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问题探讨
来源:http://www.zjzw.net 发布时间:2005-4-14
内容提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应坚持不同的原则。本文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作用、制定规划的原则和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各地区制定“十一五” 规划作参考。
关 键 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目前是我们国家和各地区制定“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前期准备和研究时期,而“十一五”规划又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必须对制定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中长期规划的作用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形成了严密的规划体系。按时间前后顺序,从建国以来我国的规划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1949年至1978年的纯粹计划经济时期,高度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是当时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特征,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推动力量,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基本没有发挥。许多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较大;二是1979年至2000年的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这一阶段政府计划和市场都成为政府引导管理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手段。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思想意识的影响,经济发展规划中计划的成份较严重,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三是2000年以后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市场的作用充分扩大,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运用市场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同时出现了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进行等问题,造成了“贫困性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事业却后退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充分利用市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同时,忽视了政府中长期规划对经济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没有形成有计划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机制。所以,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平衡协调好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方面:
1、 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渐向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发展,其典型表现是国际制造业资本以FDI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新一代世界产品生产加工中心的形成创造了外部条件。自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以来,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市场范围和便利条件,所以传统的以产品为边界的分工逐步向现代的以要素为界的分工方式转化,使各国和各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活动成为国际和国家内部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为某种产品生产增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
在要素分工的大环境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分工主要表现为同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垂直专业化,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由发达国家负责产品生产的上游和下游的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参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分工,这种分工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达国家逐步成为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中心,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为生产加工中心。
国际间分工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国家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具体表现为国际产业资本不断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本与技术的竞争优势整合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源比较优势,并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定区域聚集,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机会,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但在国际产业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背景下,到底会向哪些国家转移,这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吸引外资的软硬环境、产业配套能力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战略。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国内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
2、 国际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从简单一体化转向推动全球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加工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随着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主体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跨国公司不再是以某一国家或地区为平台组织产品生产全过程,而是以全球市场为平台,以自己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实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全球网络化一体化,以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跨国公司的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产生了大量的公司内贸易,使国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贸易的特征是跨国公司的贸易和投资行为在产品增值过程中融为一体,所以在跨国公司贸易投资一体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产品加工贸易虽然从属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但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
3、 制度竞争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所谓制度竞争就是主权国家或地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分工变化,调整和修订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通过制度的变革来提升自己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地位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后制度竞争在世界各国展开,形成了一场全球运动,各国都在加快经济规划、政策的改革,行业壁垒的消除、出台相关反垄断法规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等。制度竞争的结果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所以在制度竞争的大环境下,如何规划设计好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制度将十分重要。
(二)国内经济环境方面: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以需求不足为源点的经济景气波动仍然存在,需求不足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常态,时刻制约经济的增长。二是由于长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积累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金融资产风险都不断加大,所以在“十一五”期间如何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同时又防范已经存在的通货紧缩压力和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应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三是“入世”过渡期逐步结束,国内市场竞争呈现新态势。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有关法规文件规定,“十一五”初期我国加入WTO后的一些产业保护过渡期刚好结束,届时国内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一部分,市场规则与国际通行规则基本一致,国际贸易和投资将实现自由化和便利化,大量的产品和资本将进入我国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竞争力较弱的行业,给国内企业带来直接的冲击。同样中国企业也可以享受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成果,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产品贸易、要素分工和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其它国家市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就看我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以合理的方式参与竞争,以获得比较和竞争利益。
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原则
在制定“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坚持一定的原则:
一是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管理职能相结合。完全放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而任由市场机制自发发挥作用,完全依靠政府的规划主导而否定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都是政府管理经济中的两种最极端的方式。这两种极端方式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所以目前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国家还是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划的作用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一定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发挥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职能,平衡好市场与政府间的关系,通过政府的行政行为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同时依靠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矫正政府的“行政过失”的不足。
二是超前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指导和管理,其根本目的是达到国家和地区最优利益,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政府的规划要有较强的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超前性,代表未来某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但任何规划的超前性又必须以能顺利实现为前提,片面追求超前性而忽视物质技术条件,规划就不可能执行或执行成本大于收益,规划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失去现实意义。因此,这又要求在规划制定中要以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为规划目标的实施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使规划可行有效。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相结合。理论研究表明,比较优势战略是基于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分工的基础,但是若长期固守比较优势战略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使分工利益减少,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坚持比较优势基础作用的同时,又要不断创造和培育自己在分工中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指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违背国家、区域或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后天创造出的优势,需要政府具有相当的经济规划和管理能力,实行竞争优势战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从根本上说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和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四是赶超同类地区和跟进先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在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过程中,任何一个区域和城市要赶超同类区域和城市的规划,这样就可以在下一步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占据主动,抢占先机,成为同类区域和城市中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中心。同时,对于比自己先进的周边区域的规划要有跟进性,即要研究这些区域规划中下一步发展方向,使自己在规划中能自觉承接和接受它们的经济发展辐射效应和外溢效应,促进处于经济发展“高极位”地区或城市的产业和生产要素向本地区流动。
五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归纳起来可表述为三层意义:第一,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人际公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最终目标;第二,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追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道路;第三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基础,强调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长期以来我国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家宏观发展规划还是城市区域发展规划,都将重点放在物质财富增长上,没有对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予应有的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内国内许多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而轻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做法的纠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任何区域或城市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目标的规划和目标的实现,更要关注长期发展能力的建设,培植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是坚持规划的刚性和弹性相结合。所谓规划的刚性是指政府在一些重大规划目标实现中的主导性和行政性,它是保证一个中长期规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由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以市场作用为基础,而市场经济又具有富于变化的特点,所以规划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既要强调规划对市场的诱导、调控、规范和拉动的作用,又要重视市场对规划的主导、决定和响应作用。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就是要使规划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又要有对现实市场的引导性和政策性。
四、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经济社会中长期规划是具有宏观性、政策性和引导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综合规划,涵盖了制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未来发展的基础、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主要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其它各部门的专业规划要以综合规划为指导,要保持部门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的协调一致。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指导性,为整个规划的制定明确方向和原则。(2)未来发展的基础分析。就是全面分析研究一个区域或城市的现实发展条件,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发展目标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3)规划的目标体系。就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测目标,但这些目标是宏观的和具有弹性的。 (4)主要发展任务。是整个规划的主体和微观部分,是根据发展基础和目标体系提出的具体任务措施,各项任务可以具体到产业、行业、部门和项目。(5)实施发展规划的制度保障。包括实施发展规划的各种制度和机制建设,为发展任务的顺利进行创造制度条件。(2005-1-10)
作者:徐从才 张为付 编辑:flashtan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电子商务成农产品流通重要补充 [2014-4-1 21:26:13]
- 王先庆谈2014首届中国(广州)专业市场发展 [2014-4-1 11:29:56]
-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力电子商务 [2014-3-31 15:46:43]
- 专家学者激辩“批发市场去留” [2014-3-21 15:16:08]
- 2014全球零售商市场:中国内地位列亚太区之 [2014-3-20 11:05:22]
- 非洲建材市场商机正旺 [2014-3-12 10:41:19]
- 图片资讯
- 更多