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物流业研究正文
我国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分析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2期 发布时间:2013-11-28 点击数:


  内容摘要:本文对物流企业的整体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了评价。本文还对国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模式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物流企业 供应链管理 模式

  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整体现状分析

  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物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不得不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并且大部分物流企业意识到了参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本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针对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却与思想认识相距甚远,多数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还只停留在理念认识上与对外宣传上,并没有真正实施供应链管理,也缺乏真正操作成功的案例。如表1所示。
 
  对于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实际情况更不理想。调研发现,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详细的SOP(标准运作程序),而是根据传统经验进行运作。由于信息的不通畅等原因,多数物流企业存在服务水平低、增值性小等问题。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直接导致闲余的物资不能及时调配,造成资金沉淀、库存积压等问题。再加上多数物流企业运输能力不足,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只提供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最终使物流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瓶颈”。此外,物流企业存在创新惰性,多数物流企业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只有在新问题不得不去解决时,才被迫考虑新办法。

  可见,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从事的只是传统物流业务,其运营模式虽然对外号称是“供应链管理”,但在实质上并不能有效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在运营方式上也不是对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调控,远远没有达到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我国物流企业只是在逐步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部分功能。对于那些由大型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成立的物流子公司或物流部门,也只是逐步参与其母公司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活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尚存很大差距。

  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现存主要模式分析

  (一)从制造业分离出来的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该模式是指由大型制造企业内部的原物流运输部门,通过改建形成的物流服务商和中外合作合资的物流服务商。

  海尔物流是其典型代表。海尔物流是海尔集团构建的子公司,其主要是以海尔集团本身的业务为主要对像,也以大型生产、商业、电子商务集团为对象。它的服务包括物流系统评估、设计、咨询、全程代理等。海尔物流的发展战略是整合企业内外物流资源,联合储运公司,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低成本扩张,并且最终实现品牌经营。在技术创新上,海尔物流采用了物流容器标准化、单元化以及搬运机械化,对信息实行实时化跟踪(条码无线传输),并建立了全自动立体库。在市场创新上,它们以青岛为出口基地,以广东、贵州、湖北为生产基地,具有10个海外工厂,并试图通过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来降低成本。本文认为,该模式的成功关键是成本低、价格低,为此,该模式必须具有规模效应,要占领大部分市场。同时,要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基础上,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但海尔物流的主要服务对像是海尔的制造部门,还达不到规模效应。

  (二)从流通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部门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该模式是指流通类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从本企业中分离出一个部门,来做好自身的垂直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希望通过物流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模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流通企业,特别是新兴的电子商务类企业。京东商城物流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为了解决物流配送问题,京东商城成立了物流公司,布局全国物流体系,并采取自建物流、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高校代理人等方法。但京东商城2011年的营业亏损额12亿元,营业毛利率仅为5.5%,按照2011年销售额算,2012年亏损约20亿元。未来3年,京东商城为了建设物流,还需要投资50亿~60亿元。本文认为,该模式最大的风险是自建物流需要庞大的物流队伍、仓储设施,还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这些都会带来风险。京东商城物流需要从内、外两方面来加强供应链管理。在内部要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以及信息与供应商共享,保证产品的及时性,提高配送效率,避免产品多次送达。同时要与核心供应商构建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以控制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绩效等,从而实现产品供应链的外部整合。

  (三)只能承担部分物流服务职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该模式是指目前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承担部分物流服务职能,比如把生产零部件JIT(准时制)直送工位,准点供应。中远就是按照通用汽车要求的时间来准点供应的。中远负责上海通用汽车外包的物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强强联合,他们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其主要做法是:一是门到门运输配送,使零部件库存放于途中。二是生产线的旁边设立“再配送中心”,也就是设立至少能供应两个小时的安全库存,防止生产线断供。三是每隔两小时“自动”补货到位,使安全库存成为有活水的“蓄水池”。本文认为,中远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但从事的主要还是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服务,而且只能承担部分物流服务职能,就其实质来说,其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尤其是同国外的物流企业相比存在差距。

  国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模式分析

  国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于我国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具有借鉴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国外物流企业高效管理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

  如表2所示,国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实行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路径有所不同,他们或者通过内部物流流程改造,或者建立独立物流子公司,或者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或者并购已有物流公司等来强化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但从趋势发展上看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从单纯的内部物流管理,逐步向高效的外部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发展,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国外物流企业为了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普遍使用精益供应链管理技术。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2006年在美国主要物流企业中推出精益6西格玛物流认证体系,在大型配送公司基本建立了ECR(有效客户反应)和JIT(准时制)系统。相关的案例如美国橡胶公司(USCO)的物流分公司设立了信息处理中心,可接受世界各地的订单。IBM公司只需按动键盘,即可接通USCO公司订货,通常在几小时内便可把货送到客户手中。加拿大的Canadian Tire 等物流公司广泛采用地面自动运输系统、轨道运输系统以及自动分检机械运输系统。在日本的物流企业中,计算机管理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被普遍应用,丰田精益供应链体系效率一直高于美国公司,供应链成本比美国汽车公司低8%左右。新加坡CWT物流公司建立ISCM,使Du Pont Corian公司及其经销商能方便地进行在线物流管理与库存控制作业。采用精益供应链管理技术,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努力的方向。

  国外物流企业一体化模式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一)要把一体化管理作为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对内一体化。要运用供应链集成的理念来优化内部业务流程。要从客户出发,以物流为核心,注重增加用户价值和服务水平,实现订单、配送、仓储和采购等一体化,在删减撤并、改造流程的基础上增加附加服务,实现物流企业效率的战略性提高。要对外一体化。借鉴外国物流企业的做法,在物流企业间、地区间整合物流资源,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资源整合手段,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消除物流业“小、弱、散”的制约,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二)要把建立物流标准体系作为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物流标准的广泛应用是提高物流效率、增加服务可靠性、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大型的或者领军性的物流企业,需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开展物流术语、计量与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进程,积极进行国际物流标准化认证,以提高物流标准化作业水平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三)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保障手段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通过信息化加强供应链集成管理,实现供应、运输交易的最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物流的协同规划、预测和供应,这也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点内容。

  总之,虽然我国很多物流企业目前对外宣称实行了“供应链管理”,但实际上从事的仍是传统物流业务。我国物流企业目前存在的三种运营模式,与国外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模式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发展路径上需要按照本文所提的三点启发和借鉴来不断缩小差距。

  参考文献:
  1.Earl, M. J. The risk of Outsourcing IT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26-33
  2.Venkatesen, R. Strategy outsourcing: to make or not to mak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v-Dec, 1992: 98-108
  3.宋华.中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调查与分析.当代财经,2007(3)
  4.杨达.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J].铁道运输经济,2008(10)
  5.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作者:吕波 魏国辰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六大运动品牌存货高达31亿 行 广州家具展迁址上海 上演跨城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