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战略与转型正文
遭遇发展困境 外资百货在华仍需“接地气”
来源:2015年03月30日 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5-4-28 点击数:


    在百货业整体疲软的中国市场,外资百货同样遭遇发展困境。

  2014年以来,在华外资百货频频关店。作为首批入华的外资百货卖场之一、伊藤洋华堂旗下华堂商场北京右安门店因经营不善将于4月1日正式停止营业,这是伊藤洋华堂在过去不到一年时间里在京关闭的第4家门店。前不久,英国玛莎百货发布声明,中国华东地区5家分店将在今年8月底前关停。

  相对应,外资百货的销售业绩也随之下降。根据百盛商业最新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合计销售所得款总额下降4.23%至人民币167.42亿元。母公司所有人应占利润下滑33.5%至2.35亿元,百盛集团已经连续三年业绩滑坡及利润下降。

  2015年,外资百货将何去何从?

  遭遇发展瓶颈

  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5日,已明确将要关店的洋百货涉及4个品牌共16家内地门店;此外,中国港台地区投资的百货也有5个品牌新世界、NONO、远东、金鹰和巴黎春天7家内地门店关门。其中,关店最多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常州、上海和天津。

  “除了内外资百货都面临的电商冲击、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租金人力成本上涨因素之外,外资百货还面临定位、商业模式等问题。”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告诉记者,不少外资百货或因品牌或因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而陷入困境。

  广州商业总会秘书长罗志杰也认为,水土不服是外资百货企业接连关店和业绩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和本土百货公司相比,尽管外资百货公司有品牌、经营商品的品类等方面的优势,但由于中国消费者习惯、文化等差异,外资百货公司也不愿丢弃自身风格,导致产品定位差异和适应中国市场能力弱。”

  百货业在中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环境的变化和电商的冲击,让不能很好实现本土化的外资百货节节败退。

  评级机构惠誉2014年曾发布报告称,百货业在中国的销售增长落后于其他零售渠道,并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这对于本就“水土不服”的洋百货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转型自救

  “单独靠销售百货已经很难再支持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了,无论是在销售物品的丰富性还是购物的快捷便利性上,传统百货都是输给互联网的。因此,传统百货业必须积极转型,从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满足消费者消费个性等层面入手,重新塑造自己在广阔消费市场中的竞争力。”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曾表示。

  频频关店和业绩状况的不尽如意,使得外资百货被迫选择转型。购物中心化与发展奥特莱斯业态就成为很多百货企业共同的选择。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届时我国购物中心将超过1万家,购物中心的发展潜力巨大。

  不过,杜岩宏分析认为,百货转型购物中心业态需要面临内外两方面风险。“从内部来讲,主要是新业态对百货业运营能力的考验。传统百货经营模式中,百货仅是一种零售业态,百货企业主要通过专柜收入的分成方式获利。由于以联营专柜经营为主、少量辅助性独立服务项目配套,所以营运管理重点的重点主要是商品组合和促销。从外部来讲,主要是业内购物中心增加导致的竞争激烈、产能或过剩的情况,因为百货业整体面临困境,购物中心等业态的转型是多数百货公司共同的选择。但是,未来购物中心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很容易导致过剩、竞争激烈态势。”

  另外,众多百货企业瞄上了奥特莱斯这种模式,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前十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5%,同期全国前十奥特莱斯营业收入则同比大增21.3%。

  据记者了解,正因为奥特莱斯业态可以满足不少消费者寻求物美价廉商品的心态,因此多家百货公司目前已加速了奥特莱斯业态的拓展。

  强化本土化策略

  杜岩宏向记者表示,外资百货全球化扩张过程中都需要注意本土化,需要注意不同国别、不同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外资百货未来出路:一是寻找中国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二是差异化也是企业重要经营策略,外资百货与国内百货相比有一定与众不同性,外资百货要善于将这些差异与中国消费者需求相结合,如此不仅可以获得市场,更可以避免直接竞争、赢得利润。”

  当国内百货业在电商的巨大冲击和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整体发展不佳时,正是由于外资百货不能很好把握国内消费者心理、产品定位、商业模式等,才出现了集中关店潮。

  罗志杰告诉记者,“外资百货若想在中国市场立足,首先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企业自身的DNA要和品牌、经营模式等相匹配;其次是品牌的多元拓展,开发既有自己的特色又适合中国消费习惯的品牌;第三,营销方式要有差异化的特色。”

  “虽然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前景等,中国的零售百货市场未来有望保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长,这对于外资百货企业而言依然具有吸引力。以玛莎百货为例,其关闭门店并非放弃中国市场,而是选择更好的方式来抢占市场,如瞄准电商渠道等,未来外资百货会顺应市场潮流,电商化、产品本土化等值得期待。”杜岩宏说。

作者:李晓红  编辑:等zhout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供关系剪不断的烦恼 谁给了沃尔玛对供应商的底气
    热门资讯
    跨境电商向纵深发展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