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研究 > 市场分类正文
中国零售业不能只“开花”不“结果”
来源:中国商报 2006-10-10 发布时间:2006-10-10 点击数:

    作为中国市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十年来,零售业一直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零售业态呈现出“专而全、百花园”的繁荣景象。但是,目前中国零售业增长方式仍较粗放,需要着力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中国零售业到了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阶段。”9月22日,在2006中国零售商大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告诫国内零售企业,销售额好比地面上的“花”,利润好比地下结的“果”。只有既“开花”又“结果”,零售企业方能具有长远竞争能力。

     “开花”“结果”之辨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零售业已经成为开放度最高、发展最快、业态最齐全的商业存在形式,并在连锁规模、跨区域发展、组织管理技术、经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量”和“质”两个层面上的巨大进步。

    中国商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比GDP增长快5.4个百分点。中国现代零售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至2004年底,在综合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百货零售1.8万个,占39.3%;超级市场0.69万个,占14.8%;其他综合零售2.1万个,占45.9%。2001年以来,中国零售企业百强规模保持着强劲的快速扩大态势,2001年到2005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分别增长32.5%、23.5%、42.7%、33.2%和29.2%。

    但是,这份骄人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一个严峻的事实--中国零售业的增长方式依旧比较粗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眼中,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严峻事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如果说十年前中国零售业的增长主要靠社会经营主体的增加,那么近十年的增长则是更多地依靠企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要使我国零售业增长势头持续下去,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挑战依然严峻。”姜增伟说:“我们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这几年店铺扩张和销售增长很快,但利润没有同步增加,有的还减少了,资金链条也绷得很紧。”

    记者获悉的一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零售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的速度为2.4次,而发达国家同类企业都在20次以上。

    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仍在不顾一切地“跑马圈地”式扩张,热衷于打“价格战”,增长方式没有真正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此,姜增伟表示,“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批发零售业前100家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10%,而沃尔玛一家就占美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

    姜增伟也指出,不久前,他看过一个材料,中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只有1%,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2%多一点,美国上市公司这两个比率分别为7%和20%,而我国几十家零售企业资产收益率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又处于后列。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在谈到中国零售业平均利润率过低的事实时表示,以超市业态为例,全国的平均净利率为1%,中国最大的超市连锁企业上海联华超市的净利率为1.5%,但沃尔玛的净利率则为3.3%。家乐福的净利润率也在3%以上。

    对于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姜增伟形象地比喻说,销售额好比地面上的“花”,利润好比地下结的“果”。花多当然可以扩大需求、满足消费,达到市场繁荣,有社会效益,但不结果或果实太小,我国的零售企业就没钱支持创新,就没有长远竞争能力,就无法持续发展。

    因此,姜增伟希望国内的零售连锁企业要正确把握做大与做强的关系,注重效益和规模的同步增长;把握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扩张时不能忘了是否能赚钱,是否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实现“升级”。

    “所以说,中国零售业确实需要转变增长方式,无论连锁企业的规模化扩张,还是中小零售企业的适应性发展,都应当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姜增伟强调指出。环境决定结果?

    关于中国零售业只“开花”不“结果”或者“果实”太小的事实,国内政府主管部门以前都有所阐述,但像姜增伟此次详细地把这个事实摆到桌面上来还是第一次。

    中国零售业政府最高主管部门传递的信号引起了国内企业的强烈震动,在剖析背后原因时,许多零售企业首先想到了零售业经营环境问题。

    “零售业竞争的最高层次就是要参与到制度与规则的制订中去。”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说,尽管他多次呼吁建立《商业网点大店法》以及《听证法》,但目前由于中国零售业由于规划不到位,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待遇。

    “在商业网点规划方面,现在内资零售基本都在遵守,但是很多外资不遵守。比如家乐福,经常是先签合同、开工,然后才报商务部批。”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内零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家乐福在重庆与北京华联隔墙开店就是一个明证。

    他还指出,内外资零售企业在很多方面政策也不够平等。比如,内资缴税按33%的税率,外资则是15%;外资是整体企业缴税,内资企业是按门店缴纳,这样经营好的店就不能在弥补亏损店之后再缴税。再有是地方政府的观念问题。“比如,沃尔玛进太原,当地政府承诺免租十年,而我们即使先付钱也进不去。”

    另外,在水电费交付方面,工业用电与商业企业用电待遇也不平等,后者几乎要高出前者一倍;资金筹措困难,直接和间接融资门槛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滞了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

    今年“两会”上,流通行业代表的提案也主要集中在经营环境上。像“关于亟须解决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职能的提案”、“商业领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平等”以及“关于减免行业协会、商会企业所得税的提案”。

    当然,抛开经营环境的外部因素,国内零售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不足。

    “我觉得,从企业内部看,内外资企业间最大的差别体现在激励制度上。在很多外资企业,上至高管、下至清洁工,都拥有公司股份,所以人人都很敬业。所以内资企业也应该在各个层面都设立激励机制。”北京一位上市零售企业的董秘告诉记者。

    事实上,激励制度的缺失正严重影响到中国零售企业的健康发展。9月23日,2006年中国零售商大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薪资、福利缺乏竞争力,导致零售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常常面临尴尬。

    接受调查的零售企业普遍认为,企业内部人才容易流失。据统计,在308家零售企业中,人员流失率超过10%的企业占到44%。调查还显示,61%的零售企业认为,有必要提高薪资、福利水平,吸引和留住人才。
    此外,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指出,目前,中国零售企业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不足。创造品牌、创造无形资产的能力差,尤其是民族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和支持差;其次,引导制造业发展,提高制造业附加值的能力不足,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再者,差异化经营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特色,并没有把握其内涵,例如对于“超市”和“连锁体系”,国内的零售业只是模仿业态模式,但没有走向创造;最后,利用信息化改造商业流程、商业管理的力度不足。

    商务部的思路

    为加快中国零售业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中国零售业持续健康发展,姜增伟指出,“十一五”期间,商务部具体将“加强四项建设,抓好三项工程”。

    加强规则建设。首先是法律体系建设。继《直销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出台后,《反垄断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等均已上报国务院。今后,商务部还将加快推进内贸立法进程,重点是规范市场流通活动、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以及市场调控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商会协会、零供关系、无店铺销售、反垄断、新兴服务业等法律法规;其次是标准化体系建设。《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已经实施,《超市经营环境标准》等零售业标准也陆续出台,生鲜食品超市经营标准、零售商采购标准等大量标准也在制定之中。

    加强品牌建设。自主品牌建设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推进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今年商务部开展了“品牌万里行”活动,支持包括流通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同时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现在,商务系统各级监测网的建设正在进行,覆盖的市县逐步扩大,效果开始显现。今后,这个监测网应当是开放的,能够监测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能够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广大零售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产品和商业机会。

    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大力提倡“诚信兴商”,是商业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建设。姜增伟要求,商务部门要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信用咨询,并对严重失信的企业予以披露。

    在加强四项建设的同时,姜增伟表示,商务部还将着重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以及振兴“老字号工程”,为中国零售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作为我国流通业最大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表示,在继续研究矛盾比较尖锐的零售商与供货商的关系问题的同时,将继续研究商业服务业反映较为强烈的银企关系问题。逐渐解决刷卡费率偏高问题和零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研究零售企业如何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消费环境,包括企业职工与企业负责人的和谐、商家与消费者的和谐、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和谐等。

    当然,中国零售业能否结出果实,最终还要取决于自身。“大商收购重组了东北40余家国有县级商业企业。有人戏说我们胃口好、消化吸收能力挺强,这是有道理的。我们不为行业政策的不公平而埋怨,而为自力更生、自练内功而自信。”大商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牛钢的言语值得国内零售业深思。


 

作者:佚名  编辑:kingw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美团外卖代理商成其扩张炮灰 南京新百突破零售业“围城”
    热门资讯
    破解农产品流通痼疾 电商来帮 外资零售中国集体再上线 “麦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