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换档为中高速的宏观环境下,国内消费品市场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上升,贡献率超过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然略有回落,但增长额依然可观。1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3118亿元,同比增长12%,名义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比投资贡献率高出7.2个百分点。当年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速较上年放慢,但仍快于城镇。1至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比去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同期,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名义与实际增速分别为11.8%和10.6%(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0.9和0.7个百分点),名义与实际增速均低于乡村1.2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人口及其消费有所减少,同时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继续领先于城市居民。
2.餐饮业市场有所回暖,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由负转正。1至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限额以上餐饮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而去年同期是下降1.7%。
3.不同渠道表现“冰火两重天”。许多大型百货商店销售继续出现负增长,网上销售增速则快于上年。在经济增速减慢,反腐倡廉、大力压缩“三公消费”的环境下,实体零售商业中的大型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百货店的销售进一步变冷。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至10月份,10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百货店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仅0.1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9个百分点,其中增速下降的有7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8家,增速下降10%以上的有3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7家。网上销售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至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5.6%;2014年“双十一”,仅天猫销售额即达571亿元,同比增长62.7%。
4.大众化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在高档商品、高端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大众化、中低端商品和大众化餐饮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部分消费相当一部分在小型或微型商业企业中实现。据测算,1至10月份,限额以下单位(包括个体商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1%,均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销售和餐饮收入的增长幅度。
5.绝大多数大类商品热销程度降低。1至10月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3类商品中,零售额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的有12类,只有通讯器材类增速快于去年同期。近几年快速增长的热点商品如金银珠宝、汽车、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等,增速均下滑到10%以下,分别增长-1.7%、8.6%、7.7%和8.4%。
6.下半年以来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缓缓下行。随着经济增速的降低和物价指数的回落,从6月份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逐月减慢走势,由5月份最高增速12.5%,徐徐下滑到10月份的1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1至10月份比1至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在12%至12.3%之间,实际增长在10.8%左右,均低于2013年。
专家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创新,减速提质为特征的新常态,消费品市场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其市场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主要原因是:消费品市场增长最根本的源泉是居民收入,经济减速必然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减速,并伴随商品消费增幅的降低;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提高,2013底65岁以上人口已达1.31亿,占人口比重升至9.7%,一般老年人消费趋向保守,意味着消费能力下降的人群不断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新增消费更多地表现在服务性消费上,而服务性消费绝大部分没有统计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此外,销售额基数已经很大,增速降低一些是正常现象,既便增速下降绝对额的增长依然是递增的。
2.政府不再直接刺激商品消费。前几年政府补贴家电、汽车消费,对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其中,2009年至2010年,由于补贴消费,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销售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分别增长1.62、2.59和3.24个百分点。今后,随着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加之补贴消费往往不仅边际效用递减,而且会透支未来销售,大规模直接补贴消费的政策将不会再现,未来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不会再依靠外部拉动,市场内生力量将成为消费品增长的唯一动力。
3.消费品市场趋向健康化发展。多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上公款消费比重很高,腐败性、奢侈性、炫富性消费氛围浓厚,虽然拉动了消费增长,但这种消费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对社会风气的腐蚀作用也很大。中共“十八大”以来,严控“三公”消费、严厉反腐、倡导节俭已常态化,公款消费,以及腐败性、奢侈性、炫富性消费必将受到持续抑制,从而促使消费品市场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4.大众化消费品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前几年,消费品市场高端化消费热度较高,高端的百货店、专卖店、餐饮店普遍以30%左右的销售速度增长。自2013年以来,高端商品和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市场开始向大众化、理性化回归。这一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今后大众化消费保持热度,将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要“引擎”。
展望2015年,多数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值可能放缓到7%的环境下,消费品市场增幅也会随之小幅回落,不过仍会高于GDP增速四个百分点左右,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不低于11%。大众化、理性化、网络化消费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全年消费品价格涨幅稳定可控。做出这些判断有以下几点依据:
1.201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消费、物价等增速不断走低,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5年某一时点,由此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2.从中央调控目标和转方式的进展来看,各项政策已经开始见到效果,服务业比重在提升,就业状况较好并将保持下去。虽然明年总体经济形势仍较严峻,但外部经济环境中美国有稳中趋好的迹象。国内就业压力不大,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增长。此外,以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增长成为政策重点,宏观调控亦有较大的余地和空间。
3.2014年10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要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能”消费;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重点推进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相信随着这些政策要求的落实到位,将从总体上有助于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物价涨幅继续呈现回落态势,1至10月,居民消费价格仅同比上涨2.1%,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10两月只上涨1.6%。预计明年投资增速在“微刺激”方针下不会很高,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同时网上购物的快速增长,对商品价格上涨也会起到抑制作用,这些都将为明年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 [2015-3-9 10:14:58]
- 洋品牌空调缘何落败市场? [2015-3-5 11:11:17]
- 中国区域市场拓展与贸易形势研究 [2015-3-4 11:26:47]
- 虚拟电商与实体零售商竞争加剧 [2015-1-29 10:49:31]
- 农产品市场转型升级研究 [2015-1-9 16:38:29]
- 我国零售市场约束机制研究 [2014-12-26 11:21:2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