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厨电行业的发展史,就无法绕开两个“冠军企业”:微波炉大王格兰仕与厨柜大王欧派。借用大作家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其不成功之处。
战略与工具。什么是战略,简单说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一个战略起码要坚持三到五年才能称之为战略。格兰仕的战略就是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做最好的家电制造商;欧派的战略就是非标准件的标准化、采购流程的阳光化,做专业化、品牌化的厨柜制造商。但中国企业最缺的往往不是战略,而是把战略变成使命的可操作、可实施的工具。在实施工具的选择上,显示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大智慧,格兰仕通过早期的“五定五包”、“八大成本控制”,后期的“三大标杆”学习,“制造学丰田,干毛巾里拧出水”、“营销学可乐,心中首选,物有所值,无处不在”、“创新学三星,除了老婆、孩子不能变,一切都可以变”等等一系列企业自己创造出来的工具,确保了战略目标的达成;欧派之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动荡中平稳地走到今天,就是因为她在发展中坚持和创造了一些适合行业和市场发展的东西,如“制度实用论——制度不实用不如大锅饭”、“非标准化生产模式——把个性化与标准化有机相结合”、“欧派式采购——开发部谈判、供应部下单,质量部把关、监察部过关的新采购系统”、“XYZ三维坐标理论——机遇+努力+能力一个都不能少”等等。这两个企业通过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原创性、可操作性工具,使得格兰仕、欧派更加清醒地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斯巴达与雅典。综观中外企业发展史,可以将企业分为三大类型:军人型、教父型、技术型。中国的民营企业早期大都是“企业家族化”,因为这种以血缘、学缘、地缘建立起的家族企业,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管理效率高,沟通成本低,内部信任度高,具有坚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如果不能打破“近亲繁殖”的老框框,就会“大企业患上小企业病”、“长官意志一言堂”、“武大郎开店高人不要”、“老板辛苦、高管痛苦、员工命苦”的“三苦综合症”。格兰仕与欧派通过制度与文化、斯巴达与雅典的平衡较好地解决了中国民营企业这一“成长的烦恼”。格兰仕早期的“苦行僧文化”与“斯巴达精神”相似,强调的是纪律与集中,采用的集权式管理,欧派文化的“八字方针”却有“雅典味道”,突出的是自由与民主,但作为一个基业常青的组织却需要“斯巴达”与“雅典”的平衡:既要纪律又要民主,民主不能影响到行动的速度,民主不能走向自由主义,民主仍需要以专家与精英为主导。纪律不能妨碍个人自由,不能损害个人利益与空间,纪律不能强调员工的一味奉献,而要让员工对企业的奉献与个人所得相符。实际上就是既要发挥群众的首创作用,又要发挥精英的团队领导力与管理功能;既要在团队中创造快乐平等的气氛与家庭协作气氛,又要在团队中培养严格的纪律性、优胜劣汰的严酷性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战斗性;既要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又要使得奉献必有所得,有功必有回报,人人学雷锋,但不能让雷锋同志吃亏。
多元化与专业化。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像爱情一样永恒不变的主题。格兰仕早期是“十年只做一件事,坚持一夫一妻制”的专业化模式,2000年以后进军空调、小家电相关产业,开始了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而欧派却是从医疗保健行业进军厨柜的多元化公司,然后又开始涉足石材、卫浴相关产业,走的多元化路线,模式没有对错,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不管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最关键的是做长做强,就像成吉思汗所说的:什么是成功,等所有的对手都死了,我仍然活着!这就是成功!这就是赢家的密码!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儿童消费市场四大新看点 成零售业捞金法宝 [2013-5-29 10:47:34]
- 2013年中国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 [2013-5-27 9:48:54]
- 4.5万亿家电市场诱人 渠道布局仍是短板 [2013-5-24 10:19:09]
- 别小看大妈的消费力 零售业应多关注老年市场 [2013-5-22 11:32:20]
- 儿童消费市场群雄逐鹿 缺领军品牌 [2013-5-22 11:03:01]
- 实体店有未来 体验型服务让商业走得更远 [2013-5-21 10:43:4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