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流通经济理论正文
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来源:2015年15期 商业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5-8-10 点击数:

  内容摘要:本文抓住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农民工达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质,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会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流通产业 农民工市民化

  研究背景

  环境污染严重,产能严重过剩,城乡差距过大等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几大难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型虽然为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做出了贡献,但其所带来的弊病已经显现。国务院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情况,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扶持包括流通产业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策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新型城镇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的两大战略,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在空间上不断聚集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方面特点:一是城镇数目的迅速增加,二是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壮大。传统的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生人口聚集现象。新城镇化不单单是农民进城,而是要以人为本,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达到城市居民水平,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我国城镇化率是根据城镇常住人口计算所得,只要在城镇居住6 个月以上即为城镇常住人口。我国众多进城务工人员虽然是统计口径上的城镇常住人口,但受户籍制度的阻碍,却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其生活水平和一般城市居民相差较大。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阻碍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新型城镇化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扩大内需。传统的城镇化是受工业化进程的拉动,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工业企业。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它要求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城市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使农民工待遇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提高进城农民的收入和保障,降低生活成本,从而使这些新的城市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较低的收入水平,决定进城民工的消费层次,从而更加偏好餐饮、零售等流通产业。

  新型城镇化能促进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人口在城市的聚集能够有效降低包括餐饮、零售等流通产业在内的服务业的成本,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流通产业等服务业就业门槛低,是农民工流入的主要产业之一。在低端制造业遭遇危机的背景下,流通产业作为吸收农民工最多的行业之一,是助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产业。农民工的大量流入能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能提高农民工待遇。

  文献综述

  对于传统城镇化与流通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探讨。晏维龙等(2004)应用了杨小凯(1998)关于城市化过程的完全均衡模型,认为流通效率和流通费用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王水平(2012)论述了城镇化对流通产业空间拓展的促进作用。晏维龙(2006)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城市化水平提高百分之一能促使流通产业增长百分之二。刘根荣、李欣欣(2010)使用我国1978-2008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城镇化是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而黎星池、韩小敏(2013)使用我国1991-2011年的数据所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我国传统城镇化和商贸流通业互为因果关系。丛颖睿(2014)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证明了我国流通产业对传统城镇化有长期促进作用。

  新型城镇化概念仍然较新,目前还没有统一指标来衡量。我国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仍然以理论为主。陈的非(2014)从理论方面论述了流通产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提出流通产业嵌入新型城镇化,促进自身发展并助力我国新型城镇化。简诗雅(2014)从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实证研究了安徽省流通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证明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产业发展作用不明显,但流通产业对新型城镇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从实证方面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的文献仍然较少,简诗雅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研究了安徽省的情况。但由于其没有抓住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核心,指标缺乏代表性。而本文利用这一核心指标,研究了全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的关系。

  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新型城镇化指标。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关键区别在于,其要求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问题,提高农民工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农民工市民化。因此,本文选取农民工市民化率,衡量我国历年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标准所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农民工市民化率是指实现市民化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例。农民工市民化率根据《城市蓝皮书》中的真实完全城镇化率和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化率、户籍人口计算所得。农民工市民化率用smh表示。

  流通产业总值。流通产业总值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与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加总而得。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流通产业总值用ltcyzz表示。本文所使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5-2013年,总共29个样本数据。考虑到1985年之前的农民工数量低,数据可靠性也较差,并未选用。

  (二)单位根检验

  为确保格兰杰因果检验不会受到谬误回归的影响,需要序列平稳。lsmh和lltcyzz是农民工市民化率和流通产业总值的对数值,dlsmh和dlltcyzz则是一阶对数差分值。ADF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农民工市民化率和流通产业总值都是一阶单整。

  (三)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表明lsmh和lltcyzz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后都变为平稳,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我们此处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第一步估计出分别以lsmh和lltcyzz因变量的回归方程:

  t检验的结果表明式(1)和式(2)各变量在10%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不为零。表2为各方程残差ADF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平稳,lsmh和lltcyzz存在协整关系。根据式(1)和式(2)得到的lsmh和lltcyzz之间存在相互正向影响成立。协整检验证明了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条件。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估计式(1)、式(2)两个回归方程。式中u1t和u2t为互不相关的随机干扰项。

  若式(1)中lsmh的滞后系数估计值整体来看异于零,则表明存在从农民工市民化率到流通产业总值的因果关系;若式(2)中lltcyzz的滞后系数估计值整体异于零,则存在从流通产业总值到农民工市民化率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使用F统计量判定lsmh的滞后系数和lltcyzz的滞后系数是否整体异于零。

  表3为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标准的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五)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证明了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会产生非均衡。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能够研究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短期行为。估计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式(5)、式(6)两个回归方程的自变量△lsmht、△lltcyzzt以及残差项u1t-1、u2t-1的t检验表明,这些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不为零的。在统计上,误差修正模型(5)、(6)是有意义的,在短期内因变量的调整都滞后于自变量调整。lltcyzz长期与短期间的不一致在一年之内只调整了5%;而lsmh长期与短期间的不一致在一年之内调整了4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会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最后,格兰杰因果检验在统计上,证实了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与流通产业的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消除歧视,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社保、住房、医疗问题以及子女的上学问题。提高农民工生活水平,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以城镇化的提升带动居民收入与消费率的提高,扩大内需,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促进重点城市群的崛起。以城市群的发展,实现产业聚集,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合理安排流通产业布局,充分借助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强劲需求,助推我国流通产业发展。
 
  第三,流通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其发展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应利用流通产业就业门槛低、从业人员吸收量大的特点,助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交通运输、商品零售以及餐饮等职业培训,充分利用流通产业就业量大的特点,实现人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晏维龙,韩耀,杨益民.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04(2)

  2.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王水平.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空间研究[J].财贸研究,2012(6)

  4.晏维龙.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6(3)

  5.刘根荣,李欣欣.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0(9)

  6.黎星池,韩小敏.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城镇化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经济视角(上),2013(10)

  7.丛颖睿.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7)

  8.简诗雅.安徽省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4(9)

  9.陈的非.新型城镇化中流通产业嵌入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4(22)

作者:佚名  编辑:朱冬文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南京新百突破零售业“围城” 外资零售中国集体再上线 “麦
    热门资讯
    破解农产品流通痼疾 电商来帮 外资零售中国集体再上线 “麦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