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制造业与库存正文
库存不构成危机 服装企业并购重组有难度
来源:2012年12月14日 新华08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数:

    “今年去库存进程在加快,明年年中基本能解除危机。”森马服饰董秘郑洪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库存高低是衡量服装企业现金流的一个指标,此前“国内服装库存可卖三年”的说法曾激起千层浪。

  业内分析认为,品牌服饰依赖其知名度能比较快地处理库存,但基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走势,服装行业整体想要在2013年告别“低洼”,可能还有一定难度。与此同时,并购重组在各细分领域承受着冷热不一的“待遇”。

  “库存”并非仅指“积压和滞销产品”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日前在媒体沟通会上指出,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构成服装全行业的“库存危机”。

  而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的产成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任何行业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服装是快销品,季节性强、变化快,对存货的需要程度相对更高。

  据悉,品牌服装企业是以自有品牌,通过自营、代理、特许加盟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服装企业,其库存构成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产成品仓库内的备销、滞销及残次品存货,以及原料仓库中的备用原辅料和过剩原辅料存货;二是渠道内的存货,包括直营店存货和经销商存货;三是在途存货,即在物流环节的存货。

  这其中,滞销、残次品以及过剩原辅料等,才属于需要处理的不合理库存。可以看到,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库存”所包含的范畴明显更广,并非仅指一般人概念中的“积压和滞销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存货数据来认定其全部为“积压和滞销产品”,是不符合服装行业特点的,也是不科学的。

  2013年打折幅度或减少

  据中国服装协会对33家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分析,其存货总量为494.73亿元,增速基本与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同步,且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森马服饰董秘郑洪伟较为乐观地指出,“这两年过季产品确实比较多,可是通过打折促销后已逐步缓解。预计到明年中期,将消化完毕。”

  另外,体育品牌361°副总裁朱晨晔告诉记者:“通过对经销商的清库存、新品让利、开设折扣店等措施,加上今年冬天冷得很及时,库存压力与以往相比,缓解许多。”

  但是,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认为,2011年下半年到今年,服装行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品牌企业力度大一点,吸引力大一点,库存处理得比较快。对于服装行业整体而言,明年能不能完全消化,现在判断还有些早。一方面,库存取决于外部因素,包括国内消费、出口需求等;另一方面,从内部来看,企业除了已有的积压产品,还在不断生产新品,短期想要解决,并不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假设企业消库存压力减小,企业经营步入正常状态,让利给经销商的特殊政策将取消,代之的是一个正常毛利率。相应地,终端消费市场打折的力度也会减少。“如果消费者认为衣服变相贵了,企业还是会动态调整。”郑洪伟说。

  “不过,价格始终不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艰难期过后,品牌价值将回归。”一位服装上市公司内部人士称。

  并购选择性“登场”

  中国服装企业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如何差异化地满足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需求,成为服装企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也成为抢占市场份额的重头戏。从库存抽身而出转向并购的“身影”也已显现。

  “森马现有40多亿的现金流,没有银行贷款,接下来将通过并购丰富品牌类别。”郑洪伟对记者说,而且只并购品牌类,不会纳入制造业,后者利润太低。同时,所选标的不能与公司现有品牌发生销售“冲突”。

  据悉,森马服饰旗下两大品牌平价休闲装森马和中端童装巴拉巴拉,分别以超过100亿元、4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服装细分领域的龙头。其中,童装销售额是排名第二的4倍。

  郑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中国的休闲服装市场有6000亿元,作为第一梯队的森马服饰、美邦服饰还有很多成长空间。也无需担心H&M、ZARA等外资品牌来分割“蛋糕”,因为从国内销售额排名来看,它们还不到前十,不及第二梯队唐诗、真维斯、班尼路30亿-40亿元的销售规模。

  除了休闲服领域,运动服饰企业近年来因产品同质化、门店收缩、管理层变动等,受到冲击后积极地寻求新出口。近日,匹克与李宁的并购传闻甚嚣尘上,但匹克随即予以澄清:“未与任何公司就重组及收购活动进行任何谈判和磋商。未来公司的重点将依然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品牌知名度。”

  一位服装观察人士表示,与其他类别的服饰不同,国内体育品牌同质化严重,除非两者产品能够互补,如果是当前综合类体育品牌相互重组,“1+1>2”的效应恐怕无法显现,并购对于运动品牌或许并不合适。不过,可以预计的是,如果并购潮出现,有资金、市场、品牌和人才优势的上市公司将率先获利。

 

作者:龚雯  编辑:谢素萍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六大运动品牌存货高达31亿 行 广州家具展迁址上海 上演跨城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