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物流业研究正文
武汉发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2015年 第1期 商业时代 发布时间:2015-3-25 点击数:


    武汉地区发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
  
    (一)武汉地区发展物流金融优势(S)

       1.区位优势突出。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有“九省通衢”之称。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为全国四大枢纽机场。巨大的区位交通优势推动了武汉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良好的经济基础。2013年,武汉市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武汉在2013年的GDP达到9000.00亿元,在全国城市GDP十大城市排名中连续第二年位居第九位。武汉历来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武汉的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六,在内陆城市中名列首位。在武汉100km半径内,集中了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中小城市,已形成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3.良好的金融环境。武汉有百年金融文化积淀,20世纪初,汉口直接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一个节点,被誉为“东方芝加哥”。2013年武汉地区金融业发展快速,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91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784.10亿元;贷款余额12803.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28.03亿元。2013年,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发布第六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武汉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前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第八位,保持中部地区排名第一。

  4.巨大的物流发展空间。2012武汉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A级物流企业近70家,其中,5A企业4家。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2.82万吨,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656.30万标准箱,说明武汉已经有了一定的物流基础。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国际资本和东部产业转移浪潮汹涌,中部地区正日益成为焦点。2014年上半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10538.51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随着武汉地区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

  5.有物流金融业务经验可以借鉴。2011年国内第一家复合金融式物流园区—武汉专顺仓储物流园在武汉新洲阳逻开发区建成运营。专顺仓储物流园已与武钢集团公司、酒泉钢铁集团、中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园区除具有钢材仓储、加工、配送等传统物流服务功能外,还以物流园区为担保平台,与银行机构合作,为钢材经销商和用钢企业提供中短期转贷融资服务,成为国内第一家复合金融式物流园区,对以后中国整个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都有借鉴意义。

  (二)武汉地区发展物流金融的劣势(w)

  1.物流发展水平低。武汉物流市场刚刚起步,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多数企业未形成核竞争力,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之间是一种粗放式为主的竞争格局。现阶段,武汉物流企业仍处于“小而全”状态,功能单一、规模小、辐射范围窄、物流服务层次低等问题极为突出,而要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则需要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物流业务能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比如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但目前武汉这样的物流企业还比较少,这对于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非常不利的。

  2.物流金融理论在我国发展较晚、实践少。 国内学者关于金融物流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任文超(1998)探讨了引用物资银行概念解决企业三角债的问题。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提出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探讨。在国内实践中,中国储运集团从1999年开始从事金融物流部分业务。

  3.物流金融信息体系建设较为滞后。武汉地区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尤其对于中小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并没有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所以银行对于其信誉等级无法进行有效评估。

  (三)武汉地区发展物流金融面临的机会(O)

  1.国家及武汉市政策的大力支持。“两型社会”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历史机遇可遇不可求,武汉应该抓住机会。“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物流业。武汉城市圈已经致力于打造武汉到八个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武汉的物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国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武汉市列为全国性物流结点城市,给予政策扶持。“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经济发展推进,内陆城市的高速发展和成本优势促使制造业逐步向内迁移。而武汉市本身就曾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明显的区位优势使得不少企业将武汉作为承接转移的首选。制造产业的内陆转移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有助于武汉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武汉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6年末,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2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15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此外,武汉市政府和湖北省政府大力鼓励新金融业态的发展,武汉市和湖北省都高度重视引进金融机构和各金融机构后台中心建设,武汉市及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武汉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这将有力推动武汉物流金融的发展。

  2.解决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在国内,由于中小型企业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所以融资渠道贫乏,生产运营的发展资金压力大。金融物流服务的提出,可以有效支持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活动。另外,金融物流可以盘活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优化企业资源。

    3.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金融机构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未来发展进行战略布局,陆续推出一些差异化的物流金融产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增加新的增收渠道,各种新型物流金融业态不断涌现。2006年4月,华夏银行武汉分行汽车业务部成立,联合开发区支行团队营销,围绕汽车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四)武汉地区发展物流金融面临的挑战(T)

  1.外资物流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威胁。外资物流公司的进入,特别是实力雄厚的跨国、跨区域经营公司在武汉的出现,将对武汉地区现有部分小、散、弱的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外资物流企业的投资已不仅仅着眼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而是在总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着眼于整体物流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布局。投资方式也由原来的参股,到现在的参股、控股、独资等方式发展,如本田物流(武汉) 仓储公司、日通商事(武汉)仓储公司。捷富凯—大田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为神龙公司提高物流全过程的服务,直接与生产线接轨,为零配件商提供服务。

  2.物流金融风险高。物流金融业务中,由于要涉及到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原有的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基础上,增加了银行和物流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小企业和物流企业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是提高物流金融业务市场认同度的一大关键。目前,对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不够,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市场上也缺乏必要的保险解决方案来转移防范风险,所以现阶段国内物流金融业务还有待完善,风险高。

  武汉地区加快物流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武汉地区发展物流金融的情况,总的来说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威胁,武汉地区应该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但目前武汉地区的物流金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方面需要做出努力,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合作,进行不断服务创新。因此,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第一,利用突出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打造武汉地区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武汉政府应以物流园区为依托,构建物流发展规划。政府牵头,打区位交通环境牌,瞄准竞争力强、成长性好、高度关联的物流企业,专向招商。武汉物流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必须服务于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所以,应该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钢铁及钢材制品、纺织服装、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比如武汉汽车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平台,依托武汉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及大型专业市场,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的服务。这对于发展壮大武汉地区物流企业实力,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政府出台相关物流金融业务的政策、法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物流金融在运作中,涉及买卖双方、物流监管方、银行四方之间物权转移、资金流动等商业活动。明晰物流金融所涉及的相关法律,运用法律手段明确权责,合理规避风险是物流金融业务开展很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的物流金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物流金融的业务操作进行规范整合,但目前中国还没有特别针对物流金融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制定针对的法律,只能从《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中的某些条款找到一些物流金融相关的法律依据,但关于物流金融相关条款的规定也并不完善,再者也没有其他指导性文件可以依据,因此业务中可能出现利用法律漏洞谋取利益,这些都可能影响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美国1952年公布与实施了《统一商法典》第九章动产担保交易法,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统一法领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架构下,物流金融业务真正做到了立法完备、高效公正。我国以及武汉地区物流金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府和部门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完善物流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物流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鼓励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联手,进行物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物流金融业务需要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大胆尝试,建立互信的信用机制,促进业务合作。此外更要进行物流金融产品的创新,比如存货质押融资、应收帐款质押融资、舱单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多种物流金融产品。

  第四,努力构筑武汉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由于物流企业的业务是网络化发展的,在信息传递上存在滞后性,因此要有效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就必须实现物流和资金流信息的实时获取,有必要建设武汉物流金融信息平台。该平台有效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还可以有效促进物流金融业务信息化建设,并以此设立物流金融业务的信息化标准;统一收集各类数据,设立风险监管指标,提供风险解决方案,实现物流金融业务全过程管理,规避风险。

  第五,规范担保行业发展,完善武汉地区物流金融体系。在提供物流相关融资服务中,担保行业已经逐渐涉足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武汉地区的担保公司为促进一些成长型中小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发挥了积极作用。武汉武昌区整合区域内17家融资担保公司组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协会,并初步设立1000万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专项借贷给经区政府认可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担保行业的发展可以降低银行、物流企业的风险,更好的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将会加快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武汉地区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担保行业发展;加快评估担保机构的资信程度,规范经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黄孝武,柏宝春.关于进一步发展武汉新金融业态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2(4)
  2.程艳.武汉地区物流金融发展探析[J].时代金融,2013(11)
  3.崔晓迪.武汉地区加强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
  4.郝建彤.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1)

作者:曹景  编辑:等zhout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红星美凯龙电商转型遇难题 星
    热门资讯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批发市场承接战进入下半场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