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浪的一则消息称:国美在北京宣布,已筹集32英寸、37英寸、42英寸、47英寸液晶电视共计10万台,将42英寸液晶电视首次斩落万元以下。
在世界杯平板电视销售热潮刚刚退去,国美再次举起了降价的大旗,42英寸液晶跌破万元,又一次大的降价潮正在酝酿之中。虽然此前大屏液晶价格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趋势,但自从两周之前47英寸液晶首次突破16000元大关以来,42英寸液晶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降价压力,在液晶电视价格全面下降的局势下,42英寸液晶看来也是独木难支,价格也终将跌破万元。
暗示:主流屏幕尺寸向大屏靠拢
主流电视屏幕尺寸已经悄悄向40英寸以上大屏靠拢
国美这次42英寸液晶价格下调选择的时间可以说非常微妙,一般来说家电卖场都会选择在销售比较好的旺季来降价,通常都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和十一期间,今年6月又迎来了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而在五一黄金周和世界杯连续两个热季,家电卖场仅仅在经历了十余天的短暂平静之后,以47英寸和42英寸为代表的大屏液晶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难道这其中意义仅仅是单纯的降价吗?
一方面是平板电视生产厂家利润越来越低,一再表示已经没有降价空间;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各大家电卖场却毫不忧郁地挥起了价格屠刀。如果说47英寸的液晶降价是因为在大屏上还存在一定的价格空间,那么这次42英寸的降价分明就是厂家和销售商的暗示,今后平板电视的主流价格尺寸将向40英寸以上的大屏靠拢。
相信记性比较好的消费者应该记得,2005年春季的以液晶为主导的那场平板降价大战,液晶各个尺寸的降价幅度都超过了以往,笔者至今还记忆犹新。不过我们现在要谈论的与当时降价幅度没有多大关系,笔者想要给大家看的是一些价格数据。
在此之前,32英寸国产液晶的价格在1.2万元左右,37英寸在2.2万元上下,40英寸液晶则在3万元价位,而42英寸则普遍超过3.5万元。从2005年春季到现在为止,32英寸跌破5000元,37英寸跌破8000元,40英寸跌破9000元,42英寸跌破万元,不用多说消费者都可以看见价格出现了多大的变化,短短一年半时间内液晶电视的跌幅都超过了60%,40英寸以上则超过了70%。
万元级液晶已经悄悄从昔日的32英寸改变成今日的42英寸,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万元级液晶之所以一直受到关注,主要是由于是这个价位是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水平,以往家庭考虑购买电视都是在几千元上下,现在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而且现在换购电视都是淘汰家里陈旧的CRT电视,成本来说本身液晶就较CRT高一些,所以现在人们都把目光定在万元以内。2005年32英寸液晶价格降低到万元以内,所以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是市场的主流尺寸,今年42英寸液晶降到万元以内,相信在不久以后,40英寸以上级将是市场的主流。
无奈:外资品牌一路跟进
虽然在这次降价中我们惊喜的看见了几款外资品牌身影,但即使降价之后其价格和国内品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可以看的出来,对他们来说降价不过是无奈之举。
现在国内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视选择外资品牌无非几种原因:一是品牌吸引力,这些消费者对某种品牌情有独钟,比方三星、LG、先锋、SONY等等,他们在购买的时候往往只考虑中意的品牌,但这类消费者通常比较少。二是性能,以前由于不放心国产产品的质量,转投外资产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随着国产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性能已经和外资品牌不相仲伯,加上现在国产产品的价格低得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会为此买单。三就是完全崇拜,说得不好听就是崇洋媚外,不过好在这类人只是少数。在以价格为主导的国内的市场上,外资品牌越来越失去竞争力。
此次降价外资品牌也成了主力军
如果一款40英寸的液晶,国产的只需要9000元,外资品牌要12000到15000元,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考虑洋品牌,价格平白高出将近50%,这就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消费者的心态。对国产厂家来说他们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态,只要价格便宜就行,能赚多少则心中没底。而国外企业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也是外资品牌虽然销售量低,但获得的利润率一直高于国内企业的原因。
时过境迁,面对国内厂家低价策略,依靠品牌效应的高价必然持续不会长久。同时他们也深知降价的动作不能过于明显,去年年底外资品牌联合降价引起国产企业的强烈反应,连锁降价引起又一次降价风潮就是前车之鉴,因此趁这次液晶价格全面下调正好一路跟进也是实属无奈。
不过比起外资品牌的价格,国内的彩电厂家的处境更加令人担忧,因为毕竟外资品牌还有一个杀手锏——液晶面板。虽然现在外资产品只占了30%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彩电生产商都是从外面采购液晶面板,这部分成本占了整机成本的7成,而这部分的利润都掌握在外资企业的手中。也就是说,虽然国内液晶电视卖的热火朝天,外资产品占了很少一部分,但是只要有液晶面板这部分的利润在我手中,我一样可以从中获利。相比反观国内企业,各种促销手段是花样百出,销售量也是节节攀升,平板电视市场日益火爆,但相互之间的价格竞争最后无疑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
真相:面板引领价格波动
目前液晶电视市场的整体态势是:上游关键零部件供货来源比较稳定,采购成本相对低廉,客户基础也非常稳定,从目前的形式看来,核心部件和零部件已经形成了全球的供应链,使得国内和国外品牌在这方面的技术上保持了一致,在价格上差别也不大。而且就其成本来说,占液晶电视成本的比重本来就比较小,加上供应的价格也比较稳定,所以对价格的影响不大。而相对来说,液晶面板在整机成本中占了7成以上,最近几年液晶电视面板产能大幅提升、价格不断下滑是液晶电视价格随之波动的主要原因。
台湾面板发力引起了近期液晶面板的价格波动
三星、LG.Philips、友达、奇美和夏普这五大厂家生产的液晶电视面板约占全球总供应量的9成,而台湾面板的崛起是国内液晶面板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市场咨询机构对液晶面板LCD全球市场份额调查报告显示:台湾按供货面积计首次超过韩国跃居首位,台湾份额达到46.2%,而韩国为43.8%。日本只占了8.5%的份额。
按企业统计的依照供货数量计算,韩国三星电子以20%居首位,LG飞利浦以17.6%位居第二,友达光电收购广辉电子后,成为全球第三大LCD面板生产商,收购交易完成后,大大缩小了韩国两大LCD面板巨头之间的差距。
对国内的液晶面板市场竞争来说,主要集中在三星、LGL和以友达、奇美为代表的台湾厂商中。而在近几年以来,台湾液晶面板厂商技术发展非常快,目前在技术品质与日韩液晶屏已经是不相上下,但由于台湾液晶屏的性价比更有竞争力,目前日韩主流品牌SONY、LG、松下、三星、东芝、JVC等几乎都从台湾外购液晶屏,采购台湾液晶屏的比重约60%。
国内的主流平板电视品牌也都大批量采用台湾屏,尽管国内品牌的另外的面板供货商为韩国,但台湾的液晶面板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了更多企业的青睐,而且促使了现在液晶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加上台湾企业越来越注重巨大的中国市场,在国内的投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液晶价格下降也是台湾面板开始发力的证据。
隐忧:价格的吸引力能持续多久?
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卖到便宜的产品非常令人愉快,但是面对价格战愈演愈烈,平板彩电价格不断下调,行业利润率随之急剧降低的局面,到底家电卖场何时才能收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液晶电视的价格下降了60%,不论是什么原因,这样的价格下降趋势在其他国家肯定找不到,这样真的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吗?
众多电视技术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国内厂家独押液晶,前景堪忧
大屏幕电视用的液晶面板成本占到制造成本的70%~80%,国内各厂家进货渠道基本一致,因此,降价的材料空间差别不大,价格就成为了竞争的主要工具。由于价格下降过快,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越来越强,反正价格下降快为何不等等再买更加便宜的呢?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心中所想,而这也是商家自己酿下的苦果,引起市场的萎缩。
而且由于相互之间的价格战,使得国外频频出现针对我国彩电的反倾销起诉,中国彩电产品成为“廉价”的代名词,同时厂商的利润也大大降低。虽然对消费者来说,低廉的价格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恶性的价格竞争发展下去,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必将影响研发的投入和产品质量,对于国内液晶电视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现在的市场竞争靠的是核心竞争力,价格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国内彩电厂商在不拥有液晶面板等主要技术,不得不将自己大部分命运交给别人掌握,众多电视而独押液晶的情况下,还不思集成整合、深度开发形成企业独有的优势,还只是在价格一途上做文章,可谓前景堪忧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儿童消费市场四大新看点 成零售业捞金法宝 [2013-5-29 10:47:34]
- 2013年中国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 [2013-5-27 9:48:54]
- 4.5万亿家电市场诱人 渠道布局仍是短板 [2013-5-24 10:19:09]
- 别小看大妈的消费力 零售业应多关注老年市场 [2013-5-22 11:32:20]
- 儿童消费市场群雄逐鹿 缺领军品牌 [2013-5-22 11:03:01]
- 实体店有未来 体验型服务让商业走得更远 [2013-5-21 10:43:4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