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流通经济理论正文
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构建思路及框架设计
来源:《财贸经济》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14-10-31 点击数:


    【内容提要】 现有的关于流通产业组织或市场组织的分析,通常是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内进行的。其实,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一般情形与制造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西方经济学各种产业组织理论只是部分适合于对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解释,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西方理论来尝试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在概要梳理和评论有关竞争和垄断的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对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进行了一般理论描述,提出了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框架构建的思路和设计,并结合中国流通产业现状对这一构建框架进行了解说。本文认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构建思路及框架设计,可以考虑围绕市场治理和政策导向两种制度分析路径来展开,在确立流通产业制度安排及主体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一些分析性概念,并通过构建适合于解说流通产业运行的投资函数与消费函数,对竞争和垄断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学理解释。本文的构建思路及框架设计,可视为是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学术探索。
   【关 键 词】流通产业/产业组织理论/竞争和垄断/制度安排

    一、问题的理解

    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以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等为代表的。依据这些学派对竞争和垄断如何影响价格和产量的见解及分析方法的区别,经济学者倾向于把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看成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而将以交易费用为分析主线的产业组织理论解说为新产业组织理论。①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竞争和垄断以及对应的政府规制的研究,主要是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分析对象的。如果将这些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对流通产业的解释,其解析力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减弱。②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所探讨的主题,始终是围绕市场究竟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何种市场结构最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增强社会福利,政府怎样对垄断实施规制等问题展开的;它试图建立一个能够解释竞争和垄断的并列存在、从而在理论上通过构建模型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的学说体系;其理论覆盖面很宽泛,含括了所有的竞争和垄断问题。这是流通产业组织缺乏独立理论的学术渊源。

    从现象形态上来考察,流通产业竞争较之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并无差异,并且流通产业的资金或技术等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事实,则似乎说明该领域不存在垄断。但实际上,流通产业竞争的一般格局与第一和第二产业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竞争的手段、方法、途径和范围等方面,而流通产业潜在的垄断形式更是同第一和第二产业大相径庭。针对我国流通产业国有控股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跨国公司投资日益增加有可能形成局部垄断的情形,我们有必要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流通产业组织特有的产业运行在竞争和垄断上究竟展现出何种格局?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流通产业实际作出解释?流通产业究竟存不存在垄断?如果存在垄断,其对资源配置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政府需不需要对流通产业实施规制以及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实施规制?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需要对流通厂商之间的竞争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垄断按性质和层次进行解说。这种解说不能局限于特定时空上的流通厂商的竞争和垄断,而是应涉及流通产业与制造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联,以及流通产业在竞争和垄断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积聚等问题。新经济地理学十分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该理论曾运用“产业前后向关联”、“向心率与离心率”和“中心—外围”等学说,把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纳入经济地理学,构建了有别于以往市场组织理论的垄断竞争模型(Krugman,1991;Fujita,1993;Venables,1996;Dixit和Stiglitz,1977)。流通产业运行同样存在着新经济地理学注重研究的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产业组织结构理解为:厂商应对市场而进行决策时的关联于其内部性和外部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同其他产业一样,流通产业的制度安排也经常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其制度功能的发挥决定于产业内部大中小厂商的相互关系及其资源配置情况。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存在着能否优化的问题。如果其内部性充分兼顾了市场和企业制度,产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那么,可以认为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达到了优化;如果其外部性很少引发或不引发交易过程中第三方的成本支付,则同样可以认为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实现了优化。但是,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并非意味着实现了完全竞争,相反,它有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加强垄断甚至会引发自然垄断(何大安,2007,2008)。这在理论上是颇具争议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针对流通产业运行的业态、业种、地域等划分,我们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是否需要分别依据这些不同标准来论述竞争和垄断问题?显然,按百货、连锁超市、仓储和物流等的业态标准来讨论竞争和垄断,其分析路径会与按业种(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和地域(内贸与外贸)等标准有所不同;但就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一般情形而言,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可以撇开流通产业的业态、业种和地域等划分的约束,注重于从流通产业运行的主要现象或共性特征来把握它的基本格局。新构建的流通产业组织理论与西方成熟的产业组织理论有着学术渊源关系,借鉴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来探讨流通产业的运行,有助于这一理论的构建。

    二、用西方理论解说流通产业运行的缺失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设计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构建,它主要是以制造业和农业为对象来分析竞争和垄断的。在这一理论构建中,几乎不存在对流通产业组织的专门分析。经济学家有关流通产业组织的认识,基本上是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对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解说为依据。从主流经济学的学术理念和分析方法看,流通产业运行所涉及的产业基础理论是全然涵盖于产业组织理论之中的。然而,以竞争和垄断、规模和定价以及政府规制等为核心的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对厂商平均生产成本、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度等进行市场结构的一般性研究时,并不包含流通产业组织运行的特征。它存在以下缺失:(1)忽视流通产业有可能存在的垄断问题;(2)淡化对流通产业的专门研究;(3)不能根据实际对流通产业作出以产业组织理论为背景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家关于垄断的判断和理解,通常是与对竞争的不同理解相联系的。以瓦尔拉斯(Walras)和希克斯(Hicks)一般均衡理论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曾将完全竞争状态描绘成一种市场结构:从社会总产量中抽走任何厂商的产量都不会对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另一些经济学流派(如奥地利学派)则认为忽视竞争过程的分析,会在研究产量和价格关系时将厂商作为黑箱来处理。③完全竞争理论强调价格竞争的极限状态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认为在市场出清的情况下,所有厂商的边际产出恰好等于它在总潜在贸易收益中的贡献,厂商的最终效用水平正好等于它对整个经济的潜在边际产品。也就是说,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所有厂商的收益表现为报酬不变。④完全竞争模式是以价格固定、产品无差异、无广告宣传、成本结构不变等为假设的,它导引了经济学家对垄断问题的忽视。⑤以流通产业来说,商品价格经常变动,商品品种、规格和包装等存在很大差异,厂商成本结构不断变化并且广告比比皆是,流通厂商的边际产出不会正好等于它在总潜在贸易收益中的贡献,最终效用水平也不会正好等于其对整个经济的潜在边际产品。因此,完全竞争理论不能准确解释流通产业竞争,流通产业是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它存在着垄断的可能性。

    经济学十分重视市场竞争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但对竞争怎样才能有效促进资源配置却有着不同看法。爱德华·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和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针对彼此竞争的厂商或个人出售有差别产品的情况,讨论了不完全竞争状态;⑥相对于完全竞争的报酬不变,他们把不存在报酬不变的情况理解为不完全竞争,把报酬递增现象作为不完全竞争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不完全竞争不可能完全替代买主和卖主。如果以潜在的总贸易函数来解说,就是所有厂商或个人的边际产品之和将超过总潜在的贸易收益,即总潜在的贸易函数表现为厂商或个人的报酬递增。张伯伦和罗宾逊的这些论述是不适合解释流通产业运行的,因为,他们强调的报酬递增是现实中以技术变革为特征的规模经济现象,他们关于厂商或个人边际产品之和与总潜在贸易收益的比较,则是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创造及其权衡。流通产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以技术变革为特征的规模经济现象,它只是在交换领域帮助第一和第二产业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因而,用不完全竞争理论解释流通产业组织也存在着缺失。

    经济学对不完全竞争理论的论证,是著名的贸易双边垄断模型。该模型对完全竞争理论的质疑,同样是通过论证贸易双边垄断的边际产品之和,超过贸易双方的贸易潜在收益来完成的,该模型刻画了一幅“任何买主或卖主都不可能得到全部潜在收益”的理论画面。同时,相对于帕累托效率基准,爱德华·张伯伦还分析了不完全竞争环境中的浪费性竞争。⑦这一分析驱动经济学家正视不完全竞争的低效率事实,开始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或个人不会产生对其他人有益或有害的外部性”这一信条展开反思。这种反思将市场失灵的根源归结为外部性,并在理论经济学层次上对公共产品经济中的一些报酬递增现象展开讨论(Samuelson,1954,1958)。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产业组织或市场组织会产生或不会产生外部性,迄今为止的经济理论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如果我们在流通产业组织的研究中引进外部性分析,便有可能对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展开符合实际的专门研究,从而弥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某些缺失。

    现代流通产业越来越显现出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的特征,大商家的报酬递增现象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从理论上来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厂商或个人的边际产品价值之和不等同他们的贸易潜在收益,更重要的,在于流通产业的投资和经营存在着普遍的讨价还价的策略性选择。这种策略性选择的物质基础是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就此而言,贸易双边垄断模型比较适合对流通产业存在垄断基础的外部性解释。同时,对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来说,由于市场竞争的深度和广度要受到制度摩擦、市场发育不成熟乃至于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流通产业运行中的垄断基础和外部性便会更加复杂,浪费性竞争也会更加显著。如果我们借助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来探讨中国流通产业运行中的竞争和垄断,并将这些研究作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框架构建的思想材料,那么或许在某些方面能够弥补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解释流通产业运行所存在的缺失。

    流通产业在产品的零售、批发、连锁经营、仓储、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确实不明显存在卡特尔式的统治市场,即流通产业不明显存在排斥潜在竞争者进入的情况。判断一种产业组织是否存在垄断,首先需要对垄断有符合实际的较明确的定义,其次是要在理论上寻找度量这种垄断的指标及统计方法,垄断的定义不能只限于唯一卖者的市场形式。若此,就没有必要区分或计量垄断程度了。在现实中,行业或产品独家经营的罕见情况,在给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给经济学家吻合实际地定义垄断设置了困难。一些经济学家曾以垄断程度的分析间接取代了对垄断的精确定义,但由于流通产业与第一和第二产业存在着较大差别,因而通过现有的经济理论文献对垄断程度进行分析,还是难以解读流通产业组织的运行情况。

    成本经济之所以并存于竞争和垄断之中,一是由于产品可以满足需求的替代性杜绝了独立垄断者,二是由于竞争性市场的分门别类给个别厂商利用产品的不同分布和不同可得性提供了某种程度定价自由的可能性。现实中的定价权往往出现在产品集中度较高的厂商手中,因而对垄断的理论考察便成为对产业或产品集中度的考察。不过,当经济学家试图对产品集中度展开统计计量时,通常会碰到行业界定、相对规模指标确定等问题。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计量垄断程度有必要取消行业界限,用某一垄断厂商对另一厂商的交叉需求弹性来计量,其依据在于完全垄断情形下的这种弹性为零(Triffin,1940)。但这种计量方法并不能说明其潜在的垄断程度;另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计量垄断程度方法,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倾向于用反映总产量、总销售量、总就业量或某厂商资本资产占行业百分数份额的集中度来进行垄断程度计量(Lerner,1934;Bain,1941)。

    以集中度指标来计量垄断程度的优点是比较贴近实际,但它容易忽视大厂商以外的厂商的数量和规模。美国反托拉斯和公平竞争立法就敏锐地发现这些问题,该项立法实际上是将垄断程度看成是大厂商与小厂商的市场力量对比。尽管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计量垄断程度、并带有叙述性统计性质的建议,但他们已明确认识到不能用某一单独指标对垄断程度进行刻画,不能用纯数量术语对垄断程度作出充分的描述和解说。不过,现有的研究有两点是肯定的:一点是垄断竞争理论或不完全竞争理论对市场结构的理论认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点是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及其制度安排,对经济学家研究竞争和垄断现象会产生影响。诚然,流通产业中竞争的覆盖面要明显大于垄断的覆盖面,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流通产业不存在垄断。基于中国流通产业运行的体制转轨特征,应重视体制转轨及其制度安排对竞争和垄断的影响。我们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却难以运用产业集中度等垄断程度指标来描述流通产业的垄断竞争。

    三、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思路

    (一)在理论上抽象出流通产业运行实际的共性东西,以确立有关流通产业的制度安排及主体行为的分析背景

    流通产业的竞争和垄断是在特定制度安排下形成的,其市场层面的制度安排,通常由竞争所导致的经营成本、市场规模和产品集中度等所决定,即商品和服务以及投资与收益的价格确定,主要取决于契约的制订和执行、商品和服务经营规模、运输成本以及流通厂商与消费者和制造商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政策层面的制度安排对流通产业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流通产业运行的共性是竞争占主导地位。若存在垄断,也只是局部的。与第一和第二产业一样,流通厂商的行为方式仍然是在利己动机下追求效用(利润)最大化;较之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会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受消费时尚和偏好的制约;流通厂商的行为方式同样存在着可以描述的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我们可以把流通产业竞争主导性和垄断局部性,看成是其制度安排及主体行为的分析背景。

    (二)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必须放弃商品和服务的同质性假设,要依据不同流通厂商经营商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对流通厂商的竞争和垄断行为作出一般性分析

    流通厂商经营商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是针对不同厂商的经营模式、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差别而言的。我们对其竞争和垄断行为进行一般性描述,可以通过商品和服务是否存在平均成本来研究。商品和服务的平均成本及其变动,一方面会涉及流通产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会涉及流通厂商是否具有定价权,而对这两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会延伸到对流通产业是否存在垄断,以及政府是否有必要对流通产业进行规制和怎样规制的讨论。如果流通产业有可能出现垄断或业已存在垄断,就有必要研究流通厂商的平均成本及其变动。这样的研究需要选择解释性变量,以解说流通产业的竞争度、集中度、定价权、进退机制和政府规制等问题;对流通产业竞争以及有可能存在垄断的解释,需要有解释性变量及其相关模型的支撑。换言之,对竞争和垄断的基础理论分析,应成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框架构建的核心。如果能从商品和服务的差异性中概括出流通产业的运行特征,我们便有可能在理论上揭示出流通厂商的竞争方法、途径和手段等,就能够对流通厂商现行或潜在的垄断行为展开分析,从而构建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

    (三)对流通产业组织作出有别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解读,困难不是出现在对流通产业广泛竞争的描述,而是发生于对其潜在垄断形式的理解和界定

    就市场的激烈竞争而言,流通产业与第一和第二产业在竞争方法、途径和手段乃至于在程度和范围上都有差别,我们不应简单套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来解析流通产业竞争。流通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成本及其变动,不同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及其变动,是西方规制经济学研究产业自然垄断的理论分析基点,西方经济理论曾以规模经济为分析背景对自然垄断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规模经济的成本劣加(Cost Subadditivity)现象是产业自然垄断的基础,但这种涉及平均成本的有关自然垄断分析,是专对生产过程而言的。流通产业存不存在以“成本劣加”为基础的规模经济现象?这种现象会不会在资金、技术、管理或经营模式等方面形成投资经营的进入门槛?对这些现象的不同理解,会对流通产业组织有不同的认知。

    人们对垄断现象的研究,很容易出现关注人为垄断而忽略自然垄断的情况。就流通厂商来说,若是以串谋勾结、挤压对手、品牌优势、资金势力等来构建进入壁垒,这类垄断便是人为垄断形式;若实施以经营模式或管理模式为内容的技术手段,从而导致流通领域出现“成本劣加”,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流通产业这种由“成本劣加”引发的现象呢?换言之,流通产业有没有可能出现自然垄断现象呢?如果我们将一切非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经济现象理解为自然性,或许能寻觅到流通产业的自然垄断痕迹。这一思路对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构建非常重要,它是我们从新的分析视角来理解和认识流通产业组织的嵌入点。

    (四)中国流通产业运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受体制转轨、市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外资进入等的影响,我们应对这些影响竞争和垄断的因素及其作用过程展开研究

    从一般产业组织中抽象出流通产业组织来进行独立研究,要求这种研究有自己的基础性概念。我们能否找到既能一般性地解释流通产业组织,又能解释中国流通产业运行的基础性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探寻的基础性概念能否对中国流通产业运行有合理的解释,主要是看它们能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适合于解释体制转轨尚未完成时的流通产业运行情况。这需要考察流通产业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制衡和外部约束对竞争和垄断形成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的内容很宽泛:(1)它在哪些地方能够支撑流通产业组织理论;(2)体制转轨会在哪些方面影响市场治理结构,能不能从契约联结角度对竞争和垄断展开基础性讨论;(3)针对中国现阶段外资大举进人流通产业的现状,如何解说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经营模式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市场行为对竞争和垄断的影响,等等。倘若我们在理论上能完成这些研究工作,便有可能描绘出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现实图景。

    现有的关于产业组织的诸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等理论分析框架,是对成熟市场经济中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背景的产业组织的分析,它并不完全适合对流通产业组织的解说,更不适合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的解说。从探寻一般理论共性的思路来考虑,如果我们将体制转轨、市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外资进入等作为分析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解释性变量,那么就可以考虑将这些适合于中国问题的解释性变量提炼或概括为一般性变量。一般性变量是我们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的基础,对它的选择过程是理论框架构建的设计过程。

    四、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设计

    (一)以制度分析作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的主线,这一框架设计可以考虑将市场治理和政策治理这两种制度安排作为分析路径

    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现象形态及其形成机制,通常是在市场治理和产业政策下形成的。市场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流通厂商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契约、成本和收益比较等来完成的,市场治理规定了竞争在流通产业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对竞争的现象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解,我们不能简单套用完全竞争模型,而是应该结合经济体制背景来解说不同的市场治理结构,应在说明流通产业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竞争共性的基础上,解说流通产业竞争的现象形态及其特殊的形成机制。很明显,这会在很多方面涉及产业组织的基础理论。

    经济学世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产业组织理论通常以充分竞争为依据,认为流通产业不存在垄断。这些观点的逻辑推论实际上是认为流通产业不存在独立的产业组织理论。事实上,政策治理是与一国经济体制或与特定宏观经济目标相关联的。用中国的情况来讲,国有控股商业集团较之民营控股商业集团或私营厂商,其在投资、商业网点布局和销售经营等方面或多或少会得到产业政策的庇护,这类情形是否会导致国有控股商业集团在投资和销售经营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呢?再例如,跨国公司的资金实力、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及享有的“超国民待遇”,是否会在流通领域形成特殊垄断呢?这是我们设计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时要重点关注的制度安排问题。

    (二)依据流通产业竞争和有可能存在的垄断,提出并论证符合实际的分析概念

    针对流通产业广泛存在的竞争和特定形式的垄断,我们在基础概念上要突破正统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方法和范式。一方面,要将一切影响或决定竞争和垄断的因素统统纳入制度分析框架,对竞争和垄断有一个系统的理论解说;另一方面,要联系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质量等来溯源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形成机理,在逻辑和现实两方面实现制度分析与厂商行为研究的理论对接。显然。这种理论对接需要有基础性概念的支撑,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既源于又不完全等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对竞争而言,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市场性竞争”和“非市场性竞争”等概念,而不是笼统采用“竞争”概念来描述流通产业竞争。对垄断而言,我们可以考虑用“局部垄断”或“政策性垄断”等来描述流通产业的垄断,而不是笼统地采用“垄断”概念。假如我们所采用的基础分析概念正确解读了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现实,就可以把流通产业组织界定为“竞争+局部垄断”或“竞争+政策性垄断”型,如此,流通产业组织的框架设计就有了理论基础。

    流通产业组织既可以看成是制度环境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流通厂商行为方式的结果。我们一方面应以特定的制度环境为分析背景,框架设计要考虑到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外部约束;另一方面要从厂商行为方式来解说流通产业组织的形成机理。前者涉及公司治理与流通产业组织的关联,后者涉及厂商决策对流通产业组织的作用过程。一般来讲,系统地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的分析性理论,离不开基础概念的支撑,把基础概念贯穿于问题分析和研究的始终,是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框架设计的必要条件。

    (三)建立能反映流通产业运行情况的投资函数,分析厂商投资行为来解说竞争和垄断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厂商的现期投资决定于公司的现期财务,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厂商的现期投资不依赖于以利润率和现金流为代表的现期财务,即厂商的投资支出与现期利润水平无关(Modigliani和Miller,1958)。在通常情况下,厂商投资决策会受前景(利润)预期制约,当厂商对利润预期乐观时,会出现现期投资不依赖于现期财务的情况,反之则依赖于现期财务。与其他产业一样,流通厂商的投资决策既依赖也不依赖于现期财务,也就是说,投资函数应该由厂商的现期利润水平和预期利润水平共同决定。我们设计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并建构相关投资函数,这对于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设计很重要,因为通过对投资函数变量的选择,可以从厂商行为约束角度来分析产业组织的形成和变化。

    厂商投资过程是效用的预期和实现过程。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有关宏观层次的投资函数研究,都是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上将厂商看成是“理性经济人”,但这种假设排除了厂商的非利润化的行为动机或行为准则,使投资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显得过于狭窄。现代非主流经济学认为,现实中存在着很多被经典理论视而不见的但却同样会影响效用的非利润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投资、消费、储蓄等行为。例如,针对新古典经济学效用函数的利润最大化和消费最大化,乔治·阿克洛夫曾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的五个中性结论的批评,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将行为准则放置于效用函数,损害了人们对真实经济世界的理解,他主张对效用函数作出修正(Akerlof,2007)。

    如果将行为准则及决定准则的非利润因素纳入投资函数,我们借助投资函数来设计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或许就能接近现实。流通厂商能否以期望的价格把商品和服务出售或提供给消费者,是厂商预期投资收益能否实现满意效用的前提。在不考虑非利润因素的情况下,除了预期投资收益,厂商的满意效用还要受诸如投资环境、产业前后向关联、运输成本、商业中心和外围格局等的制约;在考虑非利润因素的情况下,厂商的满意效用则要受到诸如荣誉、公平和伦理等因素的影响。显然,考虑和不考虑非利润因素,流通厂商投资函数有着不同的变量构成,而由不同变量构成的投资函数对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解说,就有着不同的理论解析含义。

    (四)建立能反映流通产业运行情况的消费函数,从消费角度来解说竞争和垄断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把消费支出看成是人们现期收入的函数,认为宏观经济平衡取决于既定收入约束下消费与储蓄的比例;标准的宏观经济理论则认为,消费依赖于现期财产价值与未来收入贴现价值之和的财富(Friedman,1957)。这种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现期和未来财富水平波动的观点,强调消费者的未来财富变动预期对消费支出有约束,但由于现期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实际消费支出,因而消费支出部分取决于现期收入,部分取决于未来收入贴现价值,即消费函数应该由现期收入和财富水平共同决定。假若据此来构建消费函数,并将其与投资函数一起作为设计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工具,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新的分析路径。

    对消费函数的理解和解释,会涉及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认识,而对消费选择行为的认识,可以拓宽和加深对流通领域竞争和垄断的认识。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格局的变动,一方面,与商业模式、仓储布局、物流网络、运输成本和政府干预等有联系;另一方面,也同流通产业的空间集聚存在联系。流通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所导致的竞争和垄断,体现在投资和消费两大领域。前向关联主要表现为流通厂商通过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等影响消费者消费支出的联系;后向关联可以理解为是流通业在产品供给、仓储布局、物流网络和运输成本等方面与制造业的关联,其竞争和垄断主要反映为流通厂商之间如何运用价格策略争夺资源。在政府不对流通产业干预的情况下,流通产业的竞争占主导地位,一般不会形成垄断,但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它有可能形成局部垄断或干预型垄断。这样的市场结构需要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来描述。

    (五)以投资和消费作为宏观分析工具,尝试从总量分析角度来建构流通产业组织理论

    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一般是以国民经济统计账户意义上的目标数据为对象的,至于某一行业的总量研究,通常被排斥于宏观经济分析意义上的总量分析范围。事实上,某一行业能不能采用宏观分析方法,取决于它能否在总量上得到统计说明。作为对问题研究的一种学术探讨,如果我们把某一行业的经济总量分析及其模型处理,广义地理解为是一种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而不是局限于国民经济统计账户意义上的总量分析,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用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来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工具,描述流通产业运行在投资和消费上的总量构成。

    流通领域的投资总量是客观存在的,它在理论上理应等于整个社会投资总量减去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投资总量;与此相对应,流通领域的消费总量也是客观存在的,它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流通产业的产品销售所对应的社会最终消费品。⑨在撇开对外贸易的情形下,某时期流通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仍然等于投资加消费。在现实中,由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在很多场合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以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作为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宏观分析工具,需要在这两大函数中引入反映厂商和消费者行为的变量,以补充西方经济理论有关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变量构成。⑩

    总之,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构建,需要针对竞争和垄断现象在理论上创新出基础性的分析概念,需要分析各种制度安排及相应经济体制对流通产业运行的影响,需要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探寻分析路径,等等。流通产业运行的制度安排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内容,它是流通产业组织形成和变化的制度基础,对于这种制度基础,我们还需要分析公司的内部制衡和外部约束,并通过对委托代理以及市场契约联结等的研究来说明竞争和垄断。委托代理涉及产权、交易费用、道德风险等问题,契约联结则涉及由市场运营所构成的竞争和垄断的基本格局。基于现实中制度安排的不既定,我们要关注制度不既定对契约联结(市场治理的主要形式)所产生的影响,即关注政策、法律、规章等正式制度安排对市场交易规则和秩序等的影响。从制度入手来设计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必须研究体制模式这一最高层次的制度安排适用于流通产业运行的作用机理。以中国的情况而言,只有联系体制转轨中的制度不确定性来分析流通产业运行情况,才有可能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流通产业组织理论。

    五、对中国问题的几点理论感悟

    中国流通产业是竞争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着局部垄断的现象。这种垄断主要由两大块构成:制度引发的行政型垄断和市场机制、产品服务经营所引致的自然垄断。(11)从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来考察,我们应重视对垄断的具体形式和过程的分析,要将中国特定体制背景下流通产业运行的具体问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给我们以制度为主线来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依据。中国流通产业的垄断是体制转轨中行政干预市场的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理论上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制度的产物,应该说是新制度分析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来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时,至少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处理:(1)依据新制度分析的基本观点,对流通产业的运行特征进行理论描述,概括出流通产业运行的一般制度分析框架;(2)在制度分析一般框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流通领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具体的制度分析。

    现有的关于制度的设计、功能、摩擦、质量、实施等的模型分析,是针对经济运行一般情形展开的,支撑其模型设置的主要变量并不完全适合对流通产业的解释。因此,设计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一般性分析框架,需要正确选择对流通产业运行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变量,并选择性地用这些变量来构造有关流通产业运行的诸如制度功能函数、制度质量或效应函数等。如果我们有流通产业运行的一般性制度分析理论,有反映制度作用机理的各种函数模型,就有可能建立起流通产业组织理论。

    分析特定体制背景下的制度、主体和行为,必须倚靠相关的基础理论支持。以制度为主线所构建的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政府和厂商、个人在这种特定制度网络中的行为,帮助我们分析竞争和垄断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的过程。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制度分析框架,至少应包括:(1)对流通产业制度安排有特定的理解和认识;(2)厘清流通产业各种制度安排的层次性;(3)界定政府、厂商和个人的不同行为动机和各自的目标函数;(4)运用适当的分析工具来揭示垄断形成的机理,等等。当然,这个粗线条的分析框架或许存在着某些遗漏,但遵循这个框架来进行深入研究,或许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修补这些遗漏。

    针对流通产业有可能出现的垄断,可以考虑分别构造政府、厂商和个人的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解说这些由不同动机、偏好、目标和效用所构成的函数对垄断产生作用的过程,并通过数理分析手段将这些函数与制度安排的研究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进一步改革开放定了基本格调,全会在强调经济转型的同时十分重视流通领域的改革。从理论上来讲,流通领域的改革就是流通产业组织的重新塑造,我们在理论上推动流通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基础理论角度来建构符合实际的流通产业组织理论。

    中国流通产业的垄断现象已显露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向,但指出这种现象和依据基础理论来论证这种现象,并不是一回事。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构建是一项有待于经济学家深入研究的工作,它涉及的问题和值得推敲的地方很多。依据本文的分析思路和设计框架,这些思路和框架能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为构建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提供可行性,选择什么样的分析工具来架构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怎样系统搭建这一基础理论的平台,是融合多种理论还是运用单一理论更为有效,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深入地探索。

    注释:
    ①这种划分是以不同学派有关竞争和垄断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政府需不需要实施产业规制和怎样实施产业规制为理论依据的,参阅Schmalensee和Willing(1991)、植草益(2000)。不过,从后来对这些学派的评论来看,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这些理论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政府干预,以及如何实施政府干预来作为划分依据。
    ②某一理论对特定分析对象的解析力弱化,或根源于该理论偏离特定分析对象的现实,或由于该理论的分析方法存在着缺陷。起源于古典经济理论而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产业组织理论,曾在完全理性和信息对称的基础上研究过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两种模式下的产业组织及其政府行为问题。例如,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曾围绕“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展开过广泛的讨论(Mason,1939,1949; Bain,1959;Stigler,G. J.,1971)。嗣后,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以有限理性、交易成本、机会主义、资产专用性等为核心内容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对竞争和垄断的市场结构作出了以信息不对称为分析前提的解读(Williamson,1975),但这些理论基本上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分析对象,它对流通产业运行解析力的弱化,是因为它不直接针对流通产业。
    ③完全竞争概念始于古诺(Cournot)的卖方寡头垄断理论,但古诺在解说竞争对于产量和价格的作用时,仅仅是将完全竞争视为卖方寡头垄断的一种极限情况(Cournot,1838)。完全竞争理论曾遭到非主流的奥地利学派竞争理论的批评,该学派认为完全竞争理论是一种均衡分析,而不是对正在进行的经济过程的分析。这种挑战完全竞争的理论观点在哈耶克(Hayak)的论著中有着明确的表达,他认为完全竞争的缺陷在于只描述一个均衡状态而没有对导致均衡的竞争过程展开分析(Hayak,1948)。
    ④完全竞争理论的基础是完全竞争者对所有产品将面临具有完全弹性的供给和需求曲线。该理论通过无限增加每种商品的买主和卖主人数来论证完全竞争状态时,是以私人商品的同质性、数量既定等为假设的。这种假设的逻辑是许多可供选择的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力足以保证没有人能够垄断销售和购买,并通过将经济解体为没有消费者剩余和贸易收益损失的n个子集,从而在极限上利用欧拉(Euler)定律来加总证明。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第780~78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熊彼特对完全竞争概念持否定态度。他通过对企业家具有打破均衡作用的分析,认为研究以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等其他要素投入为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式竞争,比传统理论的价格竞争更为重要,它是一种合乎实际的竞争分析(Schumpeter,1942)。熊彼特的理论在突出企业家作用从而使竞争分析回到现实的同时,导引了人们对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企业持宽容态度,它对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起着促进作用。
    ⑥不完全竞争的基本理论涵义,是指厂商和个人面临产品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据此,张伯伦提出了著名的“生产能力过剩理论”,该理论认为厂商和个人是价格的理性接受者,他们并不能影响市场出清下的价格水平(Chamberlin,1933)。不过,张伯伦以及以后的经济学家并没有建立不完全竞争的标准模型,这在理论上较之于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为底蕴的完全竞争理论,显得有些逊色。
    ⑦关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双边垄断模型的详细解说,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82~783页。
    ⑧对以行业划分的困难而言,由于垄断厂商和产业分支的范围是重合的,当人们考虑到很多行业的垄断程度和产品的差异性时,很难找出一个行业的集团界限、从而确定出一个计量行业内垄断力量的一般性指标。例如,要估计钢铁行业的垄断程度,究竟是以全部钢铁厂商还是以一定规模的钢铁厂商,或以某一类型的钢铁厂商来作为行业集团的界限呢?如果用其中的一种,势必要施加某种程度的硬性规定。
    ⑨赞成将消费划分为生产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学人,很可能不同意这样的理解。其实,生产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划分是以社会所有产业部门为分析框架的,如果我们硬要在流通领域划分出生产性消费,则这种生产性消费属于流通产业的投资。在这里,我们看到分析框架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会导致对概念及其运用范围的理解不同。
    ⑩这涉及效用问题,现代非主流经济学在许多方面背离主流经济学但却缺乏系统归纳的理解,实际上这是没有将动机或准则作为影响或决定人们决策的重要内生变量来看待,乔治·阿克洛夫(Akerlof,2007)主张将动机或准则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是一种试图“颠覆”标准宏观经济分析从而试图修正效用函数的理论见解。
    (11)关于流通产业行政型垄断的研究,参阅郭冬乐、宋则(2001);关于流通产业自然垄断的研究,参阅何大安(2006,2007)。

【参考文献】
    [1]郭冬乐、宋则主编:《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何大安:《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中的自然垄断趋势》,《经济学家》2007年第4期。
    [3]何大安:《选择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融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何大安:《中国流通产业组织中的局部垄断》,《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
    [5][日]植草益:《日本的产业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6]Bain, J. 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7]Bain, J. S., The Profit Rate as a Measure of Monopoly Powe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55, February 1941, pp. 271-293.
    [8]Chamberlin, E. H.,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9]Cournot, A. A., Recherches Sur les Principes Mathématiques de la Théorie des Riehesses. Paris: Hachette, 1838.
    [10]Dixit, Avinash K. and Joseph E. Stiglitz.,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7, No. 3, 1977, pp. 297-308.
    [11]Friedman, Milton, 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12]Fujita M.,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Urban System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Elsevier, Vol. 37, No. 2-3, 1993, pp. 308-315.
    [13]George A. Akerlof, The Missing Motivation in Macro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7, No. 1, 2007, pp. 5-36.
    [14]Hayak, F. A., The Meaning of Competition. In Idem,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8, pp. 92-106. 188.
    [15]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9, No. 3, Jun 1991, pp. 483-499.
    [16]Lerner, A. P., The Concept of Monopoly and the Measurement of Monopoly Power.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ne, 1934(1), pp. 157-175.
    [17]Mason, E. S., Price and Production Policies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29, No. 1, 1939, pp. 61-74.
    [18]Mason, E. 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Monopoly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Law Review, Vol. 62, No. 8, 1949, pp. 1265-1285.
    [19]Modigliani, Franco And Miller, Merton 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8, No. 3, J un 1958, pp. 261-297.
    [20]Samuelson, P. A., Aspects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or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November 40, 1958, pp. 332-338.
    [21]Samuelson, P.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November 36, 1954, pp. 387-389.
    [22]Schmalensee, Willing, Hand 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 1. North Holland: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23]Schumpeter, J.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42.
    [24]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Vol. 2, No. 1,Spring 1971, pp. 3-21.
    [25]Triffin, 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0.
    [26]Venables A.,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 37, No. 2, 1996, pp. 341-360.
    [27]Williamson, Oliver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1975.^
 

 

作者:何大安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吉盛伟邦超20亿被收购案失败 零售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热门资讯
    为什么物流会取得前所未有的 零售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