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外资进入与管制正文
外资进入零售业的三个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5-1-19 点击数:


   

    自从1992年日本八佰伴正式获准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已有12个年头。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很大,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里谈三个问题。

  外资零售企业是否会挤垮内资零售企业?应当肯定,外资零售企业带来了先进的零售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零售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跨国流动会产生更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零售业的技术外溢十分明显。我国零售企业在零售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现场布局与商品陈列技术、品类管理技术与防损技术等)和管理经验(包括组织机构、连锁经营、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决策方式、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等)方面从跨国零售企业那里获益匪浅。但国内零售企业会不会在成长起来之前就被挤垮呢?我认为,我国消费市场巨大,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各种业态竞争并存,而外资的优势主要是在大卖场、会员店等新型业态,要垄断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十分困难的。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外资企业所争夺的目标顾客是中等收入以上的消费者,或者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青年人。因此,如何防止优质客户流失,是国内零售企业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迫切问题。

  是否会引发周边零售企业崩溃,导致失业人员猛增?一方面,外资进入的“鲶鱼效应”十分明显,激活了国内零售业,促使国内商业加快了改革步伐,连锁经营、产销联盟、新型业态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我国零售业在某些领域开始引导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产业先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跨国巨头号称“三公里之内无对手”或者“五公里之内无竞争”。在美国,出现了沃尔玛走到哪里,哪里的中小型门店就遭受严重打击的局面。比如,爱荷华州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自从沃尔玛落户该州之后,50%的服装店关闭,30%的五金店关闭,25%的建筑材料店关闭,42%的杂货店关闭,29%的鞋店关闭,17%的珠宝店关闭,26%的百货店关闭。调查还发现,沃尔玛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带来1.5个人失业;沃尔玛每1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所需要雇佣的员工数在65至70人左右,而其他小商家完成这个销售额所需要雇佣的人数是106个。在我国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需要追踪调研的课题。

  是否会引发“零售倾销”?有的学者提出,应警惕国外零售巨头的“零售倾销”策略,因为一些国际零售巨头出现了在欧美市场赚钱,却在亚洲市场赔钱的反常现象,也就是采取了由已开发市场贴补新兴市场的“零售倾销”策略,以此来占领市场。一旦它们达到目的,就有可能出现上抬零售价、下压进货价的危险局面。正因为零售业在一个国家所处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不轻易彻底开放零售业,往往采取限制跨国巨头进入的政策,在某些地区甚至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本地零售企业。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创造一个内外资企业共赢的局面,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

 (2005年01月14日 第十五版)

 

作者:荆林波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