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旅游功能建设重要过渡期,城市与旅游互动体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旅游扩张城市,城市服务旅游;旅游发展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彰显旅游特色。本文指出在政府部门政策、旅游企业效益、旅游者需求及旅游产业的推动下,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现象日益凸显,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从规划机制的协调、资源环境的维护、人口管理的加强等方面入手,为城市与旅游互动发展构建保障路径,以期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 城市旅游化 互动 路径
引言
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人类文明流传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关键地域空间。从国外发达城市的轨迹来看,旅游成为继军事、政治、文化、交通、经济之后的又一重要城市功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复兴和满足享受型消费需求(郑嬗婷等,2006)。1978年之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设立了经济特区,陆续开放了一系列的沿海城市,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增长,其中旅游在超前的消费领域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缝隙中发挥重要的“创汇”作用。旅游带动人流集聚、服务集聚、消费集聚于城市,促进城市外延式增长,加速了城市化步伐;同时,城市把旅游理念融入整个建设中,把旅游作为城市功能多元化的内在动力,出现城市旅游化现象。然而,城市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时间不长,城市与旅游在融合发展的“磨合期”出现管理者缺乏应对复杂旅游事务的能力,开发者忽略环境保护责任,大量人口进出影响市民幸福指数等问题。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初衷,出现城市发展与旅游建设的严重失衡。
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城市和广大正迈向城市化的农村地区,具备城市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旅游功能建设重要过渡期,对城市与旅游的互动关系、动力因素及发展保障路径进行研究,有利于探讨复杂旅游产业活动对城市功能转化的作用及由此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我国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城市与旅游互动关系分析
旅游与城市的互动可以很好地发挥政治稳定、经济引擎、社会协调的综合效应,体现旅游持续发展基本价值取向:旅游扩张城市,城市服务旅游;旅游发展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彰显旅游特色。
(一)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在制度性、市场性及技术性等基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城市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单一功能(主要旅游目的地)、20世纪90年代的二元化功能(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流的节点)、21世纪的一体化功能(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中转地)三个阶段(郭为等,2008),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支撑点。
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对外开放”决定的开放型政策措施为封闭型经济模式向外向型经济模式的转轨提供了国策性制度保障;二是WTO规定的经济制度促使城市更好承载国际竞争环境,实现性质、功能和管理等方面根本性变革;三是国务院、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颁布的旅游产业操作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城市对外门户的地位。这些梯度性的制度体系为城市旅游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市场性因素主要体现:一是在开放型政治措施的促进下,我国经济开始向现代型市场经济增长模式全面升级,改革前沿领域的城市旅游市场环境领先于国内其他乡镇地区;二是入世后,《服务贸易总协定》提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自由贸易为原则来发展服务业的规则性经济度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契机并提出更高市场运行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城市完善了符合国际规则的旅游发展运行机制,优化了服务产业大环境,允许外商通过合资、合营的企业形式在我国建造和经营饭店,允许外商在我国政府指定的度假区与北京、上海、广西、西安开办中外合营旅行社。这些举措使城市在旅游产业的性质、功能和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根本性变革。
技术性方面主要有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互动和市场推广平台、管理智能化与办公自动化的网络对接平台、海陆空运载方式构筑的“放射性”运输网格、高效能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及高共享的游客组织与接待系统,这些均为提高城市旅游业创新速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旅游城市化:旅游引导的特殊城市化模式
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特殊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是旅游单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集聚,并由集聚带来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Mullins,1991)。
1.就业机会的增加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旅游业对学历和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且劳动力需求量巨大,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空间。这部分人进入城市或城郊及周边地区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附近从事非农业活动,主要围绕旅游业寻求生计,或从事旅游房地产物业管理、保洁和绿化等工作岗位,或从事餐饮、导服、农副产品等多重经营活动。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旅游的快速发展带动外来投资、务工、经商等旅游移民人数的增加,1993-2003年丽江城区大研镇人口年增长率为30.38%,而在1996年以后,人口以年均35.73%的速度增长,尤其是2003年数据更新为64.26%(葛敬炳等,2009)。同时,城市旅游业可广泛影响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通讯业、文体娱乐等相关行业,发挥就业叠加效应,促进旅游区农民收益的提高和市民身份的转变。
2.城郊范围的扩大推进城市地域空间。由于人口聚集度高,城市本身就有着巨大旅游需求,加之其外来人口的增多更加速城市旅游需求的膨胀。为此,城市往往在内部对传统街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进行修缮和扩建。同时,在产业转型与土地财政支持的背景下,城市在城郊及周边人口密集度低的非农用地地区新建一批旅游示范区、休闲度假区、主题公园等旅游房地产,延伸商业地产等高利润项目并形成齐备的旅游服务设施,走向旅游开发与城市化投资综合开发模式。此外,公路、铁路、市内地铁、公共交通及旅游专线运行线路的延伸,使城市近郊旅游与周边及短线区域旅游重合,由此扩展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辐射范围与旅游者活动空间。
3.要素配置的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旅游提升了城市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带动金融、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大规模的旅游居住产生了对供水、供电、公路、铁路等设施的需求,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依靠集聚效应(人流集聚、服务集聚、消费集聚),旅游业还进而辐射城市第一、二产业:通过发展郊区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度假休闲基地、农业科教基地等实现第一产业的升级优化。工业企业依托现有的设施条件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增加企业附加值;轻工纺织、工艺美术等行业生产通过生产旅游用品、纪念品及手工品,形成规模化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旅游业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尤其是工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先导。
(三)城市旅游化:城市功能彰显旅游特色
随着城市功能的演进,旅游发展开始全角度地融入城市建设中,出现城市旅游化现象。
1.城市环境建设功能化。旅游活动是以环境的空间转换和体验为基础,而环境宜居的城市会提高旅游活动的舒适度。为了满足旅游者需求和城市特定品质的划定,业界通常以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口径评价城市生态、人文、社会综合环境建设水平,这在客观上成为城市环境建设功能化的推进器。现代城市环境建设注重统筹规划,通过大力改善旅游硬环境(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城市交通、公用设施)与软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城市管理)要素配置,创造旅游新价值,加速城市环境功能变迁。
2.城市建筑景观化。城市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不仅承载相应功能作用,本身也是景观元素,具有美学价值,成为城市重要的品质旅游资源,体现了城市独有的风格和特色。旅游者出于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好奇与向往,多数人在选择旅游参观物时将其锁定为城市或区域标志性建筑,如美国的自由女神、上海的东方明珠、深圳的拓荒牛等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景观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现代城市旅游发展越来越意识到建筑体的美观性与协调性,注重桥梁、雕塑、高楼等城市建筑按照“建一物、添一景”的思路,发挥建筑的景观点缀作用,满足旅游者的观赏与游览,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城市旅游服务体系化。旅游服务体系强调,通过旅游者与城市居民休闲设施的统一规划与发展,避免供需失衡所造成的结构性损失。城市有层次建设文化设施(如博物馆、艺术剧院)、体育设施(如体育馆、运动场)、休闲娱乐设施(如公园、游乐园)等城市旅游服务第一要素,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如酒店、旅行社)、商务设施(如会议中心、展示中心)、购物设施(如综合购物中心、步行购物区)等城市旅游服务第二要素,以及旅游信息设施(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设施(市内交通、车站港口)等,不仅提高城市品质,满足市民的日常所需,更使旅游者“行之方便、游之尽兴、住之舒适、吃之味美、购之丰富、娱之快乐”。
城市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
地方政府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参与者,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在宏观层面上,截至2012年底,30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来发展,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政府主导”的力度,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扫除制度障碍。人口流动政策的放松、城郊低价土地开发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了旅游引导的就地城市化进程。在微观层面上,各级政府对城市旅游业发展加大了支持力度:为城市交通、通信、能源等旅游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投入;对城市旅游资源、产品、形象的宣传给予充分支持。多元的政策引导成为城市与旅游发展走向整体性的保证。
(二)旅游企业的效益推动
在节假日或周末,城市的主要旅游景区“门庭若市”,旅游企业只要抓住了商机便可赢利。巨大的利益空间下,旅游企业聚集大量的人、财、物将物质性的旅游吸引(自然与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和旅游设施等)和非物质性的旅游吸引(经济状况、文化底蕴、信息科技和旅游形象等)组合包装成城市各类特色城市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多角度的文化享受和旅游体验需求,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提供能量源。
(三)旅游者的需求推动
随着我国消费的“人口红利”时代到来,城市因旅游供给的集聚性与垄断性,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中心。农村旅游者短途微旅游在承受力上更能接受,他们往往把目的地锁定为城市或其附近地区的风景区。城市旅游者受近距离出游规律、经济支付能力和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选择城市周边近郊休闲。同时,每年数量庞大的旅游者通过城市作为交通节点分流到城市内外各景区(点),并且近一半的人员选择城市作为游憩地。2012年春节黄金周全国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6659万人次,占出游总人数(1.76亿人次)的37.83%。
(四)旅游产业的内在推动
旅游产业与城市的现代化、开放化、魅力化、国际化等密切相关,其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增加城市经济的外部收入,带动城市经济整体水平,并把先进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带到城市,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改善了城市招商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旅游者与投资商。其实,我国的旅游发展是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行的,或许有的城市不认为其具有旅游功能,因为外来观光的旅游者不多,观光意义上的旅游资源缺乏,但仍开发了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业旅游、都市旅游等。
总之,城市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四元动力”,即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旅游企业的效益推动、旅游者的需求推动与旅游产业的内在推动,共同作用于二者的互促发展(见图1)。如果善于发挥这四种力量规模效益,必将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城市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保障路径构建
作为城市经济中一个产业部门的规划,城市旅游规划只有与城市规划互相协调,才有助于推动功能多元化和整体经济目标。在制定旅游规划时以城市规划为立足根本才能避免二者利益的冲突,保证两种规划在口径布局上的协调。旅游规划应对涉及整个城市发展的设施布局、功能划分、人口布局、土地利用内容等给予肯定及配合,并对景观布局、城市文化形态、旅游用地等城市旅游要素进行科学筹化。城市规划对旅游规划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采纳城市旅游规划中合理内容,提高旅游在城市功能中的地位与作用,服务城市化和旅游发展。保障城市地区在生态保障、市场运作,规划建设,政策制度等方面发展空间,适应城市整体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旅游活动接待要求,积极寻求城市与旅游平衡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
(二)资源环境的维护—城市与旅游持续发展的源泉
环境维护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好的环境才是城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依托源泉。城市要立足生态保护的观念,开展城市园林化系统建设,增加绿色空间,提高生物生存环境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应充分发挥各级主管部门的调控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城市服务水平、基础设施、资源空间、社会文化承载力,从而决定其接纳的最大游客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提高旅游相关主体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杜绝旅游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恶化同步发生。一方面,加强旅游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节能、节水的绿色消费意识,提醒旅游者减少对资源的无节制需求。另一方面,旅游饭店建设与使用要遵循生态经济的要求,加强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
(三)人口管理的加强—城市与旅游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对旅游者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对游客影响城市治安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教育规劝或是处罚,避免主客冲突。在城市中心街区、游客密集的景区(点),严格控制外来低素质人口机械性流入。严格整治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引导其到专门划分的旅游商品经营点实施有效管理。此外,对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在城市地区健康就业,服务行业。街区工作人员应重视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及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全国人口登记联网工作,促进流动人口管理的现代化,防止色情、盗窃等犯罪活动的发生,维护良好城市旅游形象。
(四)管理水平的提升—城市与旅游内涵发展的保障
专业化和科学化城市旅游管理为城市与旅游内涵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根据城市旅游管理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全面的属性特征,动员城市所有与旅游有关的园林、城建、体育、文化、宗教、文物、交通、通讯等部门组织跨部门旅游协调机构,对城市旅游发展实施统一高效的全面管理,确保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多途径优化城市文化、历史、民俗资源系统,完善六大要素在内的旅游服务条件与质量,提供城市旅游精品。明确用地功能,加强旅游建设项目审批,防止侵占工业、居民、农业用地。建立有利于旅游企业发展的公平、开放、规范、高效的旅游市场体制,减少手续,鼓励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经营。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旅游形象塑造与推广,把城市作为整体旅游产品进行“大旅游”营销策略,加强区域、企业、行业联合促销,形成综合性协同效应。
(五)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与旅游通达性的依托
旅游城市在向旅游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发展的过程中,应大力加强高密度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提高可达性和便利性。以城市内主体景区作为交通节点,加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增设航班线路、旅游专列、高速公路建设,解决城市外部大交通,另一方面,加强城市内部景区间公路网、公共交通、环保车等在内城市旅游交通工具,缩短内部空间转移时间,为客源在有限的时间里游览区内景区构建通道。城市针对个体特色、旅游者的特点和服务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平台,联合建立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讯为辅的国家级、省市级、市镇级旅游产业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城市旅游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城市旅游企业要充分重视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加强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景区之间的工作网络对接,实现旅游信息资源互动,加深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之间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兆干等.城市旅游[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2.郑嬗婷等.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6(7)
3.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4)
4.黄震方等.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2)
5.保继刚.城市旅游原理、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葛敬炳等.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2)
7.郭为等.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和变化趋势[J].旅游科学,2008(8)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万达进军旅游业 并购深圳旅行社 [2014-3-24 9:02:07]
- 新版《旅游法》显威旅游业仍待规范 [2014-3-14 9:17:52]
- 高端旅游是实现“十二五”旅游目标突破口 [2013-12-5 10:45:37]
- 四问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 [2013-11-29 9:17:02]
- 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变化研究 [2013-11-25 10:03:13]
-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013-11-25 9:59:5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