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C的背后,海信或TCL们将选择什么样的细分领域,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是海信与TCL们差异化生存的关键所在。如果“狭道相逢,两败俱伤”,将是业界最不愿意看到的
“无利不起早”,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但资本也是懒惰的。
在最近家电巨头重回3C融合战场的一系列动作中,一直试图“保持个性”的家电巨头们再次在相同的道路碰头,甚至出现了连计划名称都相同的场面。
在某个行业一拥而上的例子并不鲜见,但在如此雷同的战略背后,企业能否实现差异化生存?
一拥而上的3C战略“海信数码将全面面向3C融合。”4月15日,海信集团副总裁、海信数码公司董事长王志浩向记者表示,海信进军数码领域并非一时头脑发热,他本人关注这一领域已经数年,现在终于到了可以进入实际操作的阶段。
海信数码只是海信重整其IT的一部分,海信还表示,要建设基于先进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中心;成立国内领先3C产品研发中心;改造完成具备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生产制造中心;在全国10个大区建设100家海信数码体验中心;与Intel、微软等国际领导IT企业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
这一重整计划被海信统称为“龙虎计划”,“像龙一样雄起,夺回海信IT辉煌地位;像虎一样迅猛,快速成为中国新兴的3C融合市场的领先企业”。
无独有偶,国内另一家电巨头TCL,也在此前两个月时推出过自己的“龙虎计划”,李东生的表述是:“在未来3-5年内,多媒体显示终端与移动信息终端两大业务,建立起可以与世界级公司同场竞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五名,成为腾飞寰宇的‘龙’;在未来的3-5年内,家用电器、信息和电工照明三大业务,以及正在发展的部品和文化产业形成国内领先优势,成为雄踞神州的‘虎’。”
正如TCL一位内部人士所言,TCL的“龙虎计划”瞄准的也是重整其信息产业和数码产品,因为这一业务远排在TCL彩电、手机业务之后,它将是TCL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之一。
不仅是海信和TCL在重整IT业务时提出了自己的“龙虎计划”,海尔、夏新等同样有类似战略。一时间,家电巨头纷纷杀回IT,目标直指3C融合的数码产品。
趋同的背后为何家电厂商纷纷选择类似的发展战略?
海信副总裁王志浩坦言,这是因为近两年传统家电和PC产品的利润都越来越薄,而两三年前大家曾寄以厚望的3C融合产品的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事实上,国内家电厂商大多在几年前便试图向3C融合领域进军。前有海信,后有厦华、春兰、海尔、创维、澳柯玛、TCL,诸多家电厂商纷纷进军IT.但如人们所料,家电厂商在IT市场遭到了以联想、方正、同方等IT巨头的激烈反抗。从2002年开始,家电厂商陆续从IT行业抽身而去。
“现在这些厂商又回来了”,易观咨询总裁于扬认为,吸引这些选手重回赛场的关键是3C技术融合真正来临。
“三四年前,3C在当时更多的还在概念,3C融合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于扬说,当时网络概念很热,但网络等基础设施实质上存在缺失,这导致信息家电只是一句口号。“现在不同了,网络已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大家开始觉得网络不再时髦时,蓝色家电才真正成为可能,家电企业重新回归数字技术的战场也成为理所当然”。
这种战略上的趋同会不会导致未来中国家电企业再次出现严重“内耗”呢?
海信营销副总裁程开训认为,家电企业在3C战略上的重合其实是正常的,国际上的家电企业大都有3C相关的架构,单纯做传统家电的已经非常少,也越来越难做大,这种战略趋同其实是中国企业普遍的战略跟从。
长城战略研究所王德禄所长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深刻的趋同性,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到深入人心的俗语“枪打出头鸟”等等。因此纵使中国企业界精英辈出,也难以避免“趋同”之实,诸多经济现象可以为之佐证,如前几年热可炙手的“纳米投资热”,最近国家防不胜防的“钢铁投资热”等等。
趋同导致过度竞争?
王德禄认为,战略趋同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其一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二是竞争过度,不利于产业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如果仅仅盯着国内市场,等于闭门混战,其结果可想而知。
他还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容易发热是因为我们有培养热度的土壤。易观咨询总裁于扬把这种“土壤”归结于正处于爆发期的3C融合市场,而在这种爆发期,战略趋同是正常的,只要这个新兴市场足以支撑起那些类似的企业。
比如,手机市场刚开始时,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巨头在上世纪90年代一拥而上,快速膨胀,他们的战略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但都在手机终端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但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生存立命之本就在于创新,或者说与众不同,战略趋同必将由于丧失差异化而使行业竞争激化,从而削低行业平均利润率。
一旦遇到困难时期,差异化就变得更为重要,比如到2001年后,手机巨头们的战略开始出现明显不同,有的甚至毅然选择了不再直接制造终端。
国内手机厂商目前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压力,早期国内有大量通过OEM出品手机的企业,只要有手机就能挣钱,但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部分手机品牌出现严重亏损的局面。
事实上,企业具有相同的业务选择方向或领域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战略趋同,细分市场、地理布局、发展模式(商业模式)都可以成为企业战略的个性化选择。
关键是在3C的背后,海信或TCL们将选择什么样的细分领域,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是海信与TCL差异化生存的关键所在,它们必须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战略之道,如果“狭道相逢,两败俱伤”,将是业界最不愿意看到的。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儿童消费市场四大新看点 成零售业捞金法宝 [2013-5-29 10:47:34]
- 2013年中国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 [2013-5-27 9:48:54]
- 4.5万亿家电市场诱人 渠道布局仍是短板 [2013-5-24 10:19:09]
- 别小看大妈的消费力 零售业应多关注老年市场 [2013-5-22 11:32:20]
- 儿童消费市场群雄逐鹿 缺领军品牌 [2013-5-22 11:03:01]
- 实体店有未来 体验型服务让商业走得更远 [2013-5-21 10:43:4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