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研究 > 流通热点正文
拥抱“新零售” 实体零售能否焕发生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11 点击数:

    对于零售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16年无疑是风起云涌的一年。一方面,传统零售关店潮有增无减,而另一方面,电商与实体商业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新零售”概念腾空出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击,线上与线下零售的界线越发模糊。未来的零售版图是否已经成型,消费模式又将何去何从?

    “新零售”渐行渐近

    2017年开年不久,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图再下一子,堪称零售行业又一爆炸性新闻。1月10日早间,银泰商业发布公告,宣布接受阿里巴巴的换股通知;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要求银泰董事会向其股东提呈有关通过协议安排私有化银泰的建议。根据协议,完成建议交易所需的最大现金金额约为19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

    对于此次交易,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中国零售行业的总规模已达到4.5万亿美元,并正以每年10.7%的速度增长。阿里巴巴集团正与线下零售商共同重构传统业态,创新用户消费体验,用实际行动拥抱‘新零售’所带来的长期发展机遇。”

    阿里巴巴还指出,此次建议交易,折射的是阿里巴巴集团以其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丰富的大数据及技术帮助实体零售业转型的战略意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发展,在线与线下消费体验的区隔已成为过去式。所谓“电子商务”,不再是端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购物,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可借助手机随时随地进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转变,让阿里巴巴集团能够与实体零售商携手合作,通过“会员通”整合在线以及线下的消费者数据,通过“服务通”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及通过“货品通”来提升库存效率以至销售流转。

    随着银泰商业私有化的启动,马云在去年云栖大会上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再次引爆行业,受利好消息刺激,1月10日当天零售股集体大涨,百大集团一字涨停,杭州解百拉升涨停,欧亚集团、红旗连锁、宁波中百等纷纷走高。

    关店寒潮仍在持续

    2016年伊始,传统零售业的关店浪潮似乎并没有得到好转,这股自2015年开始刮起的关店风在去年依旧来势汹汹,并且几乎席卷了实体零售的所有业态。根据联商网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

    分业态来看,超市方面,沃尔玛去年年初宣布全球关闭269家门店,而在中国2016已关10店。百佳超市、家乐福、永旺等企业也先后关闭了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门店。

    百货及购物中心的关店状况同样也不容小觑。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资百货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日资百货华堂商场十里堡店、百盛集团太阳宫店不约而同选择在10月底清场,随后11月初,英国老牌零售商马莎百货宣布全面撤离内地市场。

    至于服饰业方面,昔日的“大众鞋王”百丽、达芙妮等国内鞋企深陷关店怪圈。根据百丽国际财报显示,去年6-8月,集团在内地关闭了276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天关店3家。另一“鞋王”达芙妮在过去的21个月里,净关店1562家,平均每天都有2-3家路边店在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零售商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日前,美国梅西百货宣布由于销售额一直难以回升,将于2017年年内关闭68家门店,裁员人数高达上万。德银1月6日发布报告,称美国主要百货商业业绩下滑严重,全球投资者们正在纷纷撤出。

    业态更加丰富化

    尽管关店还在延续,但零售业仍然出现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纵观2016年零售业,前两个季度行业低迷,市场增速不断下滑,转折发生在去年第三季度,下半年开始市场走势逐步明朗,众多百货、超商零售企业财报数据显示销售下滑的趋势趋于平稳,未来逆转有望。

    IGD国际食品分析机构的研究显示,尽管网上零售异军突起,但实体模式仍将是全球绝大部分食品零售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家乐福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嘉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一种业态都有它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任何业态都不会消亡,但是每种业态都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发展。

    有资深人士指出,未来体验感和社交化会是购物中心业态必须增强的环节。“千篇一律的‘大盒子’似的购物中心将会逐步被淘汰,以品牌为主导的传统百货已经遇到发展瓶颈。”

    近年来,体验商业被视作在激烈的综合体项目中杀出重围的利器。购物中心为了吸引客流,不断在餐饮、娱乐等方面加强体验业态,例如引入运动健身房、升级原有的影院体系、加设儿童游乐园等等。

    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未来实体商业的发展历程必定属于“大浪淘沙”式,经营不善的门店还会持续关闭,现有的购物中心、百货业必须得不断推陈出新,在不断丰富和调整自身业态的同时,还需要和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化敌为友”才能成为线下零售业的优势。

    线上线下不断磨合

    不可否认的是,零售行业的冬藏却开辟了另一个“新零售”的天地。阿里巴巴脱敏“电商”的步伐正在加速,梳理阿里系2016年以来的投资动作会发现,阿里巴巴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推动其零售板块业务的整合。继入股三江购物以后,阿里和苏宁共同投资的易果生鲜在去年年底宣布接盘永辉超市卖出的联华超市。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能否通过收购锻造一个真正的O2O样本,对于互联网新零售平台的打造无疑极具参考意义。

    实际上,电子商务这些年来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消费潜力。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商的优势在于容易受到资本的热捧,而资本则比较看重企业的成长性,因此线上与线下联合可以形成新的优势。

    对于阿里此次从银泰商业的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银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预计增至74%),上述人士认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以后对后者进行长期改造,而不用受到其他股东的约束,但他同时指出实体零售业情况十分复杂,不同区域对供应链的要求、消费者行为模式不尽相同,两者结合以后结构效率的优化以及人才的培养需要很长的磨合期。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表示,目前业内存在一种悖论,那就是实体零售的下滑是因为企业没有拥抱互联网的原因,而在他看来,实际上新零售只是一个技术手段层面的创新,零售业衰退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

    “我承认新零售是肯定存在的,但针对的是面对新的消费环境下,零售企业所做出的调整行为。例如在一些新技术的推动下,以顾客为中心,去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等等。”陈立平说道。(来源于中国商报)

作者:佚名  编辑:雅雅力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快递业新一轮“洗牌”在即 中 释放创新能量 零售业大有可为
    热门资讯
    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列讲座( 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列讲座(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