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市场研究正文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中国市场》 2009年第34期 发布时间:2009-12-17 点击数:

  目前,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商品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几位专家试图探寻出解决之道。
  
  品交易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品流通组织形式,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它虽然起源于过去的集市贸易活动,但其真正繁荣兴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培育和发展,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入世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加速之势。目前,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商品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商品交易市场总体发展情况

  
  (一)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4567个,比2007年增加446个,比入世初期的2002年增加1309个;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283.9万个、2.1亿平方米,年成交额524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7.1%和19%;比入世初期增长了29.6%、1.2倍和1.6倍。从成交额的变化看: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7年突破4万亿元; 2008年突破5万亿元;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15%以上。
  
  
  (二)超大型市场发展迅速

  2008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005个,比上年增加150个,比入世初期增加590个;其中成交额50亿—100亿元的市场有108个,比上年增加19个,比入世初期增加80个;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89个,比上年增加18个,比入世初期增加65个。2008年10亿元以上市场的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79.5%,比上年高1.6个百分点,比入世初期高15.6个百分点;其中100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已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34.5%,比上年高2.8个百分点,比入世初期高16.4个百分点。
  
  (三)单个市场和摊位规模与效益增速显著

  2008年最大的亿元市场成交额达900多亿元,比上年多9.1亿元,比入世初期多800多亿元。排在第100位的市场成交额2002年为31.1亿元,到2008年提高到85.6亿元。2008年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摊位营业面积达74.8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184.8万元,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24714.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2.4%和11.1%,比入世初期增长58.8%、1倍和28.5%。统计显示,市场规模越大,平均摊位年成交额越高。100亿元以上市场的摊位年平均成交额达583.8万元,比10亿元以下的市场高8倍,比10亿─50亿元市场高1.6倍,比50亿─100亿元市场高18%;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市场达6.4万元,比10亿元以下市场高5倍多,比10亿─50亿元市场高1.6倍,比50亿─100亿元市场高40.3% 。  
  (四)专业市场占主导,增速强劲;综合市场比重下降,增势趋缓

  2008年专业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3319个、179.8万个、1.6亿平方米和42203.1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的比重为72.7%、63.3%、75.2%和80.5%,比上年分别提高5.7、4.4、7和9.3个百分点。增速与上年相比分别达20.3%、13.7%、18.1%和34.5%。
  2008年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为1248个、104.1万个、5254.8万平方米和10254.8亿元,分别占全部亿元市场的27.3%、36.7%、24.8%和19.5%,比重大体呈下降态势,增速均在10%以下,其中营业面积呈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在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完善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基础,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快。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辽宁等六省,2008年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分别占全国的54.9%和60.2%,比上年增长7.6%和15.5%,比入世初期增长31.5%和1.5倍。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2.49万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东部沿海三大地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全国的39.7%和54.8%,比上年分别增长8.9%和15.6%;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3.58万元/平方米,高出全部亿元市场44.7%。
  中西部地区如山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经济基础较薄弱,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仅占全国6%和4%;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仅为1.42万元/平方米,比全国低近一半。
  值得指出的是,近几年来一些中西部地区逐渐重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如湖北、广西、重庆、四川、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陕西、新疆等地,亿元市场成交额的增幅均超过30%,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
  
  三、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流通方式初级,交易方式传统,组织化程度低,交易的集约化和集中化较弱,缺乏现代交易市场应有的规范与效率,制约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二是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政府有关部门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仍停留在一般水平,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方面不够健全完善。一些商品交易市场对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对摊位租赁者和进驻厂家、商家没有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造成市场上“三无”商品与假冒伪劣产品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杜绝,对于如何把商品交易市场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还缺乏系统的制度建设和配套措施。三是市场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质量不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信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隔离比较严重,生产者不了解消费者需求,给生产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商品交易市场指导生产、调节消费的信息功能发挥的不够充分。四是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对商品交易市场提出挑战。近几年来,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市场法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管理水平,提升市场功能和档次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准入与运作的规范化管理,坚决打击和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和市场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其次,要围绕加强市场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快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市场要积极开展电子统一结算、产品质量检测,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以提升市场档次、改善市场形象。第三,要积极扶持产区交易市场建设,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城乡商品交易市场的功能建设,企业性的交易市场可以外建基地连接生产者,内建零售系统直接面对消费者,成为产销衔接、供需一体的生产经营性场所。
  
  (二)加快培育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

  一方面,市场的管理者应引导经营者按照现代流通方式,朝着现代企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大生产商、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入场经营,对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它们进入市场,加强品牌实力、品牌形象和品牌认知的经营建设。以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通过他们的规范化经营带动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素质的提高。
  将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引入商品交易市场运营管理
  通过资本运营、收购、兼并、重组等现代手段,改变商品交易市场经营模式,通过资源优化,构建大型批发集团,形成以大型批发集团为核心的产品供销链,从而降低流通成本,增强市场整体竞争力。
  
  (三)政府部门要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
  
  实践证明,商品交易市场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效运行的竞争机制、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和手段作保障,才能不断完善、发展、提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在指导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方面发挥职能作用。未来的商品交易市场不应仅是经营摊位的简单集合,而更多的应成为商品、信息、交通和服务的集合地,成为批发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基地,不断地从传统的市场存在形式转向新型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从传统的交易手段转向现代营销方式和现代交易方式,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在发展中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克臣 李 敏  编辑:qinandhua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腾讯拉票京东 电商格局重塑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