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美素顶风领涨10% 霸占定价话语权洋奶粉集体涨价潮起
来源:2011年04月21日 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4-21
“洋奶粉又涨价了!”尽管在发改委频频约见快消企业,康师傅、一干日化与白酒企业相继宣称暂不涨价,众消费者拍手称快的背景下,却传来洋奶粉“顶风作案”的消息。有报道称,雀巢、澳优、美素等品牌已在日前悄然提价10%,其他品牌也下发了口头提价通知,每年四五月间洋奶粉提价的风潮今年再度上演。但除了澳优与美素得以确认外,其他各洋奶粉则齐齐向南都否认了涨价传闻,均表示暂未收到提价通知。
“奶粉是否涨价,究竟涨了多少,除非是有官方统一口径,或物价局的调查数据,否则实在难以说得清道得明。”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去年也多次出现品牌官方否认最终被物价局调查出渠道仍有提价的情况。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和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也称,在发改委约谈各企业要求暂缓涨价的背景下,奶粉每年10%左右的集体涨价潮必将有所遏制,但并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仅仅延迟了奶粉企业集体涨价的时间。
澳优美素率先领涨
“今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因素比较复杂。我们约谈企业是提醒不要有价格违法行为,并没有强制要求不能涨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昨日对媒体表示,一直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定价权,但遇到类似于袋面占51%市场份额、桶面占73%的某方便面企业调价,既没有按程序,又没有按成本增幅,显然需要告诫。对于一些准备几家巨头一起调价、且不排除第二轮调价可能性的日用品企业,则涉及到串通,有违反价格法和国家价格政策的嫌疑,因此才约谈进行劝说。
在此背景下,康师傅、一干日化与白酒企业相继宣称暂不涨价,却在此时传来洋奶粉“顶风作案”的消息。有报道称,虽然月初发改委约谈的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中包括奶业协会,商务部相关领导也列席,但雀巢、澳优、美素等品牌已在日前悄然提价10%,惠氏、美赞臣等也下发口头提价通知,每年四五月间洋奶粉提价的风潮今年再度上演。
“澳优有机奶粉只是取消优惠政策,恢复原先定价。”澳优市场部向记者表示,作为第一个推出有机奶粉的品牌,当时铺货过程中因经销商信心尚不足,所以大幅优惠至268元,将利润让给了经销商,“如今恢复到了358元,与目前市场上其他主流有机奶粉的差价保持在10元左右。”而澳优旗下的能力多本次也涨了30元,澳优方面称,其2006年推出时为298元,在此前的几轮其他品牌涨价中均按兵不动,因此6年10%的涨幅相信消费者也可以接受。
中投顾问的报告显示,广州婴幼儿奶粉市场上已有部分品牌悄然提价,平均涨幅为10%。除了本次调整幅度高达90元的澳优有机奶粉外,美素系列也自上月起上调价格,目前一段二段分别为239元和216元。有媒体报道称,雀巢客服承认,本月起旗下能恩系列价格已上调,上调幅度由各区域自行控制,但雀巢官方却向南都记者否认了这一消息。而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和惠氏四大家更是齐齐向南都记者表示,暂未接到涨价通知。
南都记者了解到,一年多以来洋奶粉的几轮价格调整可谓是此起彼伏。先是2009年七八月间,惠氏二段、三段、四段出厂价统一上调7%,然后是2010年1月,雀巢正式上调部分成人奶粉价格5%-10%,澳优、贝因美跟风调整约10%。继而美赞臣在春节后提价8%,惠氏、美素则在5月底相继以新配方和新包装为由涨价5%-10%,雅培也坐实涨价传闻,由广东省物价局价格检查分局调查的数据显示,其4个调查样品6月提价幅度分别为7.69%、7.39%、5.92%和4.97%。
原料奶关税上调或成本轮诱因
“奶粉是否涨价,究竟涨了多少,除非是有官方统一口径,或物价局的调查数据,否则实在难以说得清道得明。”业内人士汪尚(化名)向南都记者表示,官方不承认但渠道传出涨价消息的原因一则可能是取消促销,“各商超促销期不一,折扣不一,某些品牌新品上市后一连数月处于打折状态,令消费者以为是价格常态,一旦取消折扣,必然出现10%-15%的涨幅。”二则是拿货价出现变化,“本轮涨价潮中,有渠道称拿货价提高了2到3成,但官方指导价不变,最终结果怎么样?大多还是会偷偷传导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推新品、改包装究竟算不算提价,厂家和消费者观点不同。“例如惠氏今年年初推出的启赋系列,370多元的价格和健儿乐等有较大差距,再加上原产品也没有退市,应该就不能算是变相涨价,但有些新配方和新包装只有极少量的成分的不同,厂家认为增加了成本,在消费者看来可能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汪尚告诉记者,雀巢等采用国内奶源的乳企更容易受本地奶源价格的影响,但从眼下的情形看,虽然不排除饲料等环节的成本上升,总体来说本地奶源价格上涨理由不够充分,一则马上进入牛奶产奶的高峰期,奶源相对充足;二则在本次乳企的重新洗牌过程中,大部分小企业出局,原先的收奶量全部空出;三则从目前的政府支持农牧业发展势头看,给予奶牛养殖户的补贴和支持力量加大。
而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美赞臣、雅培、雅士利、施恩、东泰等乳企无一采用以原奶加工奶粉的形式,均采取进口原料粉形式,今年春节之后曾传闻,国税总局透露正酝酿降低奶粉的进口环节税收,一时间带来国内终端价格下降的推论。但由于几大洋品牌中只有雅培的喜康宝、喜康力等还属于小罐原装进口,雀巢早已是国内奶源国内生产,多美滋、美赞臣和惠氏除个别特殊配方粉外,基本均是进口大包粉在国内加工生产。大包粉本就是以原料价格进口,税率较低,即使下调终端产品税率,可能也不一定惠及这一部分。
事实上,这一消息尚未坐实,上月便有来自海关总署的信息称,由于预期进口价格将大幅度上涨,自新西兰进口的原料奶在过去的3个月中进口总量已超全年限额,故而自2月26日起,提高该商品进口关税至15%。由于国内乳企75%的进口来自新西兰,关税非但未降,却从原先的8%左右急升7个点,无疑将加大国内乳业的成本压力,或正成为本年度最新一轮提价的诱因。
洋奶粉市场话语权利润最大化
“奶粉涨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在发改委约谈各企业要求暂缓涨价的背景下,奶粉集体涨价潮必将有所遏制,但并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仅仅延迟了奶粉企业集体涨价的时间。“首先原奶收购价、食糖等原辅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的持续上涨给乳企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被压缩;其次,此前为应对乳企大规模审核,不少企业筹集大量资金投入检测设备、包装设备、研发设备等领域,成本急剧增加;第三,日本地震影响日本奶粉的进口,断货严重,奶粉供应趋紧。”
“如果提价是因为成本增加,那是市场行为;如果非成本增加,为提价而提价,则是利用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信赖,属于道德问题。”王丁棉表示,每一轮提价都号称是成本增加,但具体从哪方面增加并没有公布。“全球奶粉业今年以来没有大的起伏,进口粉在3.4万-3.5万/吨,国产粉在3.1万-3.2万,因此更可能是从企业经营定价策略出发。”据其介绍,某些洋奶粉连海关税及换个地区生产增加了进口路程也成为提价理由,因此成本增加说可理解为其在华市场话语权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手段,但倘若国产奶粉的品质档次仍然不能与其抗衡,短时间内这样的情况也无法改变。
□ 中国奶粉市场份额(2010年7月)
A.其他15.93% B.完达山3.88% C.雅士利2.69% D.圣元3.27% E.飞鹤4.72% F.贝因美7.13% G.伊利10.97% H.惠氏4.72% I.雅培7.29% J.雀巢10.58% K.美赞臣12.06% L.多美滋16.76%
作者:吕静莲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儿童消费市场四大新看点 成零售业捞金法宝 [2013-5-29 10:47:34]
- 2013年中国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 [2013-5-27 9:48:54]
- 4.5万亿家电市场诱人 渠道布局仍是短板 [2013-5-24 10:19:09]
- 别小看大妈的消费力 零售业应多关注老年市场 [2013-5-22 11:32:20]
- 儿童消费市场群雄逐鹿 缺领军品牌 [2013-5-22 11:03:01]
- 实体店有未来 体验型服务让商业走得更远 [2013-5-21 10:43:4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