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休闲服务业正文
服务业:现状、国际比较、对策及展望
来源:2008年09月05日 《服务业经济》 发布时间:2008-9-24 点击数:

  一、引言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通过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来实现的,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后,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将起更大的作用,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向服务业倾斜,相比之下,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和缺乏竞争力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结构性隐患。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全球化的趋势, 不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提出挑战, 而且也日益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提出全方位的挑战,如果不能顺应这一潮流, 我国在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在对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并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一些同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落后的。
  
  首先,从服务业的发展总量来看,同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早在2003年,巴西、法国、英国、墨西哥、意大利、德国、新加坡、俄罗斯和韩国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超过了60%;而中国至2006年的服务业比重还只有39.4%,可见其落后的程度。虽然有可能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有可能被低估,即便考虑低估的因素,增加约为10个百分点,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其次,从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来看,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6.65%,同期服务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93%,服务业的增长速度略低于国内等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观察第二产业高速增长状态和第一产业低速增长状态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的推动。尽管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90的31.4%增加到2006年的39.4%,其主要原因由于农业低速增长而使农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的缘故,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滞后。
  
  再次,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06年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占了39%;增加值比较大,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居民服务业的比重也占了27.9%,而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房地产业及科学研究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加量相对比较小,比重为33.1%,仅为服务业增加值的1/3。在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中,相对于其他服务业,代表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相当滞后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三、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下滑原因
  

  (一)中国服务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而90年代以来新兴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世界服务业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而我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因此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比较劣势也日渐显现出来,被认为劳动密集型的运输业也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致使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二)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服务业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外,众多服务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行政色彩重,市场准入的障碍比较严重,人为抑制服务业的发展,使潜在的服务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无论在服务品质还是服务技术均处于明显劣势,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三)尽管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是循序渐进式的,但是面临国外先进的服务提供者的竞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自身竞争力的原因,我国服务业在加入WTO后的短时间内(五年到十年)与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对于国家相对垄断的行业如保险、银行等服务部门的开放也会对此类部门的国内服务提供者造成巨大冲击。
  
  四、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对策建议
  
  我国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 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很弱。因此, 大力发展服务业, 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
  
  (一)一个国家的产业优势主要来源于高级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化和专业化,那么他对竞争优势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 促进其发展。首先,我国要建立完善服务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民营及外资企业对服务业进行投资,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其次,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投资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二)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 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规范自身行为,制定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标准,提高消费者对于服务产品的需求,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改善生产、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需求。对于国家来讲,应加大对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在进行物质投入的同时给予政策的优惠,以便刺激服务需求,扩大服务规模,使之适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与服务业相关的大多数产业缺乏竞争力, 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整体优势。例如金融电信业发展滞后影响其他服务业在资金和信息方面获取的效率。为此要对电信产业进行改革,使其产权明晰和多元化,吸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电信企业服务水平;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经验,开拓银行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
  
  (四)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业的改革,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或具有控制地位外,都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改革促使,放开经营,走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和维护市场有效的竞争秩序。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要特别强调允许进入和允许竞争并重,即准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本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服务业各种所有制的竞争程度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五、我国服务业的格局变化及趋势展望
  
  通过前面的分析,即使考虑到低估的因素,我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仍然很低,但是从“十一五”和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我国的服务业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持续快速增长将使服务需求弹性上升。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是影响服务需求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些现代生活性服务产品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大规模消费,例如旅游,高等教育,休闲,健身等消费,需要较高的收入和较多的闲暇时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使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成为热点。最近几年,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轿车、住宅三个需求热点稳定形成,这些热点符合发展中国家消费升级一般规律。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包括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三)服务业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将促进消费增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改革多年来经验表明,促进竞争能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促进技术进步,从而达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目的,我们可以比照金融行业近年来的增长,在放松产业进入管制后,金融机构增多,竞争得以展开和加强,金融品种增多,促进消费者预期调整。
  
  (四)城市化不断提高促进服务业发展进程。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集中地,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的比重有重要影响,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会进一步发展。
 

作者:于潇  编辑:小熊猫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