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五部委对零售企业违规收费的清查,让日渐紧张的零供关系一度趋于平缓。然而上周央视对华润万家和物美进场费用名目繁多的报道,再次让不和谐的零供关系浮出了水面。北京商报记者从多方人士处了解到,“严打”之下,零售商频频将进场费改换名目,甚至以罚款的形式向供应商收取费用。供应商叫苦不迭,零售商也表示有难言之隐。在当下零售业面临转型之际,零供关系将何去何从?
供应商
零售商收费新招不断
去年以来的多项调查曾显示,零供关系有所缓和。前不久由快消品资讯中心开展的第11次《快消品供应商眼中的连锁商业》调查显示,大卖场和便利店业态综合满意度较上年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0.18分和0.14分。但这仅仅是表象,因为大型供应商的品牌优势与零售商的话语权更强,广大中小供应商却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北京一位快消品的代理商透露,五部委严查之后,曾经的条码费和进店费变成了促销服务费。这还不够,某大型内资超市又发明了“促销员不到岗罚款”、“未发货罚款”等变相收费项目。“仅仅9月,这家超市对2000家中小供应商的罚款就有4000万元。”
上述代理商甚至还认为,超市进场费是推高物价的主要因素。“现在供应商的定价策略是3乘4原则,即如果一种商品的进价是3元,那么必须卖到12元才能平衡超市的各种费用。供应商如果不提高售价,要么亏损,要么就是生产了假冒产品。”
零售商
经营规则难以改变
自现代零售业在中国兴起的上世纪90年代,进场费的问题就存在了。只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充分显露,且不得不需要立法来制约时,偏偏也到了零售业的寒冬。
一位资深零售人士在微博上表示,过去商场资源有限,不可能无任何条件就让供应商进场。供应商进场后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销售大增,费用也可以摊薄,这是可以持续的。另一种是销售没有上来,费用持续上涨。这时零售商就要为产品选择和营销方式错误买单,或者调整产品,或者改善营销方案。
上述人士认为,零售企业的利润来源分为前台毛利和后台通道费用。很多企业曾尝试只依靠前台毛利来经营企业,但很少有企业成功,最终还是回归到老路上,岀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全国产品经营规则已经固化,几家企业无法改变环境规则。
观察超市界业绩较好的几家典范,无疑可以发现,单纯靠商品差价来获取的盈利是微薄的。像大润发那样“以租养租”,或者华润万家多业态发展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
第三方
市场需求调节零供关系
通常人们认为,法律对零供关系的调节越来越重要。不过,零供关系最终达到较和谐的状态,还需市场来调节。在去年的零供网大会上,为多家零供企业做过咨询的美思美誉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陈崖枫曾透露了上述观点。
“货款结算是零供关系里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一项因素。”陈崖枫说,一般来说,一线城市中经销商的回款日期为75-90天,北京有些超市的时间达到了半年甚至一年。
“零供双方矛盾的背后是产业转型的市场需求,双方迟早要做出转型,如今电商的冲击加快了这个过程。”陈崖枫认为,对供应商来说,销售产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企业多开发新产品,发力特色化商品;对零售商而言,自营商品比重增加,需要掌握消费者需求的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企业联合起来开发自有品牌,提升盈利空间。
“从产业全局和未来趋势看零供关系是一等思维,从技术和消费者角度看是二等思维,从博弈的角度看则是三等思维。根据大量的实例,我们发现,这种思维不仅影响了零供关系,更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一等思维的企业在‘零售冬天’里也依然表现优秀。”陈崖枫说。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家电业“新势力范围” [2014-3-14 9:13:28]
- 家电业新零供矛盾暗潮涌动 [2014-2-20 16:15:38]
- 零供博弈暴露转型紧迫性 [2013-11-7 17:00:20]
- 基于通道费盈利模式的中国零售业零供关系研 [2013-11-5 17:34:13]
- 零供公平交易法有望年内出台 [2013-10-31 10:07:41]
- 基于战略联盟的零供关系探析 [2013-10-24 10:43:2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