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发展,继武广高速铁路投入使用,将武汉与广州之间的铁路旅行时间从11小时缩少到3小时,逐渐加大对其他地区高速铁路建设的投入,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引领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有着特有的一条产业链,带动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种资源的流通。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纵观国内外学术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在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原磊侧重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战略规划、知识管理、价值系统、模块重组、变革程度等研究;习玉柱则是构建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的二维分析框架,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战略分析、创新要素利用、收入模式设计三大模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商业模式创新关键在于产业链的升级转换及投资模式;郭毅夫和赵晓康则考虑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基于资源基础论视角,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动因、路径及绩效评估等问题进行分析;王鑫鑫和王宗军的研究侧重点则是依据国外经验从创新动力、创新途径和创新实施三个方面做了归纳和总结,并进行规范分析;魏炜与朱武祥推出的魏朱商业模式的原创模型,提出企业家应成为商业模式的总架构师,洞悉商业的本质,重新安排利益相关者的结构,不断根据环境变化,发现、优化或重构商业模式,再造高效成长机制。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到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我国高铁时代为视角对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做出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内涵与重构
商业模式是指导企业进行所有经济活动的内在逻辑,是商业活动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实质上是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而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商贸流通企业基于现有的商业模式,利用内外部产业链,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在机制的创新,从而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利润。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就是价值链、经营方式、管控能力,如图1所示,价值链的升级是创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机制,价值创造是商贸流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管控能力是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新的价值创造的保障。
高铁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商业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强烈冲击原来的市场秩序。高速带来了产、供、销、人、财、物等商业要素的流动与变化,撬动了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转变,特别是与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叠加效应,从根本上改变了流通业的价值分布、市场边界、运营条件及原商业模式的有效性,给流通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一浪潮席卷过来,需要企业重新定位市场和客户方向,定义市场的需求与客户价值,需要商贸流通业有效利用高铁新技术和原有资源能力武装自己,充分利用高铁的快与高效的特点,加快商业模式创新,重构商业模式,适应经济转型时期大环境的变化,取得可持续发展。
重构商业模式涵盖:重新调整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洞察高铁时代的巨大成长机遇与风险;重新梳理企业行业业务边界,确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重新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调整成本结构,打造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系统性的系列行动。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及商业模式选择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与零售业相关联的商贸流通产业也随之获得较大的发展。
(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商贸流通业是为商品、物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连接生产企业、零售超市、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途径,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加,如表1所示,我国GDP总额从2010年401512.80亿元增加至2013年568845.21亿元,GDP的增长幅度逐渐由2010年的10.45%降至2013年的7.65%,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增长阶段。随着我国GDP总额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导致人们消费水品不断提高、消费潜力释放,即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156998.4增长到2013年的237809.9亿元,同时扩大了社会对商贸流通产业的需求,促使商贸流通产业获得极大的发展。
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随着GDP数值逐年增加,三大产业的贡献率也随着改变。如图2所示,2013年我国GDP总值比上年增长7.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95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4亿元,增长7.8%;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3.8亿元,增长8.3%,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处于稳定状态,第二产业则在改革开放以来呈现递减趋势,而第三产业随着经济转型战略获得较快的发展,逐渐提高对GDP的贡献率。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引导商贸跨区域流通,优化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对三大产业的区位选择及成本节约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虽然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商业模式选择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商贸流通产业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商贸流通产业的商业模式缺乏创新,不能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二)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选择的滞后性
商业模式选择是商贸流通业经济活动的内在逻辑选择,在经济发展中商业模式选择的滞后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结构、网点分布不合理。商贸流通产业链结构仍旧沿用传统商业模式,传统模式的产业链主要应用于传统模式的商业模式,而随着经济转型商业模式的变化,连锁经营、品牌折扣店、大型超市等新型经营方式相继出现。商贸流通的网点分布不均匀、过于散乱,且缺乏规范性。在城镇地区设置的网点较多,农村地区、新发展区域设置的网点较少,而且在网点少的地区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第二,商贸流通产业的趋同性与不同城市定位之间的矛盾。由于商贸流通产业建立时往往只根据地区当时需求情况,并未考虑地区发展潜力与周边地区情况,因此不利于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产业关联;此外,与现代化消费水平不适应,存在供需矛盾。
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处于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是商贸流通产业要获得长足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商业模式选择是商贸流通业的经济活动的内在逻辑选择,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协作关系的基础上。
(一)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
商业模式决定了商贸流通企业内部构成、内部运转方式、资本结构、企业与顾客交易方式、外部产业链运转方式以及价值创造的方式等,维持企业利润。
如图3所示,一个商业模式(BM)的盈利能力大小,取决于九个板块:客户细分(CS)、价值主张(VP)、客户关系(CR)、核心资源(KR)、关键业务(KA)、重要合作(KP)、渠道通路(CH)、收入来源(R$)和成本结构(C$),其公式表示为:
BM=F(CS,VP,CR,KR,KA,KP,CH,R$,C$)
不同的商业模式源自九大板块差异化组合,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就可以从九个板块出发,基于顾客的消费要求和价值识别,在企业资源、结构、产业链、价值链方面重新规划,对企业内部的逻辑和价值创造、流动模式创新,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商业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商业环境还包括资源条件、技术状况、政策导向,每一个板块的差异性都对整个模式有所改变。总结前人经验具体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战略分析与选择被认为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和逻辑起点。组织战略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指导方向,通常划分为激进的组织战略和稳妥的组织战略,稳妥的组织战略指导企业现有模式下的改进,而通常激进的组织战略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商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第二,技术、知识、组织创新是商贸流通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所有的商业模式创新所注重的第一要素,技术与知识的融入,是保证商业模式先进性的重要因素,将企业的隐性知识显化,促进企业内部对知识的掌握和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促使组织创新。第三,产业链的升级转换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逻辑。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商业模式的创新,显化出来就是产业链和组织形式的创新,产业链是连接企业和顾客的桥梁,是满足顾客需求的直接形式,实现商业模式的满足客户需求、更好更快配送的创新目的。第四,“三结构——四界面——八标准”的架构体系。原磊将目标顾客、价值内容、网络形态、业务定位、伙伴关系、隔绝机制、收入模式、成本管理八个标准联合,进行差异化组合形成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四个价值界面,由四个界面的差异化组合成顾客价值结构、伙伴价值结构、企业价值结构三个空间差异结构,商贸流通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则可以借助界面组合的差异性来进行模式创新。
(二)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加大商贸流通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力度。当前高铁的发展,为传统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带来了变革与创新机遇,其创新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助信息技术和高铁网络,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价值创造的特色。随着高铁迅速发展,凭借其高速度、大运量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使得商业分布不再受距离和地域的约束,从而拓宽了商业分布区域,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商品交易和消费品零售批发的市场规模,因此对商贸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商贸流通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实现商贸流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将随时代发展的高新技术融入到商业模式中,充分考虑人们当前的品牌化消费模式和一站式购物理念,依赖具有品牌优势的购物中心,并依靠高铁网络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产业链加以扩充和发展,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增加商贸流通企业的经济利润。
第二,基于商业模式九大模块的差异化重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高铁线路的设计,使得一部分资源和企业具有了沿高铁线路分布的区位优势,因此激活了企业或资源的流动潜力,改变了商业模式九大板块的其中一个或几个板块的状态,从而利用该种状态的改变,加以引导其向利润最大化的方向重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如高铁的建立,带来时代的整体速度极大的提高,使得客户的价值主张(VP)、客户关系(CR)受到影响,因而商贸流通产业则应考虑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改进与客户交易方式和目标,或是由于高铁带来核心资源(KR)、渠道通路(CH)和成本结构(C$)的变化,商贸流通企业基于这些变化,对各个板块的理念和目标作出调整,然后进行模块重组,从而达到商业模式创新的效果。
第三,运用电子信息化平台改造,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现代化发展,应当利用电子信息化平台,整合商贸流通企业的产业链和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链,尤其像会展产业,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等方式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及商贸流通产业的综合平台,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专业化市场的形成。高铁网络的发展,丰富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同时也为商贸流通业等其他企业提供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利用电子信息化平台丰富商贸流通产业的营销手段,开发潜在顾客,开启新的市场。随着高铁带来的快节奏化,以便捷为特点的产业均有了快速的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应当基于信息平台,形成专业、资本、快捷的市场化、现代化产业,根据各个城市的整体规划,结合地区优势,加快商贸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尤其与会展产业的紧密联合,稳定原有顾客、吸引新顾客。
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建议
现代商贸流通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高铁时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一)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投资
资本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本缺乏必然引起企业运转困难,因此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优化一个企业的外部投资环境呢?首先,引导政策倾斜于商贸流通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曾提出放活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应当围绕大型商贸中心和会展中心制定有助于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的经营策略,促使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增加商贸流通产业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引导政策向商贸流通产业倾斜。其次,规范商贸流通市场秩序,从商贸流通的整个产业链和前后向关联产业入手,审视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秩序,加强对整个行业和地区产业的规范,增强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活力和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吸引外在投资。此外要提升商贸流通产业管理水平,不仅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要充分体现政府的服务和监管功能,加强政府对商贸流通产业的管理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间的纽带作用,加快要素市场(资金、劳动力、人才)的自由流通,增加企业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通过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引导政府的支持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管理水平,创新商业模式。
(二)提升商贸流通产业层次以促其规模发展
产业层次决定产业发展,因此产业层次的提升将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产业规模发展。提升产业的层次要注重培育商贸流通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处于企业主体地位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改变商贸流通产业内部企业散乱情况;依傍商贸流通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园区,推进商贸流通体系的集中发展,从而扩大商贸流通企业的规模,并且促进物流企业的聚集和专业化、规模化,形成企业间的竞争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的创新;竞争推动创新,规模与聚集形成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企业的连锁经营,提高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水平,加快产业发展,从而健全商贸流通体系。
(三)打造商贸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而作为经济加速器的商贸流通业更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因此要打造商贸流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改变传统“重视生产环节、轻视流通环节”的观念,增加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活力,生产环节是商品的第一个环节,生产环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流通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生产没有流通环节会造成商品的堆积,商品的交易也会受到限制,因此要改变观念,重视流通环节。第二,积极引进先进的商贸流通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能力强的商贸流通项目,从而带动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为商贸流通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第三,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应当重视商贸流通的重组和政府的支持政策,对商贸流通产业及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升商贸流通产业水平,树立商贸流通企业的外在形象。第四,提高商贸流通产业的准入门槛。由于商贸流通产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使得商贸流通产业具有较多企业,但规模较小,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企业规模难以形成最佳规模。要增强商贸流通领域的品牌效应,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的品牌化道路,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对自身无形资产的保护,形成自身的品牌。
参考文献:
1.翁士增.高铁时代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2(23)
2.刁玉柱,白景坤.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分析:一个系统思考框架[J].管理学报,2012(9)
3.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4.刁玉柱.商业模式创新:理论视角与研究观点评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4)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高铁时代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析 [2015-5-25 9:53:51]
-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机理及优化 [2015-5-25 9:30:46]
- 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作用 [2015-4-30 11:04:33]
- 长三角现代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2015-3-11 10:58:56]
- 新型城镇化下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2014-10-16 16:26:17]
- 流通业高成长潜力引投资热 [2014-9-23 8:33:1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