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不同的零售组织,同样,不同零售组织的特点也需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出自身竞争力。文章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假设居民收入水平和零售组织竞争力是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源泉和动力,应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和SCP范式分析,为假设建立了理论依据,结合四川零售业态变迁各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特点和农产品零售业态发展状况,实证分析验证所建立假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零售业态 变迁 SCP范式 消费者效用
农产品零售业态的健康发展对于满足居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及繁荣农产品市场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经过经济体制30多年来的改革,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经历着变革。从1979年实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农贸市场开始取代国营和集体零售组织,成为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化,农贸市场已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超市零售作为农产品的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开始出现,四川随之也引进了这种零售形式,逐渐与传统农贸市场零售构成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的主要形式。基于此种变化,应该怎样去把握变迁的源泉和动力,找到影响变迁的诱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政府规范农产品零售市场以及零售组织经营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研究综述
农产品零售业态从营销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处于农产品营销渠道终端市场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产品营销渠道是指农产品及相关服务通过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组织或个人,从提供者转移到消费者的途径、过程以及相互关系(李春成、李崇光,2007)。因此本文将农产品零售业态定义为通过买卖形式将农产品直接售给消费者的商品销售行业。国内学者对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问题直接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其代表主要有:董晓霞等(2006)把我国城市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国营菜场时期、农贸市场时期和超市迅速发展时期,并阐述了超市零售对农户的影响。邓涛(2006)对我国的生鲜零售业态变迁历史作了细致介绍,指出超市取代农贸市场的生鲜零售主导地位,是生鲜零售业态变革的正确途径。宣亚南等(2003)对生鲜超市压倒农贸市场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两种零售组织也理出了一些各自的特点,认为生鲜超市取代农贸市场暂时还有难度。
业界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问题和零售终端组织形式的超市零售有大量研究,其主要的学术观点集中于超市是否能很快取代农贸市场的主导地位。胡定寰等(2003)通过对北京市民蔬菜消费现状的调查,建立二元选择模型,研究了城市居民“生鲜”消费趋势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指出消费者收入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超市本身经营特点,超市扩大“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数量和范围,逐步地取代农贸市场和个体经营商贩,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齐永智(2004)认为农产品超市是未来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左两军(2006)在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超市经营的动因之后,提出农产品超市经营是未来发展趋势,但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李春成等(2007)认为由于超市和农贸市场不同的特点,使其有各自的市场空间,一定时期内会继续共存;赵晓飞等(2009)基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调查发现,超市和农贸市场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两大渠道终端各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种优势和劣势在短期内不可能互补,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上农贸市场和超市并存的格局仍将存在。这些文献从侧面也反映了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一些内容和问题。
相关研究通常是设定一系列变量,然后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加以验证,得出最后结论,缺乏建立理论模型从宏观上把握影响零售业态变化的根本元素。或者通常是以一国为研究对象,缺乏对构成国家成分的地区或者省份进行具体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零售业态变迁各阶段四川居民收入水平特点和农产品零售业态发展状况,应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分析,指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农产品零售组织各自竞争力是影响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诱因。
假设的提出和理论推理
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的变迁从改革开放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取消统购统销的过渡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刚起步至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简称《十项政策》)颁布,明确提出取消统购统销制度,把市场机制引入农产品流通。这个时期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特点表现为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社合作组织是农产品零售主体,农贸市场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第二个阶段,农贸市场时期(1986-1997年)。《十项政策》颁行以后,农贸市场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成为四川城乡农产品零售的主要业态。1988年 “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农贸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第三个阶段,农贸市场和农产品超市零售共营时期(1997年至今)。农产品超市出现并迅速发展,逐渐与传统农贸市场构成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的主要形式。
解释零售业态发展动力和变迁的理论主要有零售轮假说(McNair,1958;Izraeli,1963)、零售手风琴假说(Hollander,1966)、真空地带假说(Neilsen,1966)、两极化理论(Gist,1968)、零售生命周期理论(Bass)等,他们尽管解释问题的角度不同,但都强调消费者的导向原则。消费者的效用程度不仅关系到对零售企业的效益评价,也是实施营销战略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基础(中村孝士,1987),还是零售业态发展变化的动力源(Bauer,1960) 。凯恩斯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同样也可以理解为消费需求决定流通组织。根据消费者效用理论,人们从消费一种物品或服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称之为效用或者收益,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一种商品时总是期望自己所获得的收益能够达到最大化,即效用的最大化。而影响消费效用实现最大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的变迁。
在强调需求的决定作用时,同样不能忽略了供给的重要作用。作为农产品流通终端的零售组织,自身的竞争力在决定了与对手相比不同的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反映了供给水平。通常情况下竞争力与供给水平成正比,竞争力越强,供给水平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假设2:零售组织的经营竞争力是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重要原因。
因此本文主要是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将影响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各种因素,归结为居民收入水平和自身竞争力两大要素。下面应用SCP框架分析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为假设建立理论依据,最后结合四川零售业态变迁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特征和农产品零售组织发展特点的实证分析,验证所定假设的合理性。
(一)零售组织的SCP分析
建立在主流的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供给角度分析单个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经济绩效,即SCP分析框架,从而达到分析产业内部不同组织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以及垄断、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借助SCP分析框架对三种零售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厘出各自的经营竞争力,如图1所示。
1.零售组织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组织行为一般由其市场结构决定,基于市场结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行为。三种零售组织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如表1所示。
2.零售组织的市场绩效和竞争力。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决定了零售组织的市场绩效。通过上述对三种零售组织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分析,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处于过渡时期的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社组织带有行政垄断的特点,效率很低;带有完全竞争特征的农贸市场在短期内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本身经营模式比较落后,利润率较低;超市零售带有很强的垄断特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透过市场绩效,三种零售组织的优劣势分析如表2所示。
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社组织竞争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行政干预力量,劣势在于本身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力低下;农贸市场和农产品超市优势和劣势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互补关系,能方便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二)消费者效用论的运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组合时,应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用Y表示预算支出,用P表示价格,用X代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Pg、Pn、Pc分别表示国营价格、农贸市场价格和超市价格,g、n、c 分别表示消费者同一时期内去三种零售组织购买农产品的次数,U表示效用。假设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社、农贸市场、超市是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三个零售终端,任何一个消费者用于消费农产品的Y在一定时期内不变,且Pc>Pn>Pg,同时,任何单独的消费者不能影响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
令Max(U(x))=U(g,n,c)
s·t·P*X≤Y
消费者选择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社的边际效用为MUg,选择农贸市场的边际效用为MUn,选择超市的边际效用为MUc。则有:
MUi/MUj= Pi/Pj(i≠j,i=g,n,c;j=g,n,c)
根据P*X≤Y,推出P≤Y/X,而要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P应该等于Y/X,所以P为消费者选择农产品零售组织的临界价格或者说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在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总量一定时,其选择零售终端的临界价格与消费者预算成正比。通过三种零售组织农产品价格与消费者可接受的最高临界价格进行比较,来解释消费者对零售终端选择的差异。
第一,P≤Pg时。当消费者可接受的临界价格小于等于国营零售组织的农产品价格时,消费者只有选择在国营零售组织或者价格更低的零售组织进行农产品的采购。即在消费者收入水平很低,或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付起比国营零售组织更高的农产品价格时,消费者收入水平决定了这个时候只能选择国营零售或者价格更低的零售组织。
第二,Pg≤P≤Pn时。即消费者可接受的临界价格大于等于国营零售组织的农产品价格小于等于农贸市场的价格时,国营零售和农贸市场共存,当P更接近Pg时,人们更倾向于前者;反之,则倾向于后者。
第三,Pn≤P≤Pg时。同理,消费者由于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可接受的农产品价格逐步提高,这种情况下,农贸市场和超市零售都是可选择的农产品零售组织形式。
第四,P>Pc时。人们可接受的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超市的农产品零售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很高,对农产品消费时已不再受预算的约束。因此消费者更愿意在超市或者比超市定位更高的零售组织购买农产品。
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诱因实证分析
本文结合各阶段四川居民收入水平特点和农产品零售业态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上述理论假设。所选用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和四川经济年鉴。有些数据鉴于资料所限,存在一些缺省,但不影响论文结论。
(一)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1978-1985年)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社合作组织是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的主体,农贸市场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居民收入决定的消费状况呈现出Pg≤P≤Pn的水平。
验证假设1: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四川零售业态的变迁,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这个阶段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基本处于贫困状态,居民的购买力低,国营和集体零售组织因此能得以继续存在。但同时这个时期居民的收入呈现上涨趋势,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农贸市场开始恢复和发展。居民收入决定的消费状况正是呈现出Pg≤P≤Pn的水平,假设1成立。
验证假设2:零售组织的经营竞争力是四川零售业态变迁的重要原因。按照上述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贸市场比国营和集体零售更具竞争力。如假设成立,则要求随时间的推进,农贸市场应该呈迅速成长状态,国营和集体农产品零售组织发展渐缓或衰退。
由表4可见,集市贸易成交额连年上涨,国营、集体商业零售组织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事实与假设相符,假设成立。
(二)农贸市场时期
这个时期(1986-1997年)农贸市场成为四川城乡农产品零售的主要业态,消费水平处于P接近等于Pn的水平,消费者要获得最大化效用,就应该首选农贸市场进行农产品采购。
验证假设1,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这期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提升快、总体水平不高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继续上升,基数逐渐扩大,居民的消费购买力相比过渡时期阶段有了极大提升。另一方面,恩格尔系数仍然较大,城镇基本上为温饱水平,农村更是处于贫困水平。居民基于农产品的消费还是更多出于价格、数量等方面的考虑,推动农贸市场成为农产品零售业态的主要组织形式。居民收入水平特点正是农贸市场这种零售组织模式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符合假设1的结论。
验证假设2。这个时期消费者在考虑价格的前提下,更多是数量和种类上的需求,农贸市场相较农产品超市和其他零售形式更具竞争力。表6是四川1986-1997年农贸市场发展状况。
这个时期集市贸易不管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得到了极大扩大,农贸市场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相应地,农产品超市零售组织刚处于萌芽阶段,无力与其抗衡,其发展特征符合假设2的结论。
(三)农贸市场和农产品超市零售共营时期
这个时期(1997年至今)农产品超市零售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表现为Pn≤P≤Pg。
验证假设1,如表7所示。
可见这一时期四川城乡居民温饱问题已解决,城镇进入小康并接近于富裕阶段,2009年农村收入也迈入小康水准。但由于仅限于小康水平和温饱水平,城乡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区域性特征消费差别便得以呈现(见表8)。到目前为止,超市并没能取代农贸市场,而是二者得以共存。居民收入水平特点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假设1成立。
验证假设2。由理论推理可知,农贸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价格、便利性等方面,主要是针对收入水平不高的消费者,即P更接近于Pn的购买者。农产品零售超市的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更安全、更卫生、优质、环境舒适等方面,主要针对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即P更接近于Pc的购买者。四川零售业态这一阶段的特点就应表现为农贸市场所占市场份额虽大,但逐渐减缓或下降,相应地,农产品超市所占市场份额渐高、规模扩大。通过表9、表10显示,这一时期统计数据与假设相符,假设成立。
结论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和零售组织竞争力是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源泉和动力。居民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在需求量一定时,影响效用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需求决定供给,因而收入水平决定零售组织形态。供给反过来影响需求,而影响零售组织供给水平的主要要素是其竞争力,因此组织竞争力是零售业态变迁的重要因素。通过四川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各阶段的相关统计数据验证事实与理论相符,证明了居民收入水平和零售组织竞争力是四川省农产品零售业态变迁的源泉和动力。本文是在没有考虑需求量变动下做出的假设和验证,但通常需求量变动也会体现在收入的变动上,因此这不会影响本文的结论。
第二,长期来看,超市零售取代农贸市场的市场主体地位是一种趋势,但短期内不会发生。长期而言,超市零售作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高阶段的产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取代在较低阶段产生的农贸市场,成为农产品零售业态的主体,但短期内不会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四川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局部地区已达到P>Pc的消费水平,但总体却不高,到2009年城镇居民仅接近富裕水平,而农村居民只有小康水平。表现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农产品零售业态发展的不平衡和复杂性。收入发展不平衡,使得农贸市场和零售超市都有各自的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零售市场组织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也是二者共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春成,李崇光.农产品零售终端绩效评价与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2.董晓霞,毕翔,胡定寰. 中国城市农产品零售市场变迁及其对农户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2)
3.邓涛.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态变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宣亚南,易福金,陈志颖. 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方式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与对策初探[J].农村经济,2003(11)
5.胡定寰.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7(2)
6.齐永智,漆雁斌.农产品超市:未来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J].经济论坛,2004(11)
7.左两军,牛宝俊.我国农产品超市经营发展的动因和前景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2)
8.赵晓飞,杨英.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调查[J].财贸研究,2009(2)
9.袁玉坤.武汉市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研究—以农贸市场和超市选择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冯忠泽,李庆江.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7省9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
11.董晓霞,黄季,ScottRozelle,王红林.北京超市发展及其周边地区农户果蔬生产和销售的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电商实体店将成商场新业态 [2014-2-21 11:01:41]
- 零售业态弹性的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 [2014-2-17 9:07:18]
- 现代仓储的内涵与外延 [2014-1-24 14:38:21]
- 传统零售业态的创新与变革 [2014-1-15 16:49:50]
- 浅谈市场细分及多品牌战略的应用 [2014-1-15 16:05:09]
- 2013年超市业态调整纠偏是主旋律 [2013-12-16 15:05:2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