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总是被追问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而对于商务部另一职能:国内贸易流通较少关注。两会期间,薄熙来两度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重点谈到他的另一只手:建设国内流通体系,特别是农村的流通体系。商务部正透过宣传及政府补贴,改善农民出售产品及买入商品的价差问题,提升8亿农民的消费能力,拉动内需,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部分制成品消化掉。
事实上,成功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由出口变为内销,有助减少出口,亦可以减少与其它国家的贸易磨擦和纠纷。
国内:“大市场,大流通”
《21世纪》:商务部在“十一五”规划中,重点要有什么举措?
薄熙来:近年大家一向比较关心对外贸易问题,其实商务部还负责国内市场的流通体系的建设、管理和确立新的市场准入的标准,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正在大力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国内市场城乡的信息网络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对主要商品、日用产品、生产资料进行监测,从省到市到县,把各种主要的产品,通过这种信息网络,能够全覆盖检测,给各级政府及各个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这个网络我们正在积极的建设过程中,去年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今年还会进一步的完善,去年我们已经监测了600种主要的生活用品,也包括食品,对它们的价格的变化作出全面而客观的反映。今年我们还准备首播商务天气预报、商务新闻联播。
《21世纪》: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拉动内需,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和看法?
薄熙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及居民和企业的储备都很高,但我们的消费率又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中国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哪儿销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前几年还不是很突出,但是今后几年会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实现产销的平衡,便会出现更多经济上的毛病和矛盾。
这几年我们的出口比较多,增长率也比较旺盛,相应出现的贸易摩擦也很多。国内这个巨大的市场的潜力很大,但是未能拉动内需。这次温总理的报告特别强调要拉动内需,我理解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今后几年在这方面,中央政府还要推出很多政策都会围绕这个方面做文章。
《21世纪》:你所谓建设流通体系,具体来说是什么工作?
薄熙来:首先就是大市场、大流通,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但有市场还不行,还得需要有流通来疏通经济的血脉,在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消费市场的建设,流通体系的建设,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这几年我们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我们抓了几项具体工程,比如说“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就是说我们准备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面,建设起一个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现代化的流通体系。这个流通体系要在乡镇一级、村一级建立起来。商务部和国家财政部已经研究一个方案,要给予乡级、村级补贴,给中西部地区还要加大补贴的力度,鼓励在市场建设方面已经卓有成效的一些很好的流通体系,由城市向县、乡、村来延伸,延伸到农村的经济细胞里,让农民直接受益。
现在农民面临一个很大问题,不仅是假冒伪劣的问题,而且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得比较便宜,但买回来的工业制成品比较贵,一进一出剪刀差,农民付出就很多。事实上,这是农民在流通领域里边流失掉的利益是相当大的。我们国家在流通领域里面的建设相对来说比较滞后。
《21世纪》:在农村的物流配送过程中成本非常之高,零售业怎么愿意去农村发展呢?
薄熙来:各级政府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这些流通品牌的延伸有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政府支持。比如“万村千乡”市场的建设。让这些流通企业向乡村流通的话,就会给他一些非常具体的补贴。比如乡镇一级的店,我们给每一个店补贴3000块钱,村级每个店因为它的成本高补贴4000块钱。
这是对企业延伸的补贴。这笔钱我们一年主要花几个亿,而且不是在一项工程上,比如现在我们组织的还有一个“双百工程”,就是要在全国选择100家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加以扶持,加以培育。还有100家县城的流通企业,农产品的流通企业,这些企业来为农民服务,这些企业要延伸到田间地头,为老乡服务,让我们的农产品能够及时有效地输入城市。
中国跟欧美相比,运输损耗率差距相当大。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方面减少几个百分点的损耗,实际上农民就受益无穷。如果在损耗方面得到进一步降低,达到欧美的水平,应该说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过上比较好的日子,这是从一个角度体现农民的增收。农民的增收并不仅仅是税减多少,还要计算支出。
对外:解摩擦 推品牌
《21世纪》:还是谈谈外贸问题,美国继续就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施压,我们有什么对策?
薄熙来:大家要注意的是,美国对东亚地区的总体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体贸易逆差的比重,比前几年还有所下降。也就是说过去美国对韩国、日本的贸易逆差实际上由于产业关系的转变,转到了中国。中国和美国确实有一些顺差,但是这是结构性的,而且是互补的,正因为互补,所以两国的贸易会越做越大。中国的出口商和美国进口商的利益,实际上有很多彼此之势。而且美国消费者,因为我们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实际上也是受益不浅。
《21世纪》:这个摩擦你们是要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薄熙来:中国在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逆差这些问题上,是很有诚意的。可以看到,我们买了很多飞机,买了不少大豆,也派采购团过去,而且我们还适当地调整了汇率,还在积极发展各个方面的合作关系。但是,有一点要指出,就是美国对于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是顺差的。而且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幅也是在它对其它出口市场增幅里边最好的。因此中国现在不仅对美国出口,也在大量进口美国的产品,而且这个进口的增势还是令人鼓舞的。
还有一点,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很多。这些投资在中国的企业,不仅在中国市场上成功地销售产品、占有中国的市场,而且从中国的市场生产了产品以后,再向其它的地方出口。这一进一出,一年怎么也得有150亿到160亿美元。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产品出口对市场的占有。因此计算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能够单单用一个货物贸易来计算,还要计算服务贸易,还要计量投资带来的市场的共享。
《21世纪》:商务部在出口商品政策方面,在未来几年有什么重要调整?
薄熙来: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地推行中国产品的品牌战略,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我们要有自己的品牌。一些国外经济学家也非常正确地看到,说国际市场上到处是中国货,但是说不出几个中国的品牌来。所以,我们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确实很低。但是起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且大量的出口确实也解决了我们相当的就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企业也睁开眼睛看世界,取得了更多的国际生产交流、贸易知识,这对我们来说,是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实施品牌战略,改变现在低级出口的状况。
《21世纪》:那么政府对培养、支持自己的品牌有什么政策和措施?
薄熙来:我们不仅要做加工业的一个基地,同时,我们也应该在研发方面有所作为,在品牌的营造和创建、培育方面有所作为。在品牌培育方面我们的的确确已经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商务部已经会同有关几个部门,准备搞一个“品牌万里行”,而且扶持各种有效的政策。现在我们的出口企业很多,品牌事实上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成长起来。有一些企业其实在海外做得是蛮成功的,但是就是量小。这个“品牌万里行”包括七八条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法律、流通、市场、出口,还有展销、宣传等等,为品牌的创立发育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流通业先导作用将获进一步发挥 [2013-11-18 10:15:11]
- 零售业步入转型关键期 主要面临两问题 [2013-11-12 16:08:54]
- 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2013-3-12 10:34:23]
- 促消费还有哪些抓手? [2013-3-8 9:53:44]
- 中国将降低国内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 [2013-1-16 14:33:29]
- 优化流通法律环境促消费 [2012-11-29 10:37:5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