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在东莞加速“跑马圈地”,面对新冲击,现在几大商圈的格局将迎来一轮新变化。 |
随着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售商“跑马圈地”式地布点势必越来越频繁。那么,这些零售大卖场新店开业后,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态势?随着零售巨头不断扩充版图,东莞现在的几大商圈未来又将有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是业内人士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但究竟会怎样,还得看后市发展。在此,结合业内人士的分析,我们不妨大胆作一些猜想。
猜想1
运河商圈中心东移近距搏杀惨烈
家乐福从运河西岸迁至东岸之前,其附近的经贸中心业态已几经变局。从现况看,受运河路交通调整影响,运河沿线发展大型商业中心将在近期内很难有新的突破。原本以经贸中心和光明市场为轴的运河商圈难免会表现式微。相反,在运河东侧往西正路、东门广场商业聚集的趋势则会更加明显。因此,运河商圈原来以经贸中心、光明路为中心的业态将有向运河东岸内侧进一步转移的态势。家乐福的迁址就是一个信号。
家乐福花城广场店开业后,从西正路至东门广场,再延伸到花园街,两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天虹百货、百佳等多个卖场全线布局。目前,西城楼大街内的沃尔玛与一路相隔的百佳已经形成了正面对峙的局面,而家乐福则位于在两家沃尔玛之间,未来运河商圈的卖场竞争势必十分惨烈。
猜想2
鸿福商圈势头猛合力发展效果好
目前,业内对于南城的鸿富商圈普遍看好,这跟行政中心规划调整后,鸿富路被定位于商业中心有关。从现状看,从鸿福桥到财富中心500米区间内,云集了几个大型商业体,比如希尔顿广场、曼哈顿广场、腾龙商务中心、元美广场、莱蒙商业中心、嘉信茂广场等。在这些商业中心里,集聚了像沃尔玛、家乐福、星巴克、海雅百货、时尚电器、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商家,它们一起构成的“鸿福商圈”辐射到的消费群体超过了百万人。
业内人士认为,鸿福商圈目前最大的优势是业态布局较为成型,且彼此间的竞争也有一定的差异化和补充性,能够形成发展合力。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目前以鸿福路为轴的物业形态中,能够发展大型百货中心的物业并不多,这将成为该商圈未来提升发展的一个瓶颈。
有关分析认为,这一区域未来提升发展可尝试地下模式探索。不过,海雅百货曾开启过南城地下商业发展的序幕,但其首次尝试并不成功。同时,在东莞地下交通还未现雏形的背景下,关于东莞发展地下商业的思路目前在业内不被广泛接受。
猜想3
西平片区利好多5—10年成商业核心
除了鸿福商圈,目前业内人士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西平片区。“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西平片区绝对是未来5—10年的重要商业核心。”嘉荣超市有关负责人杨恒说。
对于东莞来说,东泰社区是一个成熟的大社区,这里早就有东莞本土零售老大———嘉荣的驻守。从此前的情况来看,嘉荣东泰店,得益于这一成熟社区的消费力支撑,发展得如火如荼。
正是这一大型社区的带动,景湖春晓、国际公馆等一大批高品质楼盘不断出现,更带热了这一片区的发展。
而根据南城区政府的规划,西平属政治文化居住板块,届时南城的办事中心将迁往此处,该片区域已建成南城西平体育公园,近两年还建成了由东骏路、东二路、东五路、东六路、东七路、东八路等组成的片区道路网络。此外,备受各界瞩目的轨道交通R2线交汇点,也就设在东莞大道与西平二路交叉处……
这一系列的利好因素,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里绝对是零售商不错的选址所在,而今后的发展更是无可估量。因此,家乐福、沃尔玛、吉之岛等零售巨头纷纷在此布点,无疑再次带热了西平片区的发展。
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这么多商家将进驻这一商圈,但从这一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人群结构分析,激烈竞争是必然的。尽管消费力足以支撑如此大量的商家,还不足以达到“恶战”的境地。因此,不管是从政府规划还是商家的竞争来看,这一商圈必然是今后几年内零售业竞争的重要区域。
猜想4
东城中心商圈趋稳竞争格局变化小
在南城和莞城等商圈竞争得如火如荼之时,东城中心商圈今年来却异常沉寂。
“东城这一商圈其实竞争最为激烈,但目前的竞争格局也较为稳定。”天虹东纵店副总经理邹辉认为。
1997年,零售巨头沃尔玛挺进东莞的首家店就选在了这一商圈。随着“沃尔玛效应”的带动,东纵商圈逐渐崛起,百佳、家乐福等大型零售门店紧临其布点,形成三角形的合围布局,各自相距的不过几分钟路程。
从今年整年来看,各大卖场的布局都撇开了这一商圈,瞄向南城或是镇区市场。“虽然这些门店相距很近生意都还不赖,但是想要再插足进去,还真是不容易。”一业内人士分析,东城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且人口结构不错,带动了这一商圈的发展,且成为东莞最早发展成熟的商圈之一。而正是由于其人口结构稳定性以及商圈的逐渐成熟,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地址再去入驻。
因此,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东城中心商圈今后几年内的竞争态势将不会有大的变化,这是不少业内人士对这一商圈的共识。
■联想
“莞货”进超市份额将不断上升
1997年和1998年,沃尔玛和家乐福两大国际零售巨头分别挺进东莞,开设大型门店,开创了东莞零售业的新纪元。虽然后来几年,这两大巨头都颇为沉寂,但自2006年起,家乐福和沃尔玛在东莞发展的步伐就开始明显加快,拓展焦点由莞城中心区延伸到各大镇街,采购量和投资额不断增长。
“4家门店90%以上生鲜食品采购来自本地,2009年家乐福在东莞的非食品类产品采购金额达到1.5亿人民币。”近日,家乐福深圳东莞区总经理马丁如是说。
其实,不止家乐福,沃尔玛、吉之岛以及嘉荣超市的不断开店,使东莞零售门店的数量每年都大幅增长,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莞将会有更多的本地产品进入到这些大卖场销售,其份额也将不断上升。
他山之石
南京苏果的“群狼战术”
面对来势汹汹的“洋老虎”,本土超市如何应对?在这一点上,南京苏果超市所使用的“群狼战术”备受业界赞赏。
其实,它的这一模式并不复杂,却缔造了业界的“神话”。据媒体报道,南京的苏果超市,就在家乐福附近居民区密集开店,家乐福几百米范围内,到处都是苏果便利店的红色招牌,既利用了外资超市对商圈消费的带动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资超市形成“群狼对独虎”的合围之势。
据《江南时报》报道,深圳零售商大会主办方中国商业联合会认为:“在苏果对外扩张的长期实践中,其领军人物马嘉樑创造性地提出多业态组合发展战略,形成独特的‘南京模式’,被媒体称为‘群狼战术’,为本土零售商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
这一模式是马嘉樑带领五万名苏果人创造性地实施多业态组合、密集布点应对市场竞争的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马嘉樑创办苏果,多年来先后开发出便利店、标准食品超市、社区店、平价店、苏果“好的”便利、苏果生活超市、华润苏果购物广场等多种业态,并在实践中采用“蜂窝战术”应对市场竞争,在大本营南京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据媒体报道,马嘉樑认为,业态创新是连锁业永恒的主题,他主张对区域市场进行细分,并确定业态组合、布点密集的营销策略对市场进行“包围”,让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需要的消费者都可以在苏果店得到消费满足。
到目前为止,这一模式被不少企业效仿,而苏果这一模式发展至今,依然势头迅猛。据报道,除了不久前开出面积在10000平方米左右的购物广场外,还将在如东、常州、安徽等区域继续开设各业态门店。春节之前,将开出苏果湖北第一店。到春节前,苏果将在安徽区域新增店铺60家,其中合肥市场将新开30家门店,总投资规模将突破6亿元。这一数字,将占到苏果年底开店总数的一半以上。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零售新业态成生存新法则 [2014-3-4 16:59:00]
- 传统零售对抗电商的五大新招 [2012-11-14 15:26:44]
- 双11大促思考:传统零售商须更重视电商力量 [2012-11-12 10:44:46]
- 难敌电商 传统零售商光棍节促销有些冷清 [2012-11-12 10:26:23]
- 中小零售商如何突破用工瓶颈 [2012-5-14 10:06:33]
-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2012-3-21 11:32:0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