强有助于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商贸流转能力。
〔参考文献〕 〔1〕Daniels PW, O.,Connor K.,Hutton TA. 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Growth and Change,1991,pp.3-26. 〔2〕晏维龙,韩耀,杨益民.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04,(2 〔3〕郭文杰.服务业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9). 〔4〕王德章,朱艳丽.现代流通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6,(2). 〔5〕唐红涛.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基于面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J〕.天府新论,2009,(2). 〔6〕王德章,刘丽丽.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6,(13) 〔7〕陆立军,杨海军.市场拓展、报酬递增与区域分工——以“义乌商圈”为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4). 〔8〕徐莉莉.中国十五大城市商贸发展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3,(21). 〔9〕宋则,张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3,(11);2003,(14);2003,(23);2003,(24). 〔10〕石忆邵,朱卫锋.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初探——以南通市为例〔J〕.财经研究,2004,(5). 〔11〕孙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流通力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5,(4). 〔12〕宗颖.江苏省流通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13个地级市层面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 〔13〕王永培,宣烨.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分析评价——兼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