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休闲服务业正文
宝洁的美容之痛
来源:2010年6月30日 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0-6-30 点击数:


 本来一个新专柜的开幕只是化妆品行业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过,对于一举一动都牵动整个日化行业、一直在成就美容梦想却好事多磨的“老大”宝洁来说,宝洁旗下ANNA SUI(安娜苏)在广州首家专柜的开幕,却可以引起我们的一大段联想。

  时间定格在2005年。当时宝洁中国CEO李佳怡的一句话:“我们要成为美容业务的大户”,立即引起了大家对宝洁美容业务的密切关注。当时的种种迹象也表明,这位日化老大已开始将重心目标转向利润率更高的美容业务:2005年初,宝洁大笔收购吉列,这其实是对男性美容消费者的购买;“增加对高增长、高利润的美容业务的投资”被定为2005年的四大战略之一;同在当年初,宝洁推出高端价位的化妆品Max Factor(蜜丝佛陀)和大众化妆品Cover girl(封面女郎),此举被认为是宝洁在华业务向化妆品转型的关键事件。不久后又在中国市场新引进了Illume、Anna Sui、 Escada和Dunhill四个品牌的化妆品系列。

  不过,相对于在美发市场的顺风顺水,宝洁在美容业务上可以说是波折重重。

  先看宝洁在美容业务中最重要的一张王牌——玉兰油。客观的说,玉兰油不管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产品,而在数据面前,“在中国持续10年两位数的增长”、“宝洁全球超10亿美元的品牌”,以及“中国市场40亿人民币的销售”,都足以证明宝洁对玉兰油的寄望甚至是依赖。习惯当市场老大的宝洁当然想进一步扩大玉兰油的市场份额,于是将产品线进行细分及扩张,在中低端产品都具备的情况下,2008年还推出均价300元以上的高端系列。不过,在同一个品牌内部的产品线扩张是有限度的,一个品牌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线越齐全,对其统一规划能力的挑战就越大,很明显玉兰油的产品线扩张已到了一个临界线。事实也证明,玉兰油试图向中高端转型确实受到了其低端产品的拖累。同时,玉兰油中低端产品线的销售也一度传出下滑的说法。最令宝洁头痛的是,老冤家欧莱雅旗下的巴黎欧莱雅2009年销售就超过了35亿元,紧逼玉兰油的40亿元。

  曾经王牌之一也曾被寄予厚望的SKII则因为卷入“铬钕门”而全部撤柜,时至今日其百货专柜正在恢复中,当然销售也在恢复中。

  而Max Factor在中国走得似乎更不顺。2005年初进入中国,才一年就遇困境,2006年上半年所有专柜都撤下了,产品也被销毁。2008年11月,阔别两年之久的Max Factor重返中国市场,一改此前高端彩妆的定位,开专柜的速度明显加快,处处彰显着有大动作的迹象。不过,Max Factor一直以来的销售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

  与Max Factor命运类似的还有与之同时进入中国市场,并以美宝莲为主要竞争对手的Cover girl,同样的撤柜传闻、同样的“不温不火”,似乎让不少人忘记了宝洁旗下还有个Cover girl。至于近期很火的多个男士系列,皆都落了个市场反应慢的诟病。

  那么,同样是财大气粗的宝洁,为何在美容业务上难以如鱼得水呢?

  首先,这是一个市场后进者和先入者的游戏。当宝洁在美发、洗涤等日化领域不亦乐乎的时候,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对手已经在护肤和彩妆市场布下重兵。尤其在并购本土品牌事件中,宝洁就已经错失了“羽西”和“小护士”,眼睁睁看着这两个有潜力的品牌落入欧莱雅手中。

  其次,宝洁不得不面对的是对手的规模效应。欧莱雅在中国已经通过收购、引进或新推出品牌等方式,搭建了一个完善的品牌金字塔,销售好的品牌可以“庇护”表现不好的品牌,在渠道上可以表现稳定。但宝洁在美容业务的品牌结构上有竞争力的只有一个玉兰油。

  另外,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老问题,宝洁太谨慎,或者更直接地说,宝洁反应太迟钝。据说宝洁每推出一款新品要反复进行消费者调查和市场验证,尽可能确保万无一失——导致推出新品最长可能耗时2~3年,甚至更久。比如宝洁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玉兰油男士系列就花费了研发部门整整4年的时间。而当这个系列终于上市,别人早就在货架上站很久了。再比如,当下专营店渠道正在快速地成为化妆品行业的主流,但当欧莱雅、资生堂都亮出全盘的专营店计划时,宝洁却还无动于衷。中国市场变化之快,与宝洁“船大难掉头”的现实明显已经成为宝洁在美容业务上慢半拍的原因之一。

  不过,毋庸置疑,宝洁作为日化行业领导者的身份,使得他具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美容业务上的开拓。因此,在众多人用放大镜看宝洁在美容业务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时,我们依然很清晰地明白,游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邓雪灵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