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古城扬州,一场春雪不期而至,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现身在银妆素裹的西湖畔。
薄熙来是为商务部在扬州召开的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场会而来。此行他思忖的起码有两件事:一是中国已经略显过剩的生产能力必须找到另外的消化通道;二是新农村建设正是当下要务,“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正是中央一号文明确提出的目标。
薄熙来认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当前务实的解决出路。自去年2月开始,商务部开始推动城市超市下乡,计划3年内起码以25万家“农家店”的规模覆盖全国70%的乡镇和50%的自然村,并称之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为期两天的现场会声势不小,吴仪副总理致信会议,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部长助理黄海、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以及全国26个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共计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传出的信息是,财政部将拿出至少5亿元支持该工程,国家开发银行则将提供100亿元的专项贷款用于以该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苏果模式
江苏并非以农业闻名,扬州也并非典型的农村,商务部选择在这里举行会议,源于苏果超市。
今年2月初,温家宝总理在商务部呈送的《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充分利用供销社经营网络,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如苏果超市。”
这已是温总理就苏果模式作出的第三次明确批示。第一次是2002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对苏果作出批示:“供销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原有的流通网络,这是农村商业,特别是供销社系统的重大变革,‘苏果’超市的经验可供参考、研究。”
第二次是去年7月,温总理再度批示:“要大力推动企业特别是商贸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在农村逐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苏果超市的经验可以总结推广。”
总部坐落于南京的苏果超市,1996年脱胎于生存困难的供销社,时至今日,已以181亿元的总销售额名列全国连锁排名前7强。苏果起步于城市,其一半以上市场却落在了农村,在1508家总网点数中,县及县以下乡镇店铺数有879家,乡镇及镇以下农村网点数为605家,其销售额的50%以上是在农村实现,而在整个经营品种中,70%的品种为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自诩为“闷商”的苏果当家人马嘉樑一贯低调,但是这一次他必须面对镁光灯,带着200多位代表到苏果的村级店、镇级店去参观取经。
1998年,国内外的零售大佬们刚着手在城市攻城掠地时,2岁的苏果开始向农村市场伸出了触角。第一家农村连锁店在溧水县开出后,苏果的加盟店迅速蔓延到了江苏武进、江宁、邳州、江都、新沂、仪征、东台、如皋、兴化等县80%的乡镇,包括邻近省份安徽的20多个县城。商务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苏果开始探索开设“村级店”,目前在南京周边的溧水、高淳、江都等县,苏果的便民店开进了行政村。
马嘉樑承认,当初的考量主要是从企业出发,当时希望开拓农村市场可以求得苏果品牌的区域影响和快速增加销售规模。在马看来,苏果需要在城市市场高速发展,但是自身的资金、管理和人才并不足以支撑,那么转向农村就是一个一举多得的选择,可以做加盟,做品牌和管理输出。
马嘉樑当年的无心插柳,8年后成为中央推广的模式。“中央领导对于农村市场生活用品、食品等消费的安全性、可靠性很担忧。”马嘉樑认为,类似奶粉事件、白酒中毒事件,都让中央必须重视农村消费安全问题,以苏果为代表的正规商业网络在农村的拓展,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零售业迎来改革窗口 [2013-11-20 9:25:00]
- 基于专卖体制卷烟流通领域适度市场化改革 [2013-11-1 17:26:37]
- 中小流通企业发展获助力 [2013-7-31 11:26:50]
- 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 [2013-6-6 10:33:53]
- 培育大型流通企业 降低偏高通行费 [2013-6-6 10:31:54]
- 国办印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部门分 [2013-6-6 10:24:5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