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生鲜食品物流配送环节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中的不足,提出共同配送模式下配送中心的建立方式,并结合生鲜食品特点采用SLP平面布置方法对第三方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进行基本的规划,得出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各个功能区的基本位置关系和距离关系,旨在对未来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鲜食品 配送中心 SLP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前不久网上报道出的双汇物流在经销商到加盟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中未能达到低温保证,“全程冷链”的承诺成了空谈。而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生鲜食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配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针对我国的生鲜食品物流发展现状,共同配送是达到逐步整合生鲜食品物流资源,实现规模化配送的优选模式。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是指以生鲜食品为作业对象,而进行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处理的场所或组织。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可以促进粮食产销结合,整合有限资源,实现散装流通、信息服务等一体化功能。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合理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布局可以加快周转时间、缩短周转周期、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运输载体和设施设备等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首先对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后将SLP算法的思想引入到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规划分析中。
二、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立模式
配送中心按照建设主体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多家生鲜食品生产企业投资建立联合配送中心
参与共同配送的多家生鲜食品生产企业共同投资、设计、建造配送中心,参与方在共同体内保持平等关系。生产企业的货物通过配送中心进行合并,配送中心则作为实现共同化业务全面开展的纽带,各生产企业通过共同建设的配送中心对物流活动的整体进行管理和控制。
2、一家大型的生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配送中心
某一主导企业负责组织,承担多家企业的产品的共同配送,成员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相关合作事务从而实现共同配送。此模式在主导企业的协调指挥下进行配送,组织结构更为灵活,然而配送额度效率和生鲜食品的质量较难保证,但相比于前一种模式,此模式的建立基于参与者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无需额外投资。
3、连锁零售企业自建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此模式一般适用于连锁经营的大型零售企业,其建立配送中心以满足其自身连锁门店的生鲜食品配送需求,实现服务辐射区域甚至全国的配送能力。相比供应商直接送货模式,自建配送中心不仅可以全面保证生鲜食品质量安全,还能有效压缩生鲜食品采购成本。
4、第三方储运企业建立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此模式下,第三方储运企业发挥着组织、管理和调度的领导作用,作为专业的物流公司,其对道路运输情况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并且其拥有着专业的现代化设备,同时利用GPS车辆定位系统、ERP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冷藏车辆实时控制和冷链物流的科学管理。并且由于其能够灵活应对各合作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业务量的波动,低成本的高质量运输成为可能。
通过以上四种模式的分析,从实现服务专业化、运营规模化,体现成本优势、风险共担、信息流通畅等角度考虑,第三方储运企业建立生鲜食品配送中心优势更明显。并且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模式也将会成为今后生鲜食品实现共同配送的主要形式。
三、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内部规划布局
合理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规划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简化作业流程。本文采用SLP布局图解法对第三方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进行平面布局规划。
1、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四种作业流程
(1)对于新鲜牛奶等生鲜食品,其自身保鲜时间短,并且无需集中加工配送。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接到客户的订货指令后负责向供应商订货,而供应商不直接将商品发给最终客户(各门店或超市等零售店),中间不经过配送中心,从而提高这类商品的周转速度。这是流程最短的一种生鲜商品配送方式,其流程如:配送中心订货→客户收货。
(2)对于如鲜活水产品等各类对保鲜要求较高的食品,要求能够快速完成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这类食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存在储存环节,分拣和配货等工序是紧随收货程序之后的。其流程为:订货→收货→配货→送货。
(3)对于像冷冻水产品、普通水果等保质期相对较长的生鲜商品,由于订货量比较大,往往在收货后需要储存。这类生鲜商品的物流运作流程如下:订货→收货→储货→配货→送货。
(4)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部分生鲜食品在到达配送中心后需要经过加工环节,方便配送的同时提升商品的附加值。各类生鲜食品经过加工后,有些是再进行储存,有些则直接配送到了各个门店。流程为:订货→收货→加工→储货→配货→送货。
2、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功能区设置
根据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存在的几种作业流程,本文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功能区分为物流功能区和非物流功能区。物流功能区包括进货区、中转区、加工区、仓储区、理货区、出货区。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整体作业流程及物流量大致如图1所示,图中的百分比是由上一个功能区进入下一功能区的物流量百分比。本文提供的数据只作为一个参考,具体物流量百分比配置还应根据具体的配送中心流通情况来进一步地设定。
3、SLP布局影响因素分析与计算
(1)物流关系。配送中心最重要、最为频繁的活动就是各种物流作业,功能区间的物流量可以用物流强度,即单位时间的物流量表示。SLP中将物流强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物流强度大的功能区应该相互靠近,以节约搬运费用,降低物流成本。经过对上述作业流程和流量的计算,可以得出各个单位物流关系相关表,如表1。
(2)功能区相互关系分析。功能区相互关系主要是指物流中心的组织管理,即各功能区、部门之间的、管理、监督、业务联系而存在的关系。当物流状况对企业的生产有重大影响时,物流分析就是规划布置的重要依据,但是也不能忽视非物流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物流对生产影响不大或没有固定的物流时,规划布置就不能依赖于物流分析,而应当考虑其他因素对各功能区相互关系的影响在SLP中功能区作业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为A、E、I、O、U、X,即绝对重要、特别重要、重要、一般密切程度、不重要、负的密切程度,具体关系如表2。
(3)功能区综合相互关系。结合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特点,假设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值m:n=1:1。设量化后的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为,物流相互关系等级为,其中任意两个作业单位分别为和,任意作业单位与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值=m·+n·。综合上表,在SLP方法中,取A=4,E=3,I=2,O=1,U=0,X=-1,得出量化以后的非物流相互关系及物流相互关系。并按照各关系等级所占比例进行再次划分,得到8个功能区的综合接近程度和按分值的排序,如表3。
4、功能区相关图
根据功能区的综合接近程度,进行布局。遵循分值越高的功能区越靠近布置图的中心位置,越低则越靠近边缘,逐次考虑AEIOU层级的关系,最终得出布置线性图,如图2。布置某一特定面积下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时,要根据各单位所需面积和场地要求进行分配,可以对功能区布局线性图进行调整,确定最终功能区布局位置图。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生鲜食品物流发展现状,探讨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模式,并结合生鲜食品特点对第三方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进行基本的规划,得出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各个功能区的基本位置关系和距离关系。在实际的功能区布局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数据做具体分析,并可以对特殊功能区进行必要调整。
【参考文献】
[1] 张琳、庞燕、夏江雪: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研究[J].企业经济,2011(12).
[2] 陈然、兰洪杰、殷悦:发展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4).
[3] 李家曦: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特殊性[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0).
[4] 李小飞: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城市配送“落地”仍需细化 [2014-3-3 10:51:15]
- 基于共同配送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内部规划布 [2013-10-12 14:11:48]
- 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破题 [2013-9-3 8:41:37]
- 我国连锁超市联合配送策略探析 [2013-7-4 11:31:34]
- 中国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管理水平的探究 [2013-7-4 11:28:51]
- 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 存储配送是最大挑战 [2013-6-28 11:10:4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