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零售业研究正文
国际品牌纷纷“抛弃”中国代理商
来源:2010年7月13日 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10-7-13 点击数:


  6月30日,国内知名的国际时尚品牌专业营运商深圳可派实业有限公司对外宣称,其合作伙伴韩国SK旗下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企图撕毁合同,可派公司已于近日正式提起诉讼,目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有业内专家指出,可派事件绝非个案,可派与韩国SK集团爆发纠纷,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品牌商受利益驱动,在市场开拓到一定规模之后急欲摆脱中国代理商,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

    甩掉中国代理商

  据可派公司介绍, 可派自2005年开始代理现为韩国SK集团下属企业SKN的女装品牌“KANG JIN YOUNG”,双方签订了期限为8年的合同。合作期间,SK集团下属企业SKN及当时的品牌所有者OBZEE公司,43次否决了可派公司的开店计划,同时又自相矛盾地要求可派公司开足店铺。在合同已履行5年还剩3年未到期的情况下,韩方突然明确表示要收回“KANG JIN YOUNG”品牌的代理权,企图单方面撕毁合同,中止“KANG JIN YOUNG”品牌在中国的营运。为此,可派公司无奈对韩国SKN提起了诉讼。

  实际上,为了牢牢把握中国市场的掌控权,奢侈品品牌越来越迫切地想甩掉中国代理商。 2008年1月,万宝龙宣布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2008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30年的法国梦特娇公司开始收回产品的代理权,并已于2007年在广州设立中国总部,对内地业务进行直接管理;以代理形式进入中国数年后,阿玛尼于2007年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同时宣布2008年在中国开设50家直营店的计划;2008年5月,Coach也宣布收购香港俊思代理的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Coach零售业务;同样是在2008年,历峰集团旗下男装品牌登喜路开始逐步收回温州、宁波、杭州地区的代理权。

  今年以来,品牌商与代理商的“分手”风潮愈演愈烈,更有一些奢侈品品牌如LV、Hermes 等开始在中国城市收购物业,涉足商业地产领域。于是,当年为奢侈品品牌开拓中国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代理商们似乎已成累赘,为了掌控利润,国际奢侈品品牌纷纷设法减少代理环节,收回代理权。

  不管是收回代理权直营,还是自购物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一切都是利润的诱惑。最新的《2009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占全球的25%,达到8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在如此诱人的形势下,目前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中的80%已进入中国市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奢侈品消费市场日渐疲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欧洲奢侈品消费的增长速度只有2007年的一半,美国与之前基本持平,亚洲奢侈品消费大国日本甚至出现负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法国Gucci Group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4%,但在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总收入却激增了25%,大中华地区的增长高达13%。

  在这种情形下,谁也不愿意错过中国机会。今年以来,国际品牌Prada在上海连开4家新店,7~8月还将在成都、广州、杭州开设4家新店,店面增幅达到47%;就在上海世博会召开的前两天,LV在上海的淮海路和浦东连开两家旗舰店,其淮海旗舰店两层,总面积1475平方米,浦东国金中心旗舰店面积达到1736平方米。如此巨型店面和开店速度,均创LV百年历史之最;更有Burberry决定在未来两年在中国新开110间分店,店面增幅将达到234%。

  国际奢侈品在中国扩充势力范围的同时,与中国代理商的博弈也日渐激烈。正如一些业内专家所指出,奢侈品早年进入中国市场之时依赖代理商不过是权宜之计,因为中国代理商更熟悉中国市场,有人脉资源以及渠道优势,通过代理商的运营,奢侈品品牌可以转嫁风险,付出更小的代价。如果说以前的品牌商们甩开代理的一个理由是代理商经营不善,伤害了国际品牌最为重视的品牌形象,如今的品牌商则是在经过十几年小规模、试探性的投资后,对中国市场有了足够了解,便开始考虑甩开代理商,集中控制力自己经营,并在现阶段迅速扩张。

    博弈跨国大集团

  韩国SK是世界500强公司,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其下有两个子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在全球拥有3万多名员工、124个办事处及子公司,在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70位,年销售额达到800亿美元之巨。深圳可派公司无论从实力还是影响力上,都无法与韩国SK集团相比。

  深圳可派在维权声明中称,SKN在很多方面存在欺诈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多达43次拒绝可派的开店计划;货品供应不给予保障;拒绝退换残次品;破坏合作惯例,对品牌宣传不予任何的支持和配合;在产品上制造欺诈性标示,造成可派在业界的负面影响;强行要求可派遵守SKN的汇率而弃用国际汇率;为混淆供货时间擅自修改供货系统等。双方产生争议后,可派认为双方执行余下的3年合同才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SKN明确表示,收回“KANG JIN YOUNG”品牌是SK集团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执意要终止合同,试图废除合同剩下的另外3年的合作。

  可派还表示,自己为双方长达8年的合作进行了从公共宣传到市场营运等多方位的市场投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与巨大的代价,已经把“KANG JIN YOUNG”打造成为可以和国际顶尖品牌如CHLOE、MARNI等相媲美的品牌,堪称东方高级女装的代表。现在,SKN以强行终止合同的方式剥夺可派的市场地位,无疑将给可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与深圳可派有相同境遇的还有万宝龙的代理商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国瑞信接受万宝龙香港公司委托,双方签订一纸未标有合作时间的无期限授权协议:“万宝龙太平洋有限公司现委托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开发中国零售市场及售后跟进服务。”万宝龙中国独资公司于2005年7月1日在上海成立。为了大力开拓中国市场,手持无期限授权协议的国瑞信,前后共投入近5000万元,包括在香港、上海专门设立进出口贸易公司,打通万宝龙进入中国的通路,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余家经销点和专卖店。目前,万宝龙的产品已占据中国100多家高端商场的柜台。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双方合作近5年、万宝龙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接受、在中国市场的零售网络基本成形之时,万宝龙以国瑞信未经授权开设部分零售门店等为由,用断货的方式单方面终止合同,收回授权,并对部分原属于国瑞信的经销商直接供货。

  中国商业联合会钟表商分会秘书长张华表示,近年来,一些大品牌纷纷单方面毁约,背弃了原有的合作伙伴,给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冲击。从目前的现状看,“分手”后的品牌商和代理商大多面临三种局面:要么代理商以另一种方式,如股份方式继续合作;要么品牌商给予一定补偿与代理商划清界限;最难以接受的局面是“品牌商直接断货,单方面终止合同,强行收回代理权”。他还表示,早期品牌商和代理商合作,签订的合同条款通常不够完备,由于两者地位的不平等,代理商为了取得大品牌的代理权,往往会接受很多不平等条款,到头来受伤的总是代理商。

  可派公司总裁赵云虎认为,自身的遭遇非常有代表性。当前国内的奢侈品产业,一直以来都被国外巨头所垄断,为了达到迅速进驻中国市场的目的,他们通常借助国内代理商的力量打开市场,当市场回报趋好时便会迅速抛弃当初的国内合作伙伴,这种“杀鸡取卵”的策略甚至成为一些国际大品牌进入中国后所惯用的伎俩。这种为了获取更丰厚市场利益的短视商业行为,失去了最起码的道义精神,对于产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中国企业要想维护国内奢侈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就要加强法律意识,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从这个方面讲,可派诉SK集团下属企业SKN,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在为中国的企业争一口气。

    代理商转身收购海外品牌

  眼看着代理生意走到尽头的代理商们开始寻求突破,近一年来,中国商人收购海外品牌的热潮此起彼落,涉及的品牌包括法国皮尔·卡丹、巴黎十大高级女装品牌之一的法国菲罗,以及拥有50年造船传统的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等,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即将成为“国货”

  2009年1月,位于山东威海的国内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迪尚集团,出资630万美元收购了巴黎“HAVERY”品牌。迪尚的目的是以此为契机,进军巴黎女时装中档市场,利用法国公司的品牌优势和迪尚集团的生产优势,进一步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据悉,拿下“HAVERY”只是迪尚海外战略计划的一小部分,该公司还计划斥资4000万美元,收购巴黎十大高级女装品牌之一的法国菲罗。

  2009年,山东舒朗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海外收购行动也有了结果,舒朗一举收购了两家意大利男装品牌公司及一家粗纺纱工厂、一家毛纺厂。这4家企业以前都是舒朗的原料供应商和品牌设计合作者。金融危机爆发后,这4家企业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舒朗仅投入1000万欧元(约合1亿元人民币),就收购了这4家与之产品关联度极高的企业

  今年5月6日,浙江万通铝业旗下公司浙江盛世游艇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这一事件也引起了意大利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意大利游艇生产企业DALLA PIETA陷入困局,盛世游艇公司趁此机会着手并购该品牌,最终以1亿元的价格完成收购,其中,仅品牌转让一项就达500万欧元。收购完成后,盛世游艇公司期望在第一及第二年最少要每年生产50艘艇,在接下来的三年之内产量要不断增加。资料表明:目前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

  5月18日,来自温州的国内制鞋领军者奥康将正式收购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万利威德,奥康此次正式并购万利威德,将买断其在大中华区的所有权,实现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品牌营销完全包揽操作。从代理权到所有权,从战略合作到兼并收购,奥康就此实现了收购国际大牌的梦想。目前,包括制鞋业在内的一些传统行业在欧洲已呈下滑趋势,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意大利、西班牙传统鞋企希望合作甚至被收购,为中国企业抄底提供了机会。

  皮尔·卡丹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著名服装品牌,随着这一品牌在中国及东南亚区域的发展,皮尔·卡丹为抓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商机,提出国际并购共同发展,使皮尔·卡丹这一品牌得到更大发展空间。由于皮尔·卡丹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非常高,几乎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品牌认知教育,为此,数家中国民企掀起了一场皮尔·卡丹收购战,至今仍未尘埃落定。

  “目前国内服装企业众多,也出现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离真正的国际品牌仍有相当距离。鉴于培育自己的品牌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收购像皮尔·卡丹这样的知名品牌不失为明智之举。具备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全球性的品牌,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目前国内服装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生产制造和销售渠道能力,而品牌维护、文化营销及推广相比之下仍处在初级阶段。
   
    谁拥有奢侈品市场话语权

  引进LV、Gucci开店奖励百万”,近日,重庆三大商圈“引进商贸品牌的奖励政策”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该政策包括,除常规的税费政策优惠外,成功引进一个奢侈品牌代理商或品牌商的奖励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6月24日,在澳门举办的中国第五届奢侈品国际峰会上,来自国内奢侈品行业的代表们普遍认为,少数国际品牌正在垄断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话语权,而本土商业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对奢侈品进入商场给予了太多超出常规的商业机会。

  作为奢侈品行业的专业运营商,深圳可派公司认为,一直以来,由于国内的消费观念不成熟,消费群体基本倾向于固定的几个奢侈品牌,再加上本土商业机构之间相互恶性竞争,给了国外奢侈品牌过多优惠的商业机会。为了引进少数大品牌,一些商场甚至不惜采用流血割肉的办法,比如,采用倒保底、送装修、送宣传等非正常方式,使少数奢侈品牌以极低的代价甚至无风险的方式进入国内商场。

  此外,国内商业机构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相互之间以提供低成本开店的优惠条件引进大品牌,如最近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的重庆LV、Gucci开店奖百万等等,再一次验证了国内对奢侈品的盲目崇拜与恶性竞争到达了何种地步,而这些做法在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跨国奢侈品牌如LV、Gucci等,早就在中国形成了固化的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制造垄断,店铺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甚至开始大举进军三四线城市,一举占领了奢侈品市场的制高点,形成对市场的垄断。

   跨国公司垄断了中国奢侈品市场至少可从两个方面看出端倪。一是开店数量,有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国内44座城市中大约有226家零售商将自己的显要位置给了时尚奢侈品品牌,排在世界前100名的时尚大品牌,已经在国内开设了1344家专卖店,并成功取得了令人惊讶的销售数字。二是品牌覆盖,据了解,世界公认的顶尖奢侈品牌中,至少有八成左右进入了中国。如此庞大的品牌数量,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在奢侈品行业,由于消费主义和物质崇拜风靡全球,伴随着消费主义的抬头,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历来克勤克俭的国度,不少人都对LV、Gucci等顶尖奢侈品牌耳熟能详,对此类奢侈品的消费趋之若鹜。

  深圳可派公司总裁赵云虎认为,国际奢侈品巨头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时尚概念的僵化和守旧,阻碍了中国和世界其他新兴的原创设计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这些品牌进驻商场占据了太多优势资源与位置,这对其他新兴品牌是极其不公平的,扼杀了中国和世界其他设计师应有的商业机会,剥夺了中国新兴品牌的发展机会;从国家产业利益来讲,国际奢侈品巨头从中国攫取了过多利润,使国家的产业利益也受到损失。

  面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被垄断的境况,怎样才能发展我们的民族奢侈品牌?国内奢侈品运营商深圳可派公司发表宣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奢侈品市场应该给予中国话语权,必须打破中国奢侈品市场利用中国人打开市场,等市场成熟后过河拆桥,重新掌控市场独享利益的不公平商业模式,制定新的行业规则,以时尚创意商业的全新模式,为世界新兴的优秀原创品牌提供时尚孵化器的服务,以此来重新构建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平发展空间,推动世界和中国优秀设计师品牌的生存发展。除了帮助舶来品牌外,还帮助一些有实力的、原创的不知名本土品牌迅速找到自己的市场。通过这种时尚孵化器,催生出无限的创意商业模式,而不是拘泥于几个僵化的LOGO。

  可派的宣言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赞成,他们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派宣言直指少数奢侈品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提出要让设计尽快回到原创,才有可能打破国际奢侈品牌的神话,从而实现品牌的多元化。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成熟和产业不断的创新,民族产业必能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诞生出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中国奢侈品时尚品牌。

 

作者:李远方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三座大山压顶 百货业谋求全渠 腾讯拉票京东 电商格局重塑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