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体制改革正文
商务部渐进推动“农超对接”
来源:2011年5月27日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1-5-27 点击数:


   市场的问题市场解决———

  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问题,力推“农超对接”已有数年的商务部,下一步将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来解决上述问题,5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姚坚称,商务部将继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并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此外,商务部也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市场监测、信息引导和产销对接,维护蔬菜市场稳定,保障菜农利益。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商务部即和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开展“农超对接”试点,3年以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抑物价的效果,但是结合中国现有市场环境,其推广仍面临诸多发展瓶颈。

  “中国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农超对接,未来五年农产品直产直销占比有望翻倍。”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春去年曾在一个小范围的吹风会上对本报记者透露。

  然而,常晓春亦强调,要长期发展可能用“渐进”形容更加合适。

  从“双百市场工程”到“农超对接”

  据商务部资料,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最早可以追溯至2006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实施的“双百市场工程”,2009年,商务部开始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去年则启动了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资料显示,在2006年~2009年,全国共有936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和农贸市场的1565个项目得到商务部的扶持,中央财政并为此安排专项资金达15亿元。

  2009年,商务部会同农业部实施“农超对接”,中央财政安排4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17个省(区、市)开展试点,试点范围包括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快速检测系统及农产品品牌培育等205个建设项目。

  在实际运作中,“农超对接”的模式也确实提升了销售量。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8家“农超对接”大型超市共销售的果蔬农产品达到了2.8万吨,销售额为3.8亿元,同比增幅都在10%以上。

  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也已经由“十一五”初期的15%提高到20%,然而,相比于亚太地区70%的比重,这个比例仍显太低。

  今年4月份,山东菜农韩进因为卷心菜价格低迷自杀,再次引发民众对“卖菜难”的思索,并追溯原因至中国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与此同时,“农超对接”推行的有效性,再次被外界所关注。

  “农超对接”困难探讨

  “‘农超对接’是有先决条件的。”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司长王炳南在上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个是生产的组织化和流通的组织化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另外在推进‘农超对接’的过程中要建立长期的契约关系。”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生鲜食品市场流通的主要渠道还是传统的批发市场,70%左右产品仍由该市场提供。而直产直销的“农超对接”比例份额不到20%,且品种、覆盖范围都有限制。

  对于2009年中央财政所安排的4亿元“农超对接”投入,常晓春曾透露,“分摊到每个项目上大概是100万~200万。企业主要用这些资金来购买冷链设备,比如冷库等储藏设备。”这也意味着,“农超对接”从物流到供应体系建设等各个环节,并无太多资金支持。

  据常晓春介绍,遇到的困难是明显的,实际操作的时候他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

  “农产品超市经营的基本需求是规模化,保证不断档脱销,但我国农业生产环节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主,组织化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超对接’的开展。”常晓春说。

  “农超对接”需要农业合作组织与超市来谈论价格等细节问题,但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提供的数据,中国仅有8.2%的农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组织,这个数字在美国是80%,在日本则是90%。

  大型零售企业物美集团董事长助理富宇对本报记者说:“我们是和山东、河南、河北的合作社签订合同,现在超市内的援助专区卖的这些菜都是通过当地合作社采购的,因为农户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其次则是“进场费”和税收方面的实际困难。

  “现在很多超市的进入门槛很高,要收取高额的费用,这对于众多农业合作社来说,是个很大的阻碍。”常晓春指出,“其次是,大部分农户开不出超市所需的发票,超市不能够在卖完产品以后做相应的抵扣,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商贸流通领域出现的问题,还涉及到价格、税收各种壁垒。

  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个困难涉及到企业购进农产品可以抵扣13%的进项增值税政策的执行。一方面,合作社往往无法开具足额增值税专用发票。另一方面,存在地区分割。全国没有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各地自行制定的发票,无法实现跨区抵扣,增加了连锁企业的税收负担,影响开展农产品经营的积极性。

  市场问题市场解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本月的例行发布会上透露,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大城市郊区供应城市的自给率不到20%,农产品都要通过外省市调拨,这也意味着,要进一步推广现代化的“农超对接”模式,还需要是现代化的生产、流通模式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另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资料,中国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3亿吨(1万亿斤),水果2亿吨,蔬菜6.2亿吨。中国居民对蔬菜和水果偏好的消费习惯,也对“农超对接”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认为,解决农民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积极推进仓储物流平台建设,让产销一体化的农业合作社有效运转,是缓解“卖菜难”的唯一出路。

  姚坚指出,近期蔬菜“卖难”的出现表明,要进一步注重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流通的公益性特点,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4月中旬以来,部分地区少数蔬菜品种发生“卖难”问题后,除了“农超对接”,商务部还综合运用了“农批对接”、“网上对接”等多种紧急救助机制,开通了海南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指导发布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全力救助“卖难”菜农。

  姚坚认为,解决市场进程中的问题必须要靠市场的手段,所以商务部也在高度关注部分省市所采取的蔬菜销售保险政策的推出。

 

作者:郭丽琴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