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选取2000—2012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基础上,计算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成交额锡尔系数,并对锡尔系数进行分解。得出结论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东部发展最好,中部次之,西部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最差波动明显。三大地带间差异一直占主要因素,但地带之间差异在逐渐减小。
【关键词】商品交易市场,区域差异,锡尔系数分解
1、引言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品流通组织形式,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自诞生以来就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全面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清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脉路以及总体特征,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
当前国内学者对商品交易市场区域差异分析的文章几乎很少见,其中石忆邵(2005)分析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对策,他从商品交易市场密度、市场规模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省际区域差异特征,证实了市场密度、市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张旭亮,宁越敏(2010)利用2000~2009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总体及省际层面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差异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相对差异先增大后稍收敛,总体呈增大的趋势;省际发展空间分布呈似“胡焕庸线”弱带,即呈东西两头较强的哑铃状。
并着重从核心因素、主要因素和助推因素等三大方面七个影响因素对产生差异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吴意云、朱希伟(2012)通过建立理论模型与计量分析发现,外省的接入效应对各省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没有本省的接入效应重要。
其次发现铁路、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以促进各省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
分析国内学者关于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大都从变异系数、极差、平均差、标准差进行分析,很少人用锡尔系数分解进行研究,并且对全国商品交易市场进行聚类分析也很少见。
2、东中西三大地带商品交易市场锡尔系数分析
(1)区域差异分析
在查询计算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基础上,利用本章开始讲解的锡尔系数分解的计算公式,对我国东中西部锡尔系数进行了分解,分别测算出东部、中部、西部锡尔系数,计算出三大地区之间的锡尔系数与三大地区内的锡尔系数,且得出最终贡献率(具体数据与图形见表1与图1)。
表1 2000-2012年商品交易市场三大地带差异分析结果
(2)区域差异结果解读
根据以上分解结果,首先从全国锡尔系数上来看,全国锡尔系数数值最大,这说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商品交易市场整体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从2000年开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开始迅速发展,造成全国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锡系指数不断扩大,在2004年后总体发展趋于稳定状态,并且差异逐渐减小。
东部锡尔系数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与全国的锡尔指数态势趋于一致,这说明东部各个省之间的整体发展相当,总体上来说东部各个省之间发展差距在拉大,但是趋势不是很明显。东部整体锡尔指数小于全国水平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东部整体锡尔指数却大于中部整体锡尔指数,分析其原因也不难发现东部各个省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比如海南省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广东在人均GDP差异巨大,这从总体上拖后了东部的发展。
中部总体锡尔系数在三大经济带中是最小的且发展最为稳定,基本维持在0.01-0.02之间。分析其原因不难得出,东部划分一共为8个省,分别为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吉林、黑龙江。这6个省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人均GDP来看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他们之间商品交易市场区域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
西部总体锡尔系数波动性较大,从2000年到2004年开始增大,2004年到2007年又开始下降,2009年到2010年经历了一次增长后到2011年趋于稳定,从2011年开始到2012年又急剧下降。2000年到2004年的变动趋势与全国变动趋势一致,2004年西部总体锡尔系数居东中西部最大,说明西部各个地区商品交易市场区的发展极不平衡。2004年到2009年下降,可能是各个省之间重视市场的发展,加之经济的发展,西部各省总体之间差异在变小。西部地区锡尔系数个别年份大于中部与东部且没有规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区省份较多,并且发展差异巨大。比如西部的重庆与四川,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迅速并且成交额巨大,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造成西部地区整体发展差异巨大。锡尔系数分解的地区间差异与地带之间的差异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变化。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主要都集中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上,由于三大地带之间本身地理位置以及经济资源禀赋的差异,地区之间差异为主要原因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这些也不一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从2010年开始,这一趋势有所改变,西部的有些城市发展迅速,东部的有些资源禀赋相对差的省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滞后,这就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差异过度到了地区内之间差异,这对调整商品交易市场差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3、结论与建议
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发展来看,西部地区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最差,波动性很大。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相对稳定。分析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从2000年到2011年,三大地带差异中,地区之间的差异一直占主导作用。到2012年三大地带地区之间与地区内的差异基本相等,这说明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地区发展之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
在发展商品交易市场过程中,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做好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合理布局。分析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发现很多省份都缺少详尽的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布局专项规划,商品交易市场是商贸流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和载体,其占地、投资和建设规模很大,涉及范围很广,仅仅靠一个综合性指导性规划,难以起到政府科学指导、合理布局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商品交易市场越是落后的省份更应该全面指定合理的规划,对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有全局的指导性作用。
(2)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在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中应当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的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完备的责任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要坚决打击并取缔市场中的价格欺诈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利益。坚持商品认证制度,建立商品尤其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的经营环境及设施,使市场走上依法治理、健康有序、高效规范的运行轨道。
(3)建立现代的物流发展体系,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商品交易市场物流是随着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先进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商品交易市场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发展得好可以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投资环境、促进全民放开,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差别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竞争力以及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克强,李敏,刘晓燕.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09,(34):24-27
[2]郭国庆,钱明辉,吴剑峰.论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J].财贸经济.2005年(5):80-85
[3]杨松.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及管制方式(一)[J].中国市场.2007(30):24-27
[4]杨富堂.商品交易市场持续发展理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7-29
[5]洪涛.中国商品交易市场30年----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与模式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9年1月第1版
[6]马燕、王郁、王敬华.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概况与趋势[J].中国市场.2006(14):34-36
[7]石忆邵.中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J].商业研究.2006(11):209-213
[8]吴意云,朱希伟.接入效应市场分割与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经济学(季刊)[J].2011(1):63-82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区域差异研究 [2014-4-24 11:20:10]
- 家电业迎来“大智能” 大数据加速产业竞合 [2014-4-17 16:33:44]
- 中国香薰护理品市场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 [2014-4-17 16:27:28]
- 饮水市场“高技术”真相: 商家参差不齐善做 [2014-4-15 15:36:25]
- 国外资源能否拯救中国“奶荒” [2014-4-9 10:06:04]
- 中国商品市场名义价格粘性的测度 [2014-4-3 17:06:2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