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原经济区规划》在十八大以后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未来将会成为我国的物流中心。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降低物流成本,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分析中原经济区发展物流业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找出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国务院在十八大之后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 5省30市3县(区):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其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国家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物流中心。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中原经济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进行研究,对于全面降低物流费用、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区域物流概述
1.1 区域物流的概念
目前,我国对于区域物流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区域物流是指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物流活动体系。该体系能够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区域物流主要有以下特征:(1)经济的差异性。(2)资源的多样性。(3)物流的独立性。(4)系统的完整性。
1.2 区域物流的理论基础
有关区域物流的理论研究不多,业内较公认的理论有:(1)艾伯特·赫希曼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一个区域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采取一系列脱离均衡的行动。(2)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的协同效应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3)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平衡发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区域经济增长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向其他地区渗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首先选择一定地区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的均衡发展。
2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2.1 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的优势
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具有发展物流业的一系列优势条件:(1)物流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逐步实施,未来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原经济区覆盖1.79亿人口,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升,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3)区位优势突出。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原,承东启西,交通发达,具有发展物流的区位优势,未来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4)劳动力成本低。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6 000多人,物流专业人才可得性较高,而且劳动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2 中原经济区物流面临的挑战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物流发展缓慢。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相对缓慢,商品交易和物流配送方式落后,势必会影响城镇化的进程。(2)经济开放度低。中原经济区虽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不强,外贸依存度较低,外资规模较小。(3)区域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省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郑州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物流将面临周边省市的激烈竞争。
3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配送效率逐步提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物流观念落后
物流业属于高投入、回报慢的行业,部分领导对物流的认识较为肤浅,造成物流业总体发展缓慢。多数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物流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改善投资环境的长远战略意义。同时,很多物流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导致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3.2 物流成本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将维持在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发达国家为9%左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偏高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小而多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现代管理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都造成物流运行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3.3 物流标准不统一
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很多物流标准还没有建立,如汽车、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不统一。企业的EDI系统各自封闭,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能共享。物流企业相互协调性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使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识到物流标准不统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已经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对物流标准进行认真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国家物流标准,推动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和发展。但物流企业的情况差别很大,这些物流标准要想在企业得到认真执行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4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据统计我国仅有40%的物流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原始的方式处理物流业务,比如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物流效率很低。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许多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在企业处于摸索阶段。中原经济区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运用不一,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各系统不能信息共享。
3.5 第三方物流规模较小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当第三方物流需求占社会总需求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我国仅为18%。中原经济区不仅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的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他们能够和国内甚至国外的物流公司进行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3.6 缺乏物流人才
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必将进入蓬勃发展期,今后将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而真正拥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懂得现代物流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高层次、高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稀缺。中原经济区从事物流专业研究的机构和大学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从中原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来看,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的瓶颈。
4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
4.1 转变思想,加快物流整合
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长期以来我们对物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物流业总体发展缓慢。物流要发展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尤其是各级领导要能够认识到物流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作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鼓励中小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加大政府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4.2 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在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中原经济区各省、直辖市、县域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各地物流发展的协调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土地、融资等重要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的物流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强对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4.3 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政府管理机构和物流管理协会要尽快淘汰落后的行业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等。对标准制定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定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设施、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4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配送效率,为客户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符合客户的期望。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业务的规模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创造利润。根据国外物流发展所经历的道路,中原经济区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可分为以下两种:首先,通过本地物流公司自身业务不断壮大,积累资源和物流管理经验,再发展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物流服务。其次,通过合并重组进行资源整合,迅速壮大自己的物流能力,跨越式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5 推动重点领域物流的发展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把医药、钢铁、食品冷链、汽车、粮食、家电、邮政、纺织服装、花卉、建材等十大物流行业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突破口。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加强石油、煤炭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等行业完善的物流体系。完善城镇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产品进城、日用消费品下乡的高效物流体系。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效率。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4.6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减少交易和信息处理成本。加快物流信息化在企业的运用,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货物入库、储存、分拣、出库、装卸、存取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7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步伐。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首先,通过高校培养各层次专业物流人才,充实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岗位。在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大学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其次,对物流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内容,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再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最后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的高级物流人才到中原经济区工作。
4.8 大力推广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达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的协调统一。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及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物流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绿色物流观念,用战略眼光来看待绿色投入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其次,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实施绿色物流,重视环保投资,不断采用新技术,节能降耗,提高环境质量。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使绿色物流贯穿物流活动的每个层面。最后,要构建绿色企业文化,以绿色意识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
5 结 论
优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建立信息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的有序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业争取在未来几年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虽然近几年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要想真正降低物流费用,使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范晓林.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 沈建男,刘青.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2):109-110.
[3] 李欣蔧.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张威.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 现代商业,2009(23):8-9.
[5] 谌亮. 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万玲. 浅议江西省县域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J]. 企业经济,2011(2):129-131.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汇强快递倒闭曝巨额薪资纠纷 [2014-3-21 14:34:46]
- 冷链物流成生鲜电商最大挑战 [2014-2-10 11:38:33]
- 推动现代仓储发展促进商贸物流工作 [2014-1-24 14:33:37]
- 高端物流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2014-1-24 10:05:28]
- 2013山东省物流重大新闻 [2014-1-16 10:53:51]
- 快递物流引领我国现代物流新变革 [2014-1-16 10:50:4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