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迅速扩张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有的认为上海市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已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规模过大,政府应加以控制;有的认为评价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面积的多与少,不能简单以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为单一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特殊性、居民消费习惯的差异性、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城市商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等因素。
从有序发展商业零售业出发,市经委要求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重点了解: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面积总量规模是否过剩?结构分布存在哪些问题?网点迅速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将产生怎样影响?今后政府调控、引导思路该如何?鉴于此,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会同市经委零售业管理处、产业投资处、外经处、市商业网点办等部门,完成了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面积调研。
调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主要有以下几大发现:
1、上海零售商业网点面积的总量及发展趋势;
2004年上海零售商业网点面积达到2857万平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为1.65平方米;预计2005年达到3200万平方米左右,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约1.75平方米;2007年达到4000万平方米左右,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约2平方米。
2、上海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在国内城市中偏高,但不是第一位;
上海既是全国经济中心又是旅游城市,无论从经济活跃程度,还是在居民消费水平,吸引外来消费等方面都排在全国前列,评价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面积的多与少,不能简单以本地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为单一标准。
3、上海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与日本主要城市水平接近;
城市等级越高(如首都、经济中心、旅游城市等),商务消费和旅游消费需求也越多,零售市场规模必然大。
日本主要城市(东京、大阪、京都等)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是日本全国平均水平的2—2.5倍;上海目前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水平高出全国城镇平均水平大约也是2—3倍,与日本主要城市水平接近。
4、上海大卖场网点趋饱和,市场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上海大卖场网点趋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点被兼并、收购,一些实力欠缺的公司(如家美好、山姆士)倒闭退出市场,正说明市场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政府管理应坚持“市场调控为主,政府引导为辅” 基本原则,一方面充分尊重市场选择,另一方面注意发挥保持社会稳定及防范经济风险的作用,将市场调节的代价降到最低。
5、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网点供给紧张,要调控社区网点确保满足居民基本消费
上海市中心城区新增商业面积有限,商铺租金存在上涨趋势。未来上海中心城区面临满足二元化消费需求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商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品牌入沪首选中心城区;另一方面,中心城区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的任务依然存在。
所以,一方面要提升中心商业区商业定位水平,不断推进上海国际购物天堂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控制中心城区社区商业成本,保证居民日常消费需求。
6、上海郊区零售商业网点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要加强规划引导并推进招商
各区县上报2005-2007年上海市新增大型零售商业项目中,业态定位不明确的项目占68%,其中2/3在郊区,说明上海郊区零售商业网点发展表现出一定盲目性,开发出售与后期经营管理相分离,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并推进招商。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关于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问题的思考 [2013-3-1 8:48:53]
- 基于因子分析的零售业选址决策因素分析 [2011-11-14 14:29:49]
- 我国零售终端选址群聚效应的论证 [2011-3-18 17:29:45]
- 南宁市大型超市分布合理性研究 [2010-11-30 17:26:16]
- 扣对第一颗纽扣:服装店铺选址秘籍 [2010-11-30 17:21:11]
- 高端超市的“麻烦”:选址与供货渠道 [2010-4-16 10:24:2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