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外资的进入和流通产业的发展,我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中需要注意或者反思哪些问题呢?最近,“流通企业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30多人就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中国有资本的进退问题、历史债务的解决以及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国有资本应进退有序
不可否认,流通企业与工业企业存在很多不同。工业企业在生产线、管理、技术上都容易学习,而流通企业属于服务性企业,很多地方不容易借鉴。而且流通企业在我国的地位偏低。如流通企业在管理政策上没有国家投入,无税收优惠,也没有政策性破产。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处长徐敏认为,正是由于上述历史原因,我国流通业发展得不一致,千奇百怪,像批发、餐饮、百货、粮食、市场服务中心等都不一样,有很大差别,因此研究难度很大。他形象地比喻说,流通企业就像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家长为其做好了衣服,但做完了却不合身了。这说明流通领域的变动太大。
但他认为,流通领域国有企业非国有化是一个发展方向,这样可以打破僵化的模式,引进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也认为,流通领域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混合经济,这一点是不会变的。过去流通领域是国有经济为主导,但现在形成了国有、国有参股控股、个体、私营、外商等并存的格局。
不过,怎么“退”才算“退而有序”,“序”的标准是什么?徐敏认为,这些都应是研究的重点。目前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全面退出”,东北、西北地区的国有流通企业要全部退出。二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在结构上适当调整。三是政府主导型整合,如上海、重庆、北京、武汉等。
谈到什么是“退而有序”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流通领域可以没有国有流通企业,但不能没有国有流通资本。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要以国有资本参股、控股为主,以民营资本为补充,并不断引进外资。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教授郭冬乐也认为,国有资本不应该完全从流通领域中退出。首先,在快速消费品流通领域,有一部分国有资本至少在5~10年内还会发挥一定作用。其次,在特殊的商品流通领域,比如粮食、成品油、药品、音像、图书等领域,国有资本要长期发挥作用。但恰恰就是在这些领域,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比较滞后。对于一些中小国有流通企业来说,可以进行兼并重组,放开经营,引入民营或其他资本来运作。
按照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的观点,国有资本应在以下领域或进或保:一是大的流通基础设施布局。比如“双百市场”。外国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央市场、地方市场都是由政府投资,体现“公共品”的功能。而我国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管理的市场,自发形成的市场居多。没有体现政府信息发布、引导、检验检测等职能。二是战略储备体系。比如遭遇天灾、战争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还有战略物资储备。目前国内这样的一套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国有资本应该在建立应急储备体系、市场战略体系以及逆向调整体系方面发挥作用。三是重大战略性物流体系。比如军事物流、药品物流以及大的港口物流体系的建立中,应该有国有资本。
如何减轻债务包袱
如果说国有资本的进退是需要从经济战略上进行调整的问题,那么,债务包袱沉重则是目前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中最突出的具体问题,它已严重制约了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妥善地解决好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债务问题,既是流通行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金融良性运行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妥善处理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包袱。允许国有流通企业通过将其使用的、已划拨的土地在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纳入企业总资产冲抵企业债务;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有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出售所持国有产权抵偿历史债务。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不久前在与长城资产管理的协商会上表示,国有流通企业未享受过政策性破产等政策,历史债务包袱沉重,实施“减债脱困工程”,将采取“财政补一块,金融机构让一块,企业还一块”的办法处置债务。同时,商务部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拿出5亿元给予补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国有流通企业16400多家,资产总额4831亿元,负债总额4238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8%。其中,亏损企业7200多家,有4200多家已经资不抵债,累计亏损额578亿元,待处置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呆坏账625亿元。
商务部官员表示,按商业银行抵押率估算,目前待处置的625亿元国有流通企业呆坏账使价值千亿元的资产不能盘活。根据商务部初步计划,今年将先“动刀”石家庄、沈阳、长春、南京、广州等13个矛盾较突出的省会城市的433家企业,共涉及181亿元历史债务;然后,通过12个城市的示范作用,从2007年开始,再从各资产管理公司债权相对集中的省市入手,争取一至两年时间,将其余444亿元债务全部处置完毕。
其实,早在2004年,重庆市政府为了解决当地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专门成立了渝富资产经营公司,随后渝富公司即收购了工商银行重庆分行百亿元的不良债权。“渝富模式”的神奇之处在于,为银行和工商企业提供了一个卸下重负的平台,但并没有让财政出一分钱。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打包转让债权后,不良贷款比重由244%降至13.51%,国有工商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10%多。此后,湖北省、安徽省以及河北省均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几百亿元不良资产。
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国有企业将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再回购,这已被视为国企脱困和资产管理公司加快资产处置的双赢之举。这在以往的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中较为常见,现在,政府回购也开始成为商业性不良资产的重要市场参与者。
重组要先转换机制
在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像上海组建的百联集团、新光明集团以及北京的首联等。
对此,黄国雄提出,国有流通企业的并购重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行为为主体,推动强强联合,而不是强弱联合。并购重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增强竞争力,而不是简地追求规模扩张。
洪涛在其最新著作《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模式创新》一书中,把2006年称为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年。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流通企业并购重组后,没有转化、优化机制,企业融合不好,很快又走到分手的境况。
黄国雄认为,没有机制的转换,兼并重组仅仅是数量的扩张,这样重组的企业不会走得太远。他提出,企业并购重组,尤其是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不要把同一种所有制、同一组织形式的企业强行捏在一起。必须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因为同一所有制企业重组,机制没有变化,这样的重组,不是优势一加一大于二,而是问题一加一大于二。资产重组的目的是促成机制的转换,实现优势互补。
陈文玲提出,流通企业的重组和生产企业不一样,流通企业重组并购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和国家战略调整目标相一致总体来说,流通行业是完全性竞争行业,但应该确立国有资本进入和保留的领域。二是并购重组要和保护企业品牌、无形资产、店铺价值相结合,要注意避免因并购重组损失有价值品牌的情况出现。三是并购重组要和反垄断相结合。现在家电流通领域的并购,要防止出现垄断的趋势。四是流通企业重组并购要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相结合。比如民营资本的外资化如何约束等。
对于重组后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陈文玲认为可以向5个方面延伸,在新的领域寻找空间:向生产延伸,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向资本延伸。商业机构在金融领域可以很有作为,比如消费信贷、信用卡方面。向农村延伸。从农村生产资料流通到药品、食品等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一步步推进。向企业社会责任延伸。向国外延伸。在国外,“走出去”战略也都是流通、分销先行。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及创新探索 [2014-3-17 17:16:25]
- 我国流通业区域差异的计量模型分析 [2014-3-17 17:12:05]
- 2013商业经济理论观点综述 [2014-3-14 10:18:20]
- 跨国零售巨头主导的零售业价值链形成研究 [2013-11-28 9:12:08]
- 我国流通经济质量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3-11-1 17:15:27]
- 基于DEA的我国零售行业规模经济性研究 [2013-10-22 16:14:3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